SRT高少龍:尊重工業市場規律,搶占軟體機器人發展先機

巫盼 6年前 (2019-07-30)

這可能是柔性機器人應用的正確打開方式。

有這樣一種神奇的機器人,它可以做到像藤蔓一樣自生長,柔軟的身體延伸運動到各種角落;

有柔軟的“魚鰭”像魚兒一樣,在水中靈活運動;

或者像《超能陸戰隊》里的大白,軟萌又聰明;

這些就是軟體機器人。

不過,受限于當前的技術發展,現實生活中真正應用的軟體機器人更多還是一個類似手的形態。

“技術突破后,我們可以創造出《超能陸戰隊》的大白,但現在我們還做不出。”高少龍表示。

高少龍是北京軟體機器人公司(SRT)的創始人,而SRT也是目前國內屈指可數能將軟體機器人技術進行商業化應用的初創企業。

老師“下海”,孤注一擲做軟體機器人

高校老師創業的案例屢見不鮮,高少龍的特殊之處在于他決定創業后,直接選擇了辭職。當時在北航就職的他,所在的實驗室一直在研究前沿機器人技術。在他看來,軟體機器人技術“會開拓一個全新領域,繼而帶動多個行業發展。”

圖 | 軟體機器人創始人高少龍

所以高少龍決定全身心投入其中,“雖然大家都反對,但還是得有自己的判斷。”2016年,高少龍和幾個校友一起創辦了軟體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彼時軟體機器人還是一個全新的產業,技術、產品、客戶……一切都要從零開始,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壓力自然也隨之而來。

不過高少龍回憶起這段創業歷程的時候倒是云淡風輕,他對技術和產品的前景以及發展方向始終非常堅定。

據了解,SRT的主要產品是柔性爪夾,它的工作原理就像一個由氣體驅動的異形氣球。當輸入正壓的時候,爪夾會收緊;抽出空氣形成負壓時,爪子則松開。一張一合,柔性爪夾就能完成抓取動作。

目前,SRT的柔性產品已經拿下了多個工業行業的龍頭客戶,比如富士康、臺達、華為、寧德時代、博世、安井股份等等,業務范疇也不斷拓展,從最開始的柔性爪夾,到如今在細分行業根據客戶需求提供設備級解決方案。

大量技術耦合和實驗,造就壽命高達百萬次的柔性爪夾

高少龍回憶起剛剛做爪夾的時候,壽命連8000次都不到,但是經過幾輪的技術迭代以后,如今夾具的壽命已經提升了幾百倍。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要不斷地嘗試柔性材料,還要反復更改結構。

據了解,SRT柔性爪夾的重復定位精度在0.04mm,其最高抓取速度可以達150次/分鐘,使用壽命可達300萬~600萬次。

雖然軟體機器人的驅動原理看似簡單,但需要結構,材料,控制多項技術耦合實現,技術背后則是海量的實驗數據支撐。

而且在實際應用中,由于不同的結構會帶來不同的工藝和使用性能,柔性爪夾的設計需要考慮實際的需求,它的動作設計、力度和精度都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這些涉及到彈性材料的選取,內部空腔結構的設計以及動作控制等等。

如果沒有經年累月的研發積累,以及“科班出身”的理論和技術實力支持,基本上無法解決這一系列復雜的問題。

當問及技術研發過程中遇到的瓶頸時,高少龍笑言,“卡住了就是瓶頸,沒卡住就是突破,技術往下拆有很多小的細節需要解決,諸如模具的形狀、結構等都是一點點嘗試出來的。早期的技術積累為這些嘗試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節約了我們很多時間。”

所以,SRT也在思考通過一種合適的方式將這些年積累的實驗數據共享給整個軟體機器人行業。“彈性體材料的仿真我們已經做了三年,積累了非常多的實驗數據,這些數據對于彈性體結構的設計很有價值。”

目前,SRT的業務領域也從早期的食品和生鮮,逐漸拓展到3C、玻璃制品等行業,應用在手機屏幕、邊框、電路板、汽車軟包電池、電腦外殼等抓取場景。除此之外,SRT也在做一些跨行業的研發,比如康復醫療用的柔性外骨骼。

做個清醒的創業者,抓住市場發展先機

從軟體機器人市場上既有的玩家數量就可以看出這個產業還處在非常早期,對于高少龍來說,技術是無止境的,SRT也會從深度和廣度兩個方面將公司業務持續擴展下去。

以廣度為例,柔性爪夾的應用領域擴展必然會對產品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一些3C行業的龍頭企業需要爪夾導電,但是既有爪夾的硅膠材料無法導電,所以如何在保證壽命和功能的情況下去滿足工業客戶的新需求是很大的考驗。

深度方面,高少龍表示當前柔性機器人一大技術壁壘就是定量控制,傳統的機器人可以通過電流、傳感器等控制動作,但軟體機器人的工作原理決定了它們的控制算法、自由度都無法沿用傳統的機器人控制方法。

“現在我們還沒有完全找到它的邏輯,這也是SRT想要突破的一個重要方向,一旦突破后,我們就有機會創造出《超能陸戰隊》的大白了。”

在鎂客網的采訪中,我們能清晰地感知到高少龍是個非常清醒的創業者,他對技術、產品以及所處行業的發展都有著極為清晰的認知:“要懂得工業市場的規律,合理規劃公司的業務。”

“許多創業公司死掉不是因為技術不好,而是資金鏈斷了,所以我們不光要去融資,還要合理規劃業務,了解工業市場的市場規律,業務擴張的同時要保證一定的利潤率。當機會出現的時候,既要考慮到產品的銷售,更要重視產品背后的供應鏈管理工作。

從SRT一路披荊斬棘的經歷來看,在軟體機器人這樣全新的行業,沒有孤擲一注的勇氣和過硬的技術實力,是難以在藍海市場里抓住先發的優勢。

最后,高少龍總結,“我們希望與產業鏈的伙伴合作解決各行業異形易損物品搬運的難題。在前期,當行業對技術還沒有形成共同認識的階段,SRT也會做一些解決方案的案例,引導伙伴們共同合作。”

據悉,軟體機器人近期還入選了科沃斯蒲公英加速器專為AI與機器人領域初創公司打造的X加速計劃,該計劃已經助力了60家機器人與AI企業取得突破性成長,備受創始人好評。加速項目還包含仙知機器人、肇觀電子、普渡機器人、極視角、大象聲科、圖匠數據、愛數智慧等。近期X加速計劃第四期申請已經啟動,掃描二維碼即可報名。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