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無戰事:一場10213億元的誤會
仍以安防的視角,看待巨頭們的起落,那不過是掩耳盜鈴,刻舟求劍罷了。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會有傳說。”如果沒有,那人們就會造一個。
有人說安防行業就是坐枯禪的生意,獨釣寒江雪。不過,2018年,曾經滴水泛漪的安防行業成了波瀾驟起的大淵。
阿里、“AI四小龍”(商湯、曠視、依圖、云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話題量,華為也扮演了一次野蠻人。
它們高聲布道“新理念”,推出各自的產品與解決方案,試圖將消費市場中那一套混元霹靂帶入這個顯得拙樸的天下。
描述這些企業時,媒體很少用“攪局者”稱呼他們??缃缇揞^的出現,理應是摧枯拉朽、風卷殘云式的清場,何來一“攪”?
但實際的情況是,安防視頻行業還沒有千億級企業出現;安防市場盤子并不大,也沒那么誘人,如若函谷關外酒肆茶攤——“深水才能養大魚”,安防的水遠不夠深。
如何與城下之王對抗???党闪?ldquo;全村人的希望”:他已經占領四成以上的市場份額,他應該為行業發聲,作出反擊。
在安防江湖,??低暱偛煤鷵P忠的內斂與低調是出了名的。即使??祽{安防市場已成為A股科技板塊的翹楚,隔壁的馬云通過互聯網將全世界的喧鬧都牽引到錢塘江畔,他還是不為所動,“把時間花在田間地頭上”。
而如今,面對城外的“野蠻人”,??狄褟椝幊渥?,倉里有多到數不清的解決方案;槍法精準,海量方案籠絡龐大的用戶群。所有人都期待??祵?,贏得最后的勝利,贏回應有的尊嚴……
坊間的傳說很熱鬧,不過故事果真如此嗎?
01|舊怨重提
風起2018。
當年年初的一次演講上,馬云目光如炬,意氣風發。突然他標志性地攤開雙手,向臺下的觀眾說道:“永遠相信你的對手不在你邊上。”
隨后,業界烽煙驟起。所有人都認為,馬云不會滿足于電商。在“互聯網+”背景下,傳統行業加速上線,通過雙11和12306鐵路門戶兩個項目試水成功后,“阿里云”+“達摩院”的內功+招式模式蓄力完成,市值4700億美元的巨頭開始張開觸角,伸向零售、金融、物流、交通等各個行業,當然也包括安防。
2018中國人工智能安防峰會(3月19日)上,阿里達摩院機器智能技術實驗室副主任華先勝談起阿里對安防的思考,高舉“城市大腦”的旗幟。
彼時,阿里已經以4.37億元和4.55億元的價格,采擷衢州、??趦商?ldquo;城市大腦”建設項目。
“阿里能充分利用城市既有的監控設施,不需要再安裝攝像機??赡芎芏嘧鰯z像機廠商不愿看到這樣的技術出現,但確實我們是做到了。”很明顯,阿里從云和互聯網積累的數據能力出發,覬覦“挾軟令硬”。
攝像機是安防場景的基礎設施,是前端感知的重要硬件。全球,似乎沒有哪家廠商比??蹈當z像機:從最初的數字化視頻產品,到第二代高清化產品,再到第三代網絡化產品,如今進入第四階段的AI化、智能化,沒有哪家廠商比??蹈鼤鰯z像機的生意。此時阿里上步,意在從話語權上壓制硬件。
在阿里內部,馬云的“花名”是風清揚,乃是那幽幽思過崖間的劍宗泰斗。獨孤九劍,無招勝有招。不久后,殺氣乍現安防圈,??低暣皺糸g隱隱寒光。
硬件的生意做不下去了?
就在此時,華為動作頻頻:這家公司開始開發8年前殺入安防市場的執念。
3月22日,華為舉行2018中國生態伙伴大會中,該公司企業業務中國區公共安全系統部副總裁程國棟表示非??春冒卜朗袌?,且其“平臺+生態”的戰略定能滿足用戶需求。
讓華為垂涎的,被稱為“智慧城市”。華為輪值CEO徐直軍表示:政府給政策,不如給市場——華為要的,就是這個“智慧城市”,只是這些機會,當時凝聚在安防場景中。
此后,華為將安防業務部,設置在企業級BG之下,而云BU總是如影隨形。“公有云”是華為在通信客戶群之外,尋找的新機會,安防正是可以配套的一環。
8天后,??低暸e行了“智涌錢塘·2018AICloud生態國際峰會”。??低暟l布物信融合數據平臺,進一步推廣AI開放平臺,發布生態合作成果。
倏然,三家巨頭似劍拔弩張。2018財年,阿里(2503億元)、華為(7212億元)、??低暎?98億元)三家公司的全年營收合計已超10000億元。當他們同時在華山之巔拔劍,這將會是怎樣的精彩。
如今一年且過,決斗從未有過,不過戰火從未熄滅,跨界忽然成了常態。
仇怨本應是那冰,卻淬成了火;時間本應是那水,卻瀝成了油。
02|劍氣兩宗
3月29日,杭州的天氣經幾日淫雨綿綿后得以片刻喘息,卻仍有氤氳難躲。很多人都覺得,那映襯著行業未來的不確定性。
不過,這似乎沒有影響到胡揚忠。他講了不少,卻只字不談競爭與纏斗。
“過去沒打起來,未來也不會打。”某地安防協會人士這樣表示,“當大公司都在搶時間,要新市場的時候,后發力的廠商會越來越難,沒有條件大戰一場,龐大如阿里與華為也不例外。”
畢竟,根基決定著方向與策略。
阿里武功絕學,源自其電商海量數據的處理能力,在乎其云平臺以及強大的支付接口,這是其“城市大腦”的心法要訣。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紅綠燈與交通攝像頭在同一根桿上,卻從來沒通過數據被連接過。”如阿里云司令官王堅所言,提供大數據連接和分析,構成了其視頻智能服務的基本模式。
阿里用“城市大腦”是織好一張大網,提供幾億人活躍的生活場景,從云端向下沉入物聯網。如同華山弟子岳肅,御氣而行,排山倒海,運轉著阿里云計算的內力。
“大腦”的強項,還是在其優勢的互聯網一側,不過海量的物聯網數據,特別是下沉在黑漆漆的行業深層時,阿里就要重上思過崖,行業這本書,不好讀。
至于硬件,互聯網廠商可以戰略性放棄或讓渡,甚至可以向用戶贈送硬件——沒有誰比互聯網廠商更懂“免費”。
相比之下,華為大相徑庭。
按照其通信業務和云管端架構,先用機柜搭建一整套通信平臺,后支起華為云服務覆蓋應用,即可以正常運轉基礎監控業務。銷售設備養活公司,云服務帶來增值收入:華為希望升級成熟的商業模式。
當5G時代來臨,信息傳輸的管道半徑被數以十倍甚至百倍放大,手機、電視,一切硬件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于是在硬件環節,華為幾乎開始催動其硬件的全部能量。手機、電視、攝像機都在挑戰行業配置高地——只要管道暢通,數據不是問題。
華為的通信架構確實有其先進性,不過技術過于超前,成本壓力巨大。當一部便宜的5G手機單價接近萬元、成本投入迫使資費居高不下時,運營商也許能接受成本壓力,企業用戶可以嗎?多數不會。
按照華為的標準,有管道支撐,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與阿里相比,華為更像劍宗高徒蔡子峰,劍之所至,所向披靡,劍招在硬件中龍吟行走。
阿里賦能城市大腦,華為明修5G棧道,兩派運功云平臺,氣宗與劍宗定會一決雄雌。可是短期內,仗打不起來。
從云業務看,根據IDC的市場份額數據,中國市場阿里云第一,占據45.5%,華為云僅約1%。但反觀利潤,領跑的阿里云在2018年虧損55億人民幣,幾乎占其收入的20%多,可見這個市場遠未到收割期。華為云聲量很大,可是設想中的5G“迦南美地”也還未走到。
再看安防。根據第三方數據顯示,2018年,作為安防圈的后輩,阿里華為兩家廠商的市場占比合計不會超過5%,還未豐滿拼殺的肌肉。
即使咬牙入場,按照安防市場的客觀規律,這是一個“分散、定制頻繁、芝麻訂單多”的行業,對已經習慣與大客戶合作,接收大訂單的阿里與華為,從頭開始細碎繁瑣的業務模式,也會“水土不服”。
“安防市場的壁壘不是技術,而是最終落地的商業模式。”多年從事安防工作的吳峰(化名)表示。
或許最開始,兩家廠商就沒將安防作為終點,而是賭在未來,賭在更寬廣的世界。安防市場只是個驛站,是福州府西門大街的福威鏢局。是英雄,總還是要去華山之巔的,那會是另一個故事。
03|天下武功歸少林
氣劍二宗仍在口舌糾纏,且由他去,只留??禐t灑快意。更何況??狄苍诟淖?,鉆研更高的內功修為,與氣劍之爭無關,招式意念更似少林武學。
嵩山頂上,??低曇呀浻矘蛴柴R,練了18年的基礎拳法。在當時,拳譜名稱為“安防”。外人看來,這或許是科技圈里最為痛苦的修行。
這項修行發軔于政府業務,后期逐步向企業業務拓展。
無論是交通、教育,還是物流、制造,本質都更偏向于渠道生意,或定制化生意。
在這個市場中,需求高度離散,行業門檻高企,服務距離緊湊,項目周期更長——比起“雙11”的快感,立基站的一勞永逸,TO B和TO G的小訂單業務就像“扎馬步”,一步一坎,磨人心智。
不過有基本功的底子,再修習《易筋經》、《洗髓經》、《七十二絕技》就不成問題了。
??低暤慕^招是視頻,苦學多年之后,熬成絕世高手。伴隨技術升級,??档漠a品已經具備數據采集、結構化分析、信息挖掘的能力,能夠提供更豐富的數據服務,于是產生了通過數據比對碰撞,聚合成庫,最終將虛擬與現實世界匯聚的設想。
在??档捏w系中,這個設想名為“物信融合”,其研習的舊式拳譜,也從“安防”翻篇為“物聯網”。
信息網擁有更密集和更個體的數據,而物聯網數據層次更豐富、扎根更深,經過“物信融合”后數據旋即在交融出更為豐富的價值。
以交通場景為例,攝像機將在記錄車輛行駛、違章等信息采集功能之后,將相關信息接入信息網,既可以反向提供信號燈時間分配、車流管制、違章事故追責等多維服務,也可跨網融合,連接證照體系、信用體系,實現“萬物皆在網上”的效果。
雖然系統擁有了最新的模型,但??等噪x不開攝像機,仍行走在視頻的前路上——這是??导軜嬛薪尤雽嶓w世界的窗口,也是其現在和未來的核心商業模式的拳頭。圍繞攝像機??蹬?ldquo;向上”,其他一切均可改變。
如今,??档墓俜骄W站上已明確了“以視頻為核心的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身份,希冀成為了“最懂大數據的智能物聯網數據服務提供商,成為最懂智能物聯網的大數據服務提供商”。
在這條路上,??盗⒆阄锫摼W與信息網之間,扮演虛擬與現實世界數據的“搬運工”,這與其他廠商或者以計算平臺為根固守系統端,或者構建管道嫁接云服務的模式,均有本質上的不同,更無利益相關。
因此,無論面對阿里、華為,還是算法廠商、管道廠商,??禌]有出手的可能,更沒有設防的必要。
2019年4月3日,任正非在華為內部誓師大會上,給了CBG(消費者業務群)充分放權,多產糧;又提出CNBG(運營商事業群)要大刀改革。提到了“西安”、“延安”和“南京”的三角,只字未提企業業務,風雨之際,還是當家本事能擔守家之責。
04|江湖之遠
3月30日,第二屆智涌錢塘大會繼續舉行分論壇,國內知名白酒企業戰略顧問陳斌是企業代表之一。
僅一場活動中,陳斌就有兩個身份:明里是大會分論壇的演講嘉賓,暗地中是企業創新技術的觀察員。
陳斌很清楚自己此行目的:了解最新技術的走向,根據自身需求找到理想的解決方案。
他曾橫向了解傳統白酒與新名酒廠商,他們都希望通過更好的技術手段,提升現代釀酒工藝,并獲得用戶肯定。賣得更好,這是唯一的目標。
不過更好的技術手段究竟是什么?哪一種方式最適合白酒企業?他充滿信心,卻沒能給出終極答案。
“未來白酒企業管理談現代化改造,不能僅停留在視頻看人、看車的初級階段,需要結合大數據、物聯網、感知能力等全新技術。我們還不清楚最終的技術路徑,這還需要多方溝通,因此,我們還是要多學習。”陳斌表示。
陳斌代表了企業物聯網服務市場的現狀。政府側業務不斷精進的同時,企業也要把自己的槍膛裝上彈藥。
至于其他參與論壇的廠商,情況多與白酒相似:國內最大的幾家物業公司希望提供更為人性化的物業服務,還要減員增效;飲料零售巨頭需要根據用戶進店情況制定更為高效的經營計劃;大型跨國商超連鎖需要管控上百家門店和長長的供應鏈;物流廠商在幾十萬平米的場站和最后一公里的無人柜上不斷找方法……
他們都有明確的訴求,都未將現狀視為自我改造的終點,卻也沒有清晰定論未來,因此襟懷更加開放的態度,繼續尋找答案。
反觀科技廠商,它們也在觀察。面對變幻莫測的未來世界,他們已經提出了三種認知方法論:以??禐榇?,物信融合,由物融信,兩江交匯;以阿里為代表,開發智能大腦,為了數據的廠商;以華為為代表,從通信生根發葉的通信廠商。乾坤天地,涇渭分明,互不相擾。
“今后我們會創造機會,與???、華為、阿里等每家廠商溝通,觀察他們倡導的技術趨勢,選擇最合適的落地方案。”世間紛擾,陳斌持開放的態度。
“科技公司更多專注于AI技術本身研究,但最終還是要服務業務和場景。未來肯定是業務和技術結合去引導趨勢發展,純粹的技術沒有前景。”在物流和科技行業都工作過的總工程師向新(化名)這樣總結。
以目前的狀況,廠商們還無法精準謀劃未來,只能給出大致方向,等待技術與行業深度結合之后,再根據結果尋找機會,論誰也不敢太過超前。
武功尚未大成,貿然出手,這并不明智。
高呼華山之巔必有一戰?眼下不過是一廂情愿。
蒼?;厥讜r,此役無戰事。
05|結語
安防不過一葉小舟,卻驚擾天下大亂;各路英雄群集光明頂,卻劍未出鞘,不動殺伐。怪哉怪哉。不過橫向類比,也就不難找到亂世的“成昆”。
走出去,還是被外力推動入局,人工智能催動的“智能化”是攪動者。
不論??档囊曨l與數據分析的絕頂優勢,阿里系統平臺的大數據能力,還是華為架設的通信網絡,都在智能化的驅使下,尋找各自業務落地的場景。在所有場景中,安防的吸附性、兼容性與適配性,都遠遠勝過其他行業,廠商們于此落腳并不為奇。
只是安防不過一隅。隨著越來越多應用場景不斷成熟,巨頭們必定不會于此長棲。安防不過是個驛站,在更多場景崛起之后,也許那里才有所謂的“華山之巔”。
仍以安防的視角,看待巨頭們的起落,那不過是掩耳盜鈴,刻舟求劍罷了。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