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再燃上海灘!GTIC 2019全球AI芯片創新峰會大咖演講全干貨
3月15日消息,剛剛,2019開年國內首場咖位最高的AI芯片產業峰會——GTIC 2019全球AI芯片創新峰會在上海成功舉辦!
這場開年AI芯片產業的頂級盛會由智東西主辦,AWE和極果聯合主辦。
今天的峰會不僅延續了去年的火爆場面,全場從開幕到下午結束座無虛席,更有不少熱情用戶堅持站著聽完峰會。同時,今天的峰會也帶來眾多不一樣的亮點。
峰會匯聚了全球AI芯片產業的頂級陣容,尤其是多位海外公司的海外高管專程來到本次峰會分享和取經。國內AI芯片學術領域泰斗級人物,清華大學微電子所所長魏少軍教授繼在GTIC 2018AI芯片峰會上的精彩演講后再度登上GTIC舞臺,通過主題演講首次提出AI Chip 2.0的愿景和實現路徑,高屋建瓴地為本次峰會奠定了基調,同時對AI芯片的產業發展進行更為具體的預判。
全球半導體三巨頭高通、英特爾、華為也在本次峰會上聚首,現場掀起熱議AI芯片產業生態的話題;中美兩大最頂尖AI芯片創企地平線與Wave Computing、國內互聯網巨頭百度、AI芯片明星創業公司寒武紀、比特大陸、探境科技在本次峰會上分享了創新經驗;全球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巨頭新思科技、全球知名半導體IP供應商Imagination在現場分享了他們的AI芯片創新經驗;全球半導體投資行業知名創投機構華登國際和北極光創投在現場分享了AI芯片賽道的投資邏輯。
與此同時,在今天的峰會上,多家公司首次公布了最新產品的進展,比特大陸AI產品線總裁阮沈勇重磅宣布將量產深度學習加速卡SC3,并首度透露了比特大陸AI芯片落地的合作伙伴;探境科技創始人/CEO魯勇首次對外披露其基于圖計算的SFA架構的技術路徑;寒武紀科技則重磅宣布今年將推4倍性能的云端AI芯片。
本次峰會報名參會的觀眾覆蓋了近4500家企業,到會觀眾極為專業,其中總監以上級別占比超過62%,現場實際到會人數超過1800位。
智東西詳細梳理了19位大佬分享的行業干貨,來看看2019年AI芯片產業在AI芯片架構創新、AI芯片生態構建、AI芯片落地應用場景等方面將會有哪些產業機會,以及他們寶貴的產業經驗。
一、家電協會理事長親臨致辭,智一科技CEO提出AI行業新變局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女士
GTIC 2019 AI芯片創新峰會獲得了中國家電協會的大力支持,現場,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女士親自為GTIC 2019AI芯片峰會致開幕辭。
在致辭中,姜風理事長提到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大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同時,她還提到我國的人工智能產業已經走過了萌芽與初步發展階段,正在進入一個快速發展階段,并向中層方向進一步深入。芯片作為信息產業和人工智能的核心技術和主要推動力,是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同時,芯片AI化、專用化的趨勢更加明顯。AI芯片的應用場景細分市場越來越多,這預示著AI芯片的發展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圖 | 智一科技聯合創始人/CEO 龔倫常
本次大會是GTIC全球科技創新峰會的第五屆,現場智一科技聯合創始人/CEO龔倫常代表主辦方智東西進行了簡短而有力的歡迎辭。他在致辭中提到,當前AI芯片找到應用場景并在行業快速落地將變得格外重要,架構創新也將是解決應用難題的重要突破點。
作為主辦方,智東西從成立之初就定位于智能產業媒體與創新服務平臺,為智能產業發展助力?;诰珳实亩ㄎ?,智東西通過產業媒體、在線課程、線下大會等方式為行業提供信息和連接服務。
而在AI芯片領域,智東西有著深厚的積累。智東西公開課圍繞AI芯片、自動駕駛等細分領域,與行業巨頭英偉達、亞馬遜等成功舉辦在線系列課程。GTIC全球科技創新峰會與AWE、上海車展主辦方合作,聚焦AI芯片、自動駕駛,覆蓋了全行業產業人士。
二、清華魏少軍:AI芯片2.0的愿景和路徑
經過了2016—2018年的三年熱潮后,進入2019年,AI芯片產業進入關鍵期,AI芯片現在要面對的主要問題成為了“AI芯片應該走什么發展道路”、“AI芯片的創新應該集中在哪些方向”和“如何設計一顆有競爭力的AI芯片”等深層次問題。因此,AI芯片行業的創新趨勢刻不容緩。
圖 |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IC設計分會理事長、清華大學微電子所所長魏少軍
魏少軍教授是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的領軍人物,是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IC設計分會理事長。一年之前,他曾在GTIC 2018舞臺上提出了上述產業疑問,其中包括是否會出現像通用CPU那樣獨立存在的通用AI處理器?一年之后,魏少軍教授再次登上GTIC的舞臺,以AI Chip 2.0的愿景和實現路徑為題,為本次峰會定下了主題基調。
魏教授提到,當前階段AI服務如智能家居、圖像識別、智慧醫療、AI翻譯等,基本都在云上,而未來從云到端是必然現象。他指出,目前AI芯片面臨的兩大現實問題:第一,算法仍在不斷演進,新算法層出不窮;第二,一種算法對應一種應用,沒有統一的算法。高能效通用深度學習引擎是AI芯片的必備特性。
目前AI芯片的發展可以分為如下階段:AI Chip 0.5、1.0、1.5到2.0、AI Chip 0.5時代,大家關注的是芯片的算力表現,1.0時代在算力的基礎上,又提出了功耗的要求,1.5時代則在關注性能、能效的同時關注靈活性,而到了2.0時代,智慧化將成為主流。
未來,在高能效、低功耗的驅動下,產業需要的芯片應該具備三大能力:學習、架構不斷變化、功能不斷提升,這也就是所說的AI芯片2.0,一種自我學習和自我演進的智慧芯片。
魏教授給出了芯片架構創新的可能途徑,并給出了AI芯片2.0的愿景和實現路徑。同時他也指出,高能效神經網絡計算的發展方向,算法和硬件的協同設計、優化以及驗證。
三、AI芯片架構創新趨勢,巨頭掀起生態戰
人工智能時代已經來臨,AI芯片作為主要的計算力推動引擎越來越受到關注。AI芯片架構創新正煥發新的活力,半導體產業也重新贏獲資本的青睞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然而,挑戰與機遇并存,產業內科技巨頭與半導體巨頭正在進行AI芯片生態之爭,半導體產業格局面臨變化,而端側AI芯片也面臨著應用大考。
1、AI芯片架構創新煥發新活力
在本屆峰會上,Wave Computing高級副總裁兼CTO Chris Nicol、百度主任架構師歐陽劍、新思科技
全球戰略項目副總裁Chekib Akrout分別分享了各自在架構創新上的經驗。
▲Wave Computing高級副總裁兼CTO Chris Nicol
過去一年,作為全球AI芯片獨角獸,Wave Computing推出了深度學習計算加速架構和處理器——Dataflow和DPU,并且還收購處理器公司MIPS,備受業內關注。在本次峰會上,Wave Computing高級副總裁兼CTO Chris Nicol表示,基于Wave研發的DPU,軟件可動態重構處理器CGRA有潛力革新現有的深度學習格局。
Chirs Nicol稱,Wave所做的DPU芯片,將軟件接入到芯片,可以存取外部內存上的數據信息,基于它Wave將AI從數據中心擴展到邊緣設備。他還特意提到聯合學習,在數據中心訓練一個大型模型,然后將其分布到不同的邊緣設備上,讓邊緣設備也具備訓練的能力,可以在數據中心訓練好的模型基礎上持續訓練學習,邊緣設備可以將后續學習的結果再傳回數據中心,有助于數據中心模型的進一步分析和訓練。
圖 | 百度主任架構師歐陽劍
作為國內互聯網巨頭之一的百度,一直緊緊地擁抱AI芯片的研發。在本次峰會上,百度主任架構師歐陽劍指出,AI時代的摩爾定律非常高,因此AI芯片面臨著巨大鴻溝,做專用處理器將是必經之路。
百度的人工智能芯片主要應用于AIoT、自動駕駛、云端等領域,不同領域應用會對芯片的性能提出不同的需求。百度“昆侖”芯片是三星14m工藝的芯片,內存帶寬260Tops,既可以做訓練也可以做預測。當前百度上線部署了超過1000片基于FPGA的AI加速器,從最早的SDA到后來的XPU到昆侖經過了很多迭代,并與主流認知基本一致。XPU是普適的AI計算架構,可以用在云端、自動駕駛、邊緣計算,具有很高的計算能力、高通用性、靈活性。
圖 | 新思科技全球戰略項目副總裁Chekib Akrout
全球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巨頭新思科技全球戰略項目副總裁Chekib Akrout在GTIC 2019 AI芯片峰會上表示,應用自動化設計工具將是加速AI芯片應用的重要手段。
Chekib Akrout稱,AI芯片的設計面臨著制程升級、集成度提高、算力需求暴增、功耗管理等挑戰,對此新思科技推出了專用的AI芯片設計套件來賦能下游企業,這一套件能實現芯片設計的架構優化與應用優化,支持端到端的軟硬件一體方案,同時可搭建對機器學習數據進行預處理的架構。這些針對性的基礎設施將大大提升芯片設計的自動化水平,從而降低AI芯片的設計難度,提高AI芯片設計、驗證乃至最終投入使用的速度。
2、行業巨頭掀起AI生態大戰
現階段,AI芯片已進入混戰的戰國時代,正式開啟生態規模戰,畢竟“得開發者得天下”。因此,AI芯片產業的生態建設關系到平臺企業未來發展的規模。在今天的峰會上,高通、英特爾、華為三大全球芯片巨頭也齊聚首,展望AI芯片的生態構建心法。
▲高通公司技術副總裁李維興
2019年被譽為5G元年,高通在5G通信領域一直是最前沿的玩家。高通一直致力于端側AI實現和生態建設。在去年的AI芯片峰會上,高通公司技術副總裁李維興首次在中國介紹了人工智能引擎AI Engine。今天,李維興再次登上了GTIC 2019的舞臺,分享了5G和AI之間的關系。
李維興認為,5G到來,讓人與人的互聯通過通信達到了“萬物互聯”,此外,5G時代,訓練、推理將在云端處理,而終端側AI的優勢在于可在最靠近數據源的位置處理,對云端處理進行補充。他還提到了一個數字,2035年之前可以看到5G的產品和服務將會累計到12.3萬億美元,2025年AI衍生的商業價值將達5.1萬億美元,5G跟AI其實是互相幫忙的情況,魚幫水、水幫魚。
圖 | 英特爾高級首席工程師、大數據技術全球CTO 戴金權
作為半導體行業巨頭的英特爾,在今天的峰會上,英特爾高級首席工程師、大數據技術全球CTO戴金權指出,人工智能訓練、部署中存在的數據存儲與多類數據流處理割裂的情況降低了工作效率,需要一個統一的基礎設施架構來加速AI的訓練與部署。
戴金權表示,針對上述現象,英特爾基于至強計算平臺、傲騰數據存儲器結合英特爾的云服務推出了大數據分析與人工智能統一平臺Analytics Zoo,它可以將分布在Tensorflow、Keras、Apache Spark等不同深度學習框架上的數據整合到同一個工作流中進行處理,再將訓練結果無縫部署到云端,統一的流程簡化了人工智能算法訓練與部署的流程,提高了效率。目前,英特爾的Analytics Zoo已經被美的、世界銀行的相關項目應用。
圖 | 華為無線終端芯片業務部副總經理王孝斌
對于全球芯片產業格局,華為既是挑戰者也是創新者。在峰會上,華為無線終端芯片業務部副總經理王孝斌講述了華為在AI生態建設上的心得。首先他拋出了一個數字,當前麒麟970、980+HiAI1.0、2.0已經有了BAT、抖音、快手等1400多個合作伙伴,超過56萬個開發者,服務用戶超過了6000萬。華為手機實時象素級的人體分割、馬卡龍的實時像素級別AI摳圖、抖音魔法背景都是華為HiAI提供的加速賦能。而對用戶來說,HiAI可以帶來實時性、隱私保以及成本減少。
四、高峰對話:AI芯片賽道的投資會與挑戰
AI芯片作為一個當紅賽道備受資本關注,那么AI芯片的投資的機遇和挑戰各是什么呢?GTIC 2019專門設立了一個圓桌論壇——“AI芯片賽道的投資會與挑戰”,智一科技聯合創始人、總編輯張國仁與全球兩大半導體投資巨頭代表華登國際董事總經理黃慶,北極光創投董事總經理楊磊現場展開了高峰對話。
這場本場備受關注的AI芯片賽道投資對話,聊出不少干貨,從中國半導體產業過去20年發展的崢嶸歲月,到芯片半導體投資的市值泡沫、估值模型以及判斷公司的核心要素等關鍵話題都有觸及。
兩位業內投資大牛通過生動的比喻、精彩的故事做了非常有價值的探討分享。
▲從左到右依次為智一科技聯合創始人、總編輯張國仁;華登國際董事總經理黃慶;北極光創投董事總經理楊磊
華登國際董事總經理黃慶表達了他對半導體投資與創業的獨到見解。黃慶認為,AI芯片創業,首要任務是明確要做什么,找到芯片應用場景,也就是說AI芯片創業找準場景為先。
黃慶表示,AI芯片創業只有找準了一個專門的用途,才能從一項科研轉變為商業。譬如谷歌做TPU,就是公司內部有大量的深度學習計算需求。黃慶認為,AI芯片創業未來一個具有巨大潛力的方向是數據中心用處理器——現在數據中心的吞吐量越來越大,這是GPU無法承受的,類似于TPU的處理器將會成規模出現,而小公司因為靈活和架構創新,在其中有更大的機會。
北極光創投董事總經理楊磊指出,中國芯片產業的核心矛盾是低端供給過多,中高端供給不足,失衡問題嚴重。
他表示,摩爾定律停滯、功耗墻壁壘、應用場景復雜化使芯片產業正處在一個歷史轉折點,這帶來了芯片架構創新的黃金時代。對芯片創業公司來說,架構創新、集成軟硬件一體是與大公司競爭的機會。楊磊還表示,中國的芯片市場需求是一個中端大、高低端較少的橄欖球模型,而中國芯片產業的供給是底大尖小的金字塔。在中高端市場取得突破是中國芯片產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途徑。
五、AI芯片落地開花,揭秘三大熱門方向
無論是架構創新還是構建產業生態,終究要走向落地。在AI芯片落地方面,云端的數據中心、安防、AIoT是目前最熱的三個方向。
面對云端AI芯片市場巨頭盤踞的局面,寒武紀、比特大陸、Cadence是如何思考和布局的?
圖 | 寒武紀副總裁錢誠1、數據中心——云端AI芯片構建產業新態勢
寒武紀是中國最早發布神經網絡處理器的AI芯片創業公司,去年5月發布了面向云端的機器學習處理器MLU。在本屆峰會現場,寒武紀副總裁錢誠指出,智能計算系統未來20年有10倍以上的增長空間。
在錢誠看來,目前的主流計算系統還遠遠談不上智能,終端設備智能化浪潮,將帶動未來20年智能計算系統在中國消費市場的增長達到10倍以上。這一增長背景下,有大量的AI訓練需要在云端進行,但云端智能芯片遭遇了能效比與通用性的瓶頸。對此,寒武紀去年推出算力達到128Tops的MLU 100云端智能芯片,通過硬件神經元虛擬化、編寫深度學習指令集等方式來解決芯片規模結構固定但算法規模擴大、算法快速變化等難題。今年下半年,寒武紀還將推出性能提高4倍的MLU 200云端智能芯片。
圖 | ?特?陸AI產品線總裁阮沈勇
在AI芯片領域,比特大陸是一個高調入局者。去年1月,比特大陸發布云端AI芯片品牌“算豐”,并按照9個月的速度進行產品發布和迭代。在今天的峰會上,?特?陸AI產品線總裁阮沈勇正式發布比特大陸量產深度學習加速卡SC3。同時,他也表示,今年上半年比特大陸還會推出第三代芯片BM1684,BM1684的芯片會在處理路數以及接口上有大幅度提升。此外,他還透露比特大陸正在規劃2020年的產品BM1686芯片。
在本屆峰會上,比特大陸還首度透露了其合作伙伴,其與優必達、福建某公安局、福建某政府數據中心等都做了重要合作,其產品已經在市場上批量部署,下個月比特大陸還將宣布其在安防領域新的重大合作。
圖 | Cadence公司全球AI研發中??級AI研發總監丁渭濱
Cadence作為全球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巨頭之一,曾經拿到過EDA領域的最大一筆投資。在今天的峰會上Cadence公司全球AI研發中??級AI研發總監丁渭濱分享了其應?機器學習進?步提升芯?物理設計上的新進展。他表示,應用機器學習自動設計芯片可極大降低對人力的依賴,并在效果上不比人差。
丁渭濱認為,傳統的芯片設計十分復雜,需要具有豐富經驗的尖端工程師帶領眾多精英人才進行長期的設計驗證工作,過程中還面臨大量不確定情況。這種模式使得芯片人才稀缺且芯片成功率低。為解決這一問題,Cadence將機器學習的成果應用在其芯片設計工具innovus中,通過對大量芯片設計數據進行學習建立了一個可自動輔助芯片設計的機器學習模型,已經幫助一些用戶實現了芯片設計的性能優化。今年10月,Cadence還會發布一款AI自動修正ECU芯片設計的軟件。
2、智能安防——AI芯片最成熟的應用場景
安防一直是AI芯片最成熟的應用場景之一,被譽為是千億級的市場。面對安防智能化趨勢,AI芯片企業將有哪些新的機會。在安防方面,安防巨頭大華、全球知名半導體IP供應商Imagination、AI芯片新銳創企探境又是如何需求市場突破口的。
圖 |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視覺及AI部??級總監Andrew Grant
在本次峰會上,Imagination Technologies視覺及AI部??級總監Andrew Grant詳細介紹了Imagination在自動駕駛領域的規劃和布局。他表示,Imagination的AI芯片方案可以面向智能監控攝像頭、智能汽車乃至智慧城市的邊緣設備進行拓展。比如,在智能汽車上,Imagination的PowerVR可以支持自動駕駛的路徑規劃、道路標志識別、導航、司機疲勞檢測等等能力,而當智能汽車與智能攝像頭通過V2X網絡連接在一起時,在云端智能的輔助下,智能駕駛將成為現實。
而汽車要從ADAS走向L5的自動駕駛,需求的算力將從100Gflops漲至500+Tops。在PowerVR為終端賦能的能力上,PowerVR的處理速度將達到移動CPU的100倍以上。對AI計算的不同需求,Imagination規劃了算力從0.6-10Tops不同的方案,對汽車領域Imagination還會推出算力達到20Tops乃至高達160Tops的產品。
圖 | 探境科技創始人/CEO 魯勇
探鏡科技中國新崛起的AI芯片企業,去年完成A輪上億元融資,安防場景也是探鏡科技目標應用場景之一。在今天的峰會上,探境科技CEO魯勇首次披露探境科技的AI芯片存儲優先架構SFA利用圖計算進行設計,可以將數據訪問量降低10-100倍。
同時,魯勇表示,這一計算架構以存儲調度為核心,讓數據在存儲間遷移的過程就完成計算。由此,其數據訪問量可降低10-100倍,存儲子系統功耗將降低10倍,系統能效比理論上達到4Tops/W。魯勇還在大會上首次披露了使用圖計算實現SFA的路徑。探境的SFA架構芯片可以不基于網絡進行訓練,因此可以同時完成終端本地訓練與終端推理,適用場景包括語音識別、機器視覺、自動駕駛。
圖 | ?華股份研發中?副總裁、先進技術研究院院?兼中央研究院院?殷俊
在安防領域,大華股份是國內安防市場的巨頭之一。
在GTIC 2019全球AI芯片創新峰會現場,?華股份研發中?副總裁、先進技術研究院院?兼中央研究院院?殷俊表示,未來的視頻芯片要要如何匹配更好的視頻應用非常值得關注。芯片能力的提升帶來的是算法部署和性能的大幅提升,從而實現產品智能化的全融合,這將是大華今年主推的亮點。而未來,讓所有的端上產品和云上產品都有自學習的能力將是大華的一個努力方向。
此外,殷俊海認為當前芯片存在四個非常大的挑戰,軟件系統、核心架構、彈性計算以及系統功耗。未來,很多領域,一個SoC將可以解決所有的事情,芯片的集成化也將越來越高,如此一來芯片之間的差異將會越來越大,產業也隨之進入穩定發展的階段。
3、AIoT——多股行業勢力混戰
AIoT已經成為當前產業的熱門方向,無論是互聯網企業、手機廠商、傳統家電企業還是AI創業公司都在積極布局,這從今年來各家公布的最新戰略就可見一斑。作為這幾股勢力的典型代表,家電巨頭海爾、AI芯片創業獨角獸地平線、AI芯片跨界新秀云知聲在AIoT賽道上是如何思考和布局的?
圖 | 海爾優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國伙
在本次峰會現場,海爾優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國伙表示,智能家居的核心在于進行主動智能服務。他談到,智慧家庭的概念分為單品智能、互聯互通、交互智能、主動智能四個階段。海爾提出了IoT+AI的戰略,目的即實現智能家居的主動服務。在芯片層面,為保證智能家電網絡效果,海爾特地定制了物聯網芯片云芯,可提升網絡連接速度50%。陳國伙認為,智慧家庭未來可能不存在統一的控制入口,而是分布式入口,為此海爾進行了分布式語音、圖像識別、語義理解、家庭知識庫的研發,推出了UHomeOS智能家庭操作系統,基于場景需求對智能家居進行智能調度。海爾的目標是,讓每年制造的7000萬臺家電實現主動的智能服務。
圖 | 地平線智慧城市事業部技術總監張國林
地平線是國內發展最快的AI芯片獨角獸之一,其正圍繞智慧城市的多個場景進行技術和業務布局。2017年12月份地平線發布了面向自動駕駛的征程以及面向自動攝像機的旭日兩款芯片。這兩款產品都可以達到1080P 30fps、200個物體每幀高檢、30ms低延遲,做到效率提升以及成本節約。
在本屆峰會上,地平線智慧城市事業部技術總監張國林表示講邊緣計算并不是要否定云計算,一定要端和云共同融合,這樣才能針對不同的場景、不同的用戶需求來提供不同解決方案。而在應用層面上,在車、智慧零售以及社區、機場、水務等方向,都做出了大量探索。最后,張國林還透露,今年三季度地平線將計劃發布第二代芯片。
圖 | 云知聲聯合創始?、副總裁康恒
作為AI芯片新軍,云知聲在去年5月發布了面向物聯網的AI芯片UniOne及其解決方案雨燕。在本屆峰會上,云知聲聯合創始?、副總裁康恒透露了云知聲利用多模態AI芯片重塑物聯網的落地路徑。
康恒認為,IoT結合AI化浪潮,需要全新的AIoT芯片,多模態AI芯片是關鍵一步。AI與IoT的疊加要求傳統解決方案朝五大方向轉型:從通用架構-AI架構、從依賴硬件到軟硬件一體、從PPA模式到垂直場景模式、交互從單模態轉向多模態、設備從獨立到協同。為此,云知聲提出了AI On Chip概念,打造了DeepNet2.0多模態神經網絡處理器IP,兼容多種神經網絡。應用該成果,云知聲實現了超聽限同向降噪等技術。云知聲今年還將基于該IP推出新的AI芯片“蜂鳥”。
六、第五屆GTIC年度峰會圓滿落幕
GTIC(英文全稱為Glob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nference,即全球科技創新峰會)是智能產業媒體和創新服務平臺智東西旗下產業活動與資源對接平臺。GTIC每年選擇全球最前沿的技術領域作為主題方向舉辦,規模普遍超千人,是業內公認最有價值的年度技術產業峰會之一。
2018年3月9日,GTIC 2018全球AI芯片創新峰會在上海卓美亞喜瑪拉雅酒店召開。GTIC 2018AI芯片峰會是芯片成為國民話題前夕,國內首場專注AI芯片的技術產業峰會。會議當天,NVIDIA、英特爾、高通、MTK、TI全球5大半導體企業高層集體到場參會分享,吸引了3倍于預設規模的觀眾到場,創造了一票難求、大量觀眾站立聽完全場的盛況。
2018年9月21日,GTIC 2018全球智能汽車供應鏈創新峰會在山城重慶舉辦,會邀請到來自學術界、整車企業、互聯網公司、汽車零部件廠商、電信運營商、自動駕駛新興公司、車聯網企業等智能汽車供應鏈各領域核心公司的專家、高管一同登臺論道,共同探討智能汽車時代的供應鏈創新變革大勢。2017年3月與2016年4月,智東西分別在上海與北京召開了前兩屆GTIC產業峰會,聚焦AR/VR、人工智能,獲得了業內的大量關注與好評。
作為智東西舉辦的第五屆年度峰會,GTIC 2019 AI芯片峰會繼續發揚了“高度專業”、“大牛云集”的傳統。近二十位來自全球半導體巨頭的科學家和高層、創業領軍人物、投資大佬將匯聚一堂,共同探尋了AI芯片行業新風向。
結語:AI芯片2.0時代到來,大戰已拉開序幕
2019年AI芯片產業已經宣告進入全新的產業階段,挑戰與機遇并存。隨著來自巨頭、創企和跨界玩家間的較量愈演愈烈,新的AI芯片落地潮即將到來,經過一兩年喧嘩的宣傳期后,AI芯片玩家們將要交出答卷。
在GTIC 2019全球AI芯片創新峰會現場,我們看到了AI芯片新的產業態勢,分別評述架構創新、生態建設、落地應用三個不同方面的重要產業價值和作用。
GTIC 2019 AI芯片峰會的圓滿舉行也正式宣告,2019年AI芯片正式迎來了2.0時代!在架構創新方面,無論是巨頭還是創企被拉回到了同一賽道上,創新創業機會涌動。在生態建設方面,芯片巨頭們加緊拉攏開發者,AI芯片生態規模戰正式打響!在落地方面,我們也看到了智能家居、安防、AIoT等幾個典型場景已經具有明顯的產業優勢,落地戰爭奪戰也已敲響!
上文囊括了本次GTIC 2019全球AI芯片創新峰會嘉賓分享和討論的核心干貨,每一場演講和圓桌論壇,還會有針對性的詳細展開解讀,內容會更為豐富和深入,具體請關注智東西和車東西公眾號后續的推送內容。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