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 2020來臨前,你需要看看這個指南!
在回顧大廠們CES上的發布后,我們既看到了未來的技術趨勢,也看到了一些瓶頸。
這屆CES可以用一個字形容:哇!
百度在自動駕駛上再次坐穩了頭部交椅,英特爾交出一張完美的成績單,英偉達和AMD再次火星撞地球……
今年的CES,如果你的展位上沒有產品涉及到人工智能,肯定會成 “異類”。而AI之外,5G也是絕對的頭條,然而談到規模商業應用,卻有點“無語凝噎”。
在回顧大廠們CES上的各種發布后,我們既看到了未來的技術趨勢,也看到了一些瓶頸。
硝煙四起的CES 2019
在CES開始的前一天,華為已經按捺不住了,在深圳發布了針對大數據以及云計算場景的服務器芯片“鯤鵬920”,宣布屆時會在CES上展示。
而英偉達今年的動靜倒是有點小,黃仁勛小秀了最新的游戲顯卡,不過,它們很快就受到了來自AMD的強勢沖擊,為了與英偉達在最新一代圖形處理器上分得一杯羹,AMD祭出了7nm工藝的Radeon VII。而泰然處之的英特爾則是從多個產品線秀出了自己的技術實力。
這些廠商競逐的背后有著很明顯的趨勢:高性能計算以及端AI越來越關鍵。巨頭們都從技術側賦予終端更強大的AI能力,從而讓其能夠處理更多、更密集的任務。
同時,在這些芯片處理器的助推下,AI也正一點點下沉到各種智能硬件產品中,比如谷歌和亞馬遜的虛擬語音助手之爭,從場館外的巨幅廣告延續到了場內。而像AI電視、AI筆記本、AI冰箱、AI機器人更是無處不在。AI能力逐漸滲透到各種傳統硬件以及新興的物聯網,可以預見,這也是未來幾年CES的趨勢。
AI之外,CES另一個趨勢在于對5G的探討,之所以用探討這個詞,因為5G的真正大規模商業應用仍然離我們很遠。
從去年年中開始,5G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大眾的視野內,無線運營商以及芯片制造商都在突出介紹下一代蜂窩網絡5G,奔馳以及寶馬則展示了由人工智能以及5G支持的無人駕駛汽車概念。
而像三星和高通這種以移動處理器為見長的巨頭,除了咬住5G不放,也不約而同把眼光瞄準了智能駕駛的智能座艙,在CES上分別推出了相應的智能解決方案。
AI之下,很多曾經有著明晰界限的行業逐漸融合在一起,大公司的“跨界”成了司空見慣的常事,CES無疑將這種趨勢進一步放大了。
英偉達:看我們的光線追蹤技術,趕緊入手!
CES的慣例是英偉達先上場,今年CES的第一場發布會依然如此,這也是英偉達在2019年的第一場發布會。然而,新瓶裝舊酒的發布會,并沒有激起多大的水花,網友戲謔像是黃仁勛的又一次皮衣秀。
可能是受到去年加密貨幣市場的影響,今年的英偉達發布會決定選擇回歸老本行:游戲?,F場,黃仁勛發布了提前劇透的新卡GeForceRTX2060,新顯卡加入了英偉達的殺手锏:光線追蹤和深度學習超采樣,售價349美元,1月15日開售。
具體參數見下圖:
同時,老黃展示了幾款搭載新卡的筆記本,一共17個種類,本月月底發售。
發布會之后,英偉達倒是頗為低調的提了一些自動駕駛的內容,它們宣布和采埃孚(ZF)以及大陸集團(Continental)達成戰略合作,為兩家一級供應商巨頭提供全新Drive Autopilot平臺的量產版自動駕駛系統,不出意外,這套定位 Level 2+ 的半自動駕駛系統2020 年就能大規模商用。
AMD:對英偉達的絕對反擊
顯然,今年CES的開胃菜并不是很讓人滿意,相比較之下,N卡的老對手A卡,倒有點后來居上。
AMD CEO Lisa Su在CES上發布了全球首款7nm GPU Radeon VII,強勢對標高端游戲市場的英偉達RTX 2080。
Radeon VII采用經過調整的Vega 20架構,主要是對上一代旗艦顯卡VEGA 10進行重置以及小改優化,不過性能至少提升了20%。售價699美元,2月7日發售,由臺積電代工。有趣的是,曾經AMD的顯卡都是由格羅方德代工,但是近年格羅方德在先進制程研發商比較吃力,AMD也不得不向臺積電“屈服”。
另外,AMD還首次公開了第三代Ryzen銳龍桌面處理器的相關信息,三代銳龍采用Zen 2內核,擁有8核/16線程,并集成14nm I/O模塊。
顯而易見,AMD是準備在游戲顯卡上和英偉達“硬碰硬”,多年老對手的過招,很是精彩。在ADM發布會后,老黃也直接開懟AMD,直言“Radeon VII表現糟糕。”之后,雙方互相拆臺技術,Lisa su回擊英偉達光線追蹤技術還在早期,看不出什么效果。老黃說AMD Freesync不行。
在最新一代圖形顯示技術上,AMD一直處在被英偉達壓制的被動狀態,今年的CES可以說是它們的絕地反擊。
英特爾:殺得對手“片甲不留”
相比較英偉達和AMD的“小打小鬧”,英特爾可以說是全面開花。此次CES的發布會上,英特爾發布了第九代處理器產品,首次公開了全新工藝和架構、面向新一代桌面及移動平臺的PC處理器的Ice Lake,其整合了英特爾“Sunny Cove”位架構以及11代核心顯卡,支持用于AI加速的英特爾DLBoost指令集。
英特爾還發布了一個全新的客戶端平臺Lakefield,采用了混合CPU架構和“Foveros”3D封裝技術,允許將IP整合在更小尺寸的單一主板中。
在服務器芯片方面,去年X86漏洞問題讓英特爾損失很大,CES上它們宣布14nm工藝的Cascade Lake服務器芯片將于今年上半年正式出貨,依然最多28核56線程,從硬件物理側修復之前的漏洞,同時還會優化14nm工藝,提高頻率,提升處理器的IPC性能。
移動端之外,英特爾也加強了在AI上的節奏。比如神經網絡推理芯片Nervana正在由它們和Facebook合作完成最后的開發工作,這個主要用于深度學習推理運算的芯片終于要快正式投產了。
除了芯片之外,英特爾收購的Mobileye也在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上有了新的突破。而CES最火的5G,英特爾也沒有缺席,其推出了10nm工藝的5G SoC芯片,代號Snow Ridge,專為5G無線接入及邊緣計算設計,預計今年下半年上市??磥?,英特爾連5G基站都不準備放過。
從消費級產品、企業級、數據中心、人工智能、自動駕駛到5G,毫不夸張的說英特爾在CES上亮出了它們強悍的技術能力。
高通:今年5G手機看我們
今年高通有兩個關鍵詞:5G和智能駕駛。
去年年底正式推出最新一代驍龍處理器855之后,高通在CES上聯手幾家公司展示了5G樣機。它們認為,2019年將有超過30個使用驍龍855芯片以及驍龍X50 5G基帶芯片的5G商用移動設備面市,其中大部分將會是智能手機。
手機之外,高通也秀出了在自動駕駛上的野心,宣布推出第三代高通驍龍汽車數字座艙平臺,著重介紹C-V2X車聯網通信標準,發力智能汽車行業。
其中,第三代汽車數字座艙平臺搭載高通最新的多核AI人工智能引擎,能夠為CPU、GPU以及Hexagon處理器進行優化加速,對邊緣計算以及機器學習進行AI加速。
三星:無處不在的Bixby
提及5G,不得不說的就是三星。雖然這幾年三星在智能手機上的勢頭越來越弱,但并沒有阻擋它們在其他領域的前進步伐。今年CES發布會上,三星對外公布了5G相關情況,包括其已經注冊了2000多項5G專利,是全球首家獲得FCC批準的商用5G設備公司。
同時,它們準備將人工智能助手Bixby加入到電視、冰箱、洗衣機等智能產品中。
一向以顯示技術為長的三星也不忘在CES上展示其最新一代98英寸的8K電視,這也是今年CES上顯示屏的一大熱點,索尼、夏普、LG紛紛將8K電視作為未來幾年技術和市場推進的重點。
谷歌:圍繞Google assistant畫了個生態圈
谷歌在CES上的表現非常“極客范”,它們以AI為中心,Google assistant為半徑,畫了一個囊括燈光開關、插座、傳感器、門鈴、時鐘在內的智能家居圈。比如Google assistant和三星電視的兼容,將語音助手添加到Hopper機頂盒,為聯想最新智能鬧鐘提供語音服務等等。
同時,Google assistant全新“翻譯模式”可以翻譯27種不同語言的對話。谷歌同時還在推進一項名為“Assistant Connect”的新計劃,該計劃允許制造商制造簡單的設備,利用現有的谷歌家用設備來完成任何需要的繁重工作。
百度:云計算、自動駕駛兩開花
去年由陸奇帶隊,今年百度又在CES放了一次大招,推出了開源計算平臺OpenEdge和Apollo企業版,宣告其云計算、自動駕駛兩開花的意圖。
其中,OpenEdge可將云計算能力拓展至用戶現場,提供臨時離線、低延時的計算服務,包括設備接入、消息遠程同步、函數計算等功能,并且,該計算平臺允許開發者以“更大的靈活性”打造邊緣應用程序。
而Apollo 企業版,則是面向全球提供量產、定制、安全的自動駕駛和車聯網解決方案。目前,自動駕駛貨車公司Udelv用的福特城市廂式貨運車Transit搭載的就是Apollo3.5版本。
種種預示著Apollo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并從百度的自給自足已經走向供應全球市場,這也成為了CES上最大的意外之喜。
地平線:為自動駕駛再添一把火
地平線在這次CES上推出了最新Matrix自動駕駛計算平臺,在獲得CES官方創新獎的同時吸引了不少業內人士的駐足。
該平臺基于低平臺BPU2.0處理器架構,可為L3、L4級別的自動駕駛提供高性能感知系統,支持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的接入和多傳感融合。準確來說可以實現對8種不同類型物體目標檢測和25類像素級語義分割。
此外,開發者還能夠基于Matrix平臺部署神經網絡模型,實現開發、驗證、優化和部署。顯然,在自動駕駛領域,地平線已經成為國產企業的典型代表。
HTC:VR硬件升級表現平平
在兩年前的CES上,VR的熱鬧就像如今的AI,如今的聲勢卻大不如從前。不過,仍然有不少廠商在這條艱難的路上堅持著,比如HTC。今年的CES上,HTC推出了兩款產品:新一代PC VR Vive Pro Eye以及移動VR Vive Cosmos。
相比較最初一代硬件,最新的VR頭顯在技術升級上表現平平,Vive Pro只是集成了眼動追蹤技術,可以通過凝視完成基本操作。另外一款Vive Cosmos既可以連接 PC ,也可以與智能相連,采用的是Inside-Out四攝追蹤方式,在硬件連接上,這款硬件倒是將我們傳統認知的分體式VR設備和一體式設備的界線模糊了。
總的看來,即便是大廠,也并沒有帶來多少令人眼前一亮的技術升級,VR硬件升級之路漫漫。
優必選:實體版“賈維斯”上線
在今年的CES上,優必選的新一代機器人Walker賺足了大家的眼球,這款仿人機器人集成了優必選最強的技術,它既可以靈活行走、爬樓梯,也能完成“保姆”的基礎日常操作,比如幫主人拎東西、拿傘、彈琴、畫畫等等,儼然實體版賈維斯。
除了擁有極強的手眼協調操作功能,Walker還能識別出家庭成員的情緒信息,并且可以自如地在家中避障行走。
優必選CTO熊友軍認為,機器人具有人性化的外觀顯然更容易和人類產生密切的情感聯系,而像Walker這樣具備靈活的行走能力和精準安全的操作能力的機器人,有助于幫助機器人真正無障礙地融入人類生活。
IBM:你可能看不懂的計算機
CES的最大重磅,無疑是IBM扔出來的全球首個獨立的商用量子計算機。它由IBM科學家、系統工程師和工業設計師共同設計,由許多自定義組件構成具體包括:硬件設計足夠穩定,可提供、可預測的量子比特;使量子計算系統保持冷態的低溫環境;用于大規??刂屏孔游坏碾娮釉O備;用于處理升級和停機時間的量子計算的固件。
目前,IBM已經組建了商業和科學應用平臺Q Network,和科學家、大公司,初創公司以及研究機構一起共同探索該技術在金融服務和化學等領域的應用。最近,該平臺新加入了阿貢國家實驗室、CERN、??松梨?、費米實驗室和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
最后,還有屬于CES的彩蛋:
圖 | 貝爾空中出租車
圖 | 智能止鼾面罩Hupnos
圖 | 智能吸乳器Nurture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