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號”于今日凌晨在西昌發射升空;傳谷歌和騰訊云正探索在云計算方面進行合作
此次“嫦娥四號”的發射,意味著我國將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
1、“嫦娥四號”于今日凌晨在西昌發射升空
12月8日凌晨2點23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征三號乙改進型運載火箭發射嫦娥四號的著陸器和巡視器(月球車),搭載荷蘭、德國、瑞典、沙特阿拉伯等國的科學載荷,對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開展著陸巡視探測,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
此外,執行嫦娥四號探測器發射海上測量任務的遠望三號、遠望七號航天遠洋測量船也將在海上展開一場接力賽,他們將聯袂完成關鍵節點的海上測控任務。
2、三大運營商獲5G試驗頻率
12月7日晚,三大電信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分別發布公告證實,已獲得5G試驗頻率。從三家公布獲得的5G試驗頻率看,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這次被工信部收回的2.6G頻段,被交給了中移動用于5G試驗頻率。
有分析認為,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獲得了3.5G這一全球主流的5G頻段;而中國移動獲得了2.6G頻段這一相對成熟度較差的頻段,但2.6G頻段較低且是連續性的頻段,建網成本有一定優勢;中移動的4.9G頻段可能不會花費大力氣去利用。另有通信行業人士表示,這一方案中移動“賺了”,獲得了兩個頻段,2.6G頻段好覆蓋,成本低,但產業成熟度差一些;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也不吃虧,拿到了全球主流的5G建網頻段,產業成熟度會高一些。
3、Intel再增5億美元額外資本支出:用于提升14nm產能
在本周的第39屆納斯達克投資者會議上,首席工程官、技術、系統架構和客戶集團總裁Murthy Renduchintala透露,Intel今年額外增補的投資實際達到了15億美元。這一金額比Intel年初宣布的多出5億美元。
今年9月時,Intel的說法還是額外10億美元,所以意味著,Intel在幾個月內又開支5億美元,這表明Intel面臨的“供不應求”是多么嚴重,即客戶的訂單遠超預期。不過,由于Intel很少披露有關其生產能力的信息,因此不能準備描摹今年其14nm制造能力得到了多大規模的增長,以及它為2019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設定了哪些目標。
4、傳谷歌和騰訊云正探索在云計算方面進行合作
據The Information援引消息人士,谷歌和騰訊云正探索在云計算領域進行合作。若進展順利,在中國境外使用谷歌云服務進行數據庫管理、分析的機構客戶將能在中國境內使用騰訊的類似服務和工具,而騰訊的中國客戶也能在出境時便捷使用谷歌云。
消息人士表示,若合作得以達成,兩家公司的產品線將更加類似,雙方在技術層面的兼容度也更高,為此,谷歌云和騰訊云可以為那些選擇同時使用這兩個平臺的客戶節省更多時間和資金。
5、高通總裁:與蘋果的法律戰可能在2019年結束
明年4月15日,蘋果和高通的專利使用費之爭將于圣地亞哥聯邦法院開庭審理。“我們覺得,這場戰爭可能就要結束了——我們有許多法律里程碑即將到來。我們認為2019年將以某種方式推動解決這件事。”高通總裁克里斯蒂亞諾·阿蒙表示。
阿蒙的言論與CEO史蒂夫-莫倫科普夫在11月28日發表的言論類似,當時他表示,雙方“即將找到解決方案”。莫倫科普夫聲稱兩家公司是相互溝通的,并進一步暗示高通將“樂于與蘋果合作”開發未來的產品,包括配備5G的iPhone。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