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遠數據蘇春園:“人、貨、場”之外還需有“腦”,打通各環節讓決策更智能
蘇春園表示,過去的實體零售是“粗放”狀態,它們需要學會用數據“精耕細作”。
還記得2016年10月在杭州舉辦的云棲大會上,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提倡打通零售業的線上、線下,實現數據化、無人化。
如何實現數據化?這可不是僅僅看那些紙質或電子報表就能實現的。這里,諸如零售等行業企業需要一套數據化工具與分析方法。“在國內,用數據為企業賦能的時代來了,”觀遠數據創始人兼CEO蘇春園表示,“過去的10年是IT時代,未來的10年是DT時代,即用數據驅動的時代。”
圖 | 觀遠數據創始人兼CEO蘇春園
過去的實體零售是“粗放”,需要用數據“精耕細作”
在蘇春園看來,“新零售”的本質是用數據驅動,來提高零售的效率。“現在的零售是‘粗放’的,擁有大量實體店,卻不會用數據去實現精細化的管理。”他認為,傳統零售業必須借助BI(商業智能)的力量來實現變革。
而對比到觀遠數據,觀遠團隊多數來自微策略、阿里巴巴等知名企業,在數據分析和商業智能領域積累了超過10余年的行業實戰經驗,在目前新零售風口下,蘇春園認為這將對他們意味著一個巨大的機會。
我們可以看見,在過去,實體零售店也會產生數據,最為常見的就是一大堆的紙質或是電子報表,但是,他們不會高效、合理的運用數據,只是停留在報表層面。“從報表到分析、再到智能決策,這其中包含三個步驟。”蘇春園表示。
一家零售門店,在早上某個時間段,連續幾天出現人流量增長但營業額沒有漲幅的現象,這是一種異?,F象。“報表只是結果性的初始數據,我們需要通過分析把結果性的數據還原到整個過程,總結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結果。”這里,體現的是從報表到分析的跨越。
分析是什么?是針對某個情況找出原因,或是給出一個大致趨勢。于零售實體店而言,這是不夠的,除了找出原因,他們還需要有人幫助做決策、做智能診斷和預測。
“通過算法可以自動定位指標和可能出現的問題,從而降低對人的依賴,畢竟很難指望人人都是分析師。”蘇春園表示。當前,于各家廠商而言,具備數據分析能力的人才難找,而算法則給他們提供了另一個平行選擇,在店面管理、運營這一塊,“80%-90%的分析鏈路是可以交由算法去實現自動化/半自動化的,所以在未來,店長就不用每天主動打開各類報表,或是做各類分析,算法會給到智能診斷、預測的結果。”
“人、貨、場”還需有“腦”,打通各環節數據做智能決策
提到新零售或是商業智能,人們會說這是在重構“人、貨、場”,不過,蘇春園表示,人貨場解決的是某一環節的問題,是很重要的,但是隨著不斷的完善,人們會發現,這其中是需要一個“中樞”,也就是“腦”,去打通人貨場。
舉一個例子,自新零售等概念提出之后, 打著這一標簽的大數據企業層出不窮。其中,有一部分企業依托計算機視覺提供商業智能產品和服務,譬如通過AR、人臉識別等技術吸引用戶,打造一種會員制,當用戶下次到來的時候就可以根據多種維度的數據畫像進行精準推薦、制定對應的推銷,亦或是提醒對應產品的補貨等等。
對于這類企業,用蘇春園的話來說,他們所解決的“人、貨、場”只是商業智能中的一部分問題。“最終,數據都需要匯集到‘大腦’,后者需要打通各個環節的數據,做更為自動或智能的決策。”他表示。“在未來,企業經營是需要實時決策的,不可能在周會或是月度會議上提出問題并尋找解決方案,這個時候已經晚了。”這也是觀遠數據想要解決的問題。
更為簡單的講,觀遠數據做的就是“腦”,在打通人、貨、場之后,將用戶數據、營業報表、庫存容量等多種維度的數據匯集到一處,實現單品單店分析、門店經營異常監控、銷量預測、智能備貨等多種商業智能服務。
“我們深耕于‘腦’的分析、決策、預測、診斷等方面,聚焦于怎么讓決策更智能。在國內BI廠商中,做這方面業務的企業并不多,各自都聚焦于不同的點。”蘇春園說到。而觀遠數據對此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大力推進與其他商業智能或大數據企業的合作,致力完善這個決策大腦。就在上個月,他們牽手機器視覺新零售代表企業開為科技,與見福便利店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最后:“AI+BI”賦予商業智能化,但也不能一步就位
可以看到,不管是傳統零售,亦或是新零售,“數據”是必然產生并穿插于各個環節的。不同的是,新零售是“智能”的,觀遠首創的“AI+BI”的產品模式,正在將新零售的“智能推向極致。”
因為AI的加入,從數據的采集到分析、決策等諸多方面,開始變得主動、變得實時,這時候,人類將得以騰出精力去做一些更為重要的事情,比如提升用戶體驗、提供更溫暖的服務等等。
“‘AI+BI’實現了數據分析的閉環,但企業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變得非常智能,這其中需要通過一個路徑來實施。”蘇春園表示。
因此,他們制定了一個從敏捷分析到智能決策的“5A”路徑。分別是敏捷化Agile、場景化Accurate、自動化Automated、行動化Actionable、增強化Augmented,從初始的數據可視化到敏捷分析指標、到自動化實現、到主動提供建議、預測等等,逐層遞進。同時,觀遠數據提供的是定制化的產品解決方案,并配置有專業性的人工顧問團隊,全方位地為客戶提供數據服務。
在商業智能的實現上,觀遠數據已經打出了自己的“名氣”,并有覆蓋零售、金融、泛互聯網等多個行業的成功合作案例,包括來伊份、上蔬永輝、九龍倉、聯合利華、百威、迪卡儂、中國銀行等客戶。今年3月份,他們獲得了由紅杉資本中國領投的3500萬人民幣的A輪融資,至于下一輪融資,蘇春園透露,將根據需要明年擇機啟動。而同樣是在明年,他也計劃將現有客戶規模翻一個數量級。
【鎂客·請講】專注于報道科技創新項目;我們敞開心扉面對每一位創業者,力求為您呈現一群鮮活、有性格的品牌和人物;我們傾聽創業故事和人生經歷、探討商業模式和行業趨勢、對接資本市場和供需雙方,以期為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歡迎做客【鎂客·請講】,欄目合作請發送郵件至:post@im2maker.com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