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奪者張?。篎coin成張健關系網的后花園
他的姿態是驕傲的,甚至富有侵略性的,膝蓋也永遠彎不下去,在路易十五面前畢恭畢敬的進獻著自己的智慧。他等待已久的機會似乎來了,法蘭西...
他的姿態是驕傲的,甚至富有侵略性的,膝蓋也永遠彎不下去,在路易十五面前畢恭畢敬的進獻著自己的智慧。他等待已久的機會似乎來了,法蘭西連年戰爭國庫凋敝,沒有足夠量的黃金來支持他的宏圖野心。他向國王拋出密西西比計劃。
———約翰.勞傳記
貪欲和創新,我不知這是否也可以說是金融。對比三百年前的發幣邏輯,實質上今天并沒有改變,變的只是花哨的搶劫方法。今年5月,國內橫空出世的交易所FCoin,一手用貪欲把流量思維用到極致,努力的在已劃分好的版圖上生生撕開一道口子。 一手用創新把項目方吸引到平臺上,實質看重的是項目方自身帶來的流量用戶,再通過鐮刀來篩選。本質上約翰.勞和FCoin的張健都是揮著鐮刀的掠食者。
從古至今,人類似乎從不是會“滿足”的物種。沒有得到的,我們希望得到。已經得到了,我們又渴望得到更多。
01鏈圈理想者的倒戈
我的夢想,值得我本人去爭取,我今天的生活,絕不是我昨天生活的冷淡抄襲。
——《紅與黑》
張健的裝扮符合我對程序員固有的印象。上身淺藍色襯衫、下身牛仔褲、戴著一個黑框眼鏡。談起話來言速適中,但思維邏輯極其清晰,面對鏡頭他喜歡不停的擺手來配合節奏,但給人的感覺很沉穩。
2013年,張健開始接觸數字虛擬貨幣。用他說的“并不怎么成功”。2014年,開發了區塊鏈數據查詢網站qukuai.com。由于扎實的技術背景被火幣李林看上收購其公司。并擔任火幣的CTO。
他是這么形容李林的:“我們當初認識是一拍即合,當場決定合作。之后也是并肩作戰,互相理解。一起經歷很多風風雨雨,我很懷念那段日子。李林是天生的創業者,擁有創業者需要的特質。這也是他能取得現在成就的原因。之后我離開火幣,聯系就不太多了。”
程序員在編寫代碼時靠直覺如同藝術家在創作時靠靈感一樣。在固定思維的代碼世界里,只有一行嚴謹的數學代碼能印證你接下來整個程序是否能走的通!程序員的直覺告訴張健加入火幣棲身李林是對的,這種直覺以后幫了他不少忙,成立歌者資本、投資一本財經,都是短時間內做的決定。
在火幣工作的張健很努力。
據杜均回憶:“能死磕、能打仗,火幣兩次大的底層架構的改版都是由他負責的。往往其他部門都下班了,張健所在技術部還在加班,而且往往工作到兩三點。在打造火幣快錢包的時候,張健吃住都在公司。”
“比特幣的每一行代碼,白皮書上的每一句話,我都記得,都知道。”杜均至今仍記得張健當年說過的這句話。
張健那時是一個中本聰信仰者:“比特幣是一個完整的數字化賬單系統。這個體系并不是幣本身,因為我們很難想象一個虛擬的東西,它怎么能有價值。幣到底在哪?比特幣本身沒有幣,它就是一個賬單系統,它叫區塊鏈。”
2016這一年下半年,張健從火幣離職,創辦博晨科技。博晨是一家區塊鏈技術標準和解決方案提供商。張健作為中本聰的信徒初心沒有變,他的夢想是想用技術改變世界。但是時機不對,在區塊鏈的世界中開發百萬TPS的公鏈大有人在,相對未來已經不是什么藍海。
2017年ICO火爆之時,包括杜均等大佬在內的很多朋友都找到張健,希望他參與 ICO,甚至只需他同意掛個名就可以獲得不菲的收入。他沒有同意,甚至他公司員工參與ICO,他不惜以開除為代價。
博晨代碼的更新停止于去年的9月。但理想并不能換來“面包”,張健后來明白了良心應該鎖在保險柜里,就應該忘記密碼。
“通證的歷史地位就如同公司的出現一樣,但跟公司制度比通證有太多優勢,它可以在全球范圍內無障礙地流通,可以不需要任何中心化的信任背書,用全民的、社區化的形式去為它背書”。他在PR稿中這么的對媒體說。
對照他2014年的話,理念轉變的有些突然。在他的通證理念中世界萬般皆token,包括良心。
02 流量思維下的FCoin
能違反的,是紀律;不能違反的,才是規律。
---世界是部金融史
在互聯網人的眼里,人類金融的歷史就是部流量的歷史。任何金融貨幣的第一步就是圈流量,有人使用才會把一張紙變的有價值。美利堅合眾國發行美元時,最開始圈的是北美十三個州衣衫襤褸的早期殖民者。美元如果要想坐上世界貨幣之王的鐵王座,就必須有人認同美元的價值。反推就需要更多流量。隨著一戰二戰中的迅速崛起,所以它拼命借錢給百廢待興的窮國,借了半個地球的錢,實現了讓美元在這些國家通行。它自然也成為了世界貨幣之王。
具有流量思維的張健深深的理解這個邏輯。
FCoin交易所的理念是:要割韭菜必須先圈韭菜,臨時磨刀是沒有用的。種韭菜已然來不及了。
環視整個幣圈,C端流量基本都是跟著B端流量項目方走的。只有把B端項目方抓住,才能把C端流量從別的交易所帶過來。但是帶過來的C端用戶怎么留下呢?交易返傭,他叫交易挖礦。要把FCoin的交易量做上去,不管真的假的,總之要做上去。我覺得這是情急之下的邪招,成百上千的交易所,要想脫穎而出必須骨骼清奇。
對外他想要世界第一的交易所名字,做上去之后媒體就會幫他宣傳。張健懂得媒體先行的道理。他的歌者(來自三體)資本投資了一本財經。他不止向幣安釋放了一片二向箔,最重要的是投資者。
北京止水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一本財經是專注金融科技(FinTech)領域的新媒體。一本在微信公共平臺、今日頭條、搜狐自媒體、騰訊、 新浪、網易、鳳凰新聞、界面等多家媒體渠道開通專欄。
江湖上行走,張健變得不厚道,在他的瞄準鏡中小的交易所似乎不值得他扣動扳機。國內優質的B端和C端流量都掌握在三大交易所里:幣安、火幣、OK。
他的目標是穩坐交易所王座的幣安。長期以來只有幣安的用戶很穩定,只有讓幣安的品牌形象受損,流量受損,也只能在暗地里扣動扳機。幣安才會受傷,受傷FCoin就有機會。
風助摧之。這股風的源頭來自一本區塊鏈。
一本區塊鏈納了投名狀。貢獻了幾篇幣安的黑稿。你們感受下。
這篇文章發布后,眾多專業的媒體人一致罵一本區塊鏈是傻X。
還有第二篇,題目:起底“黑暗幽靈”戰隊:做空幣價,打劫過所有頭部交易所,除了幣安
單純的空穴來風,并沒有列出真正的證據和數據。純屬子無須有。
黑對手同時,一本區塊鏈不忘賣力的宣傳背后的老板FCoin。
文中赤裸裸的宣傳FCoin靠刷單爭來的世界第一交易所。
這篇文章比較有代表性:他在6月8日一本區塊鏈幫助FCoin在文中宣稱“玩家瘋狂刷單”,而在一個多月后出了題目:《起底“黑暗幽靈”戰隊:做空幣價,打劫過所有頭部交易所,除了幣安》的文章,把自己矛盾轉移給幣安,一箭雙雕頗為精妙可謂教科書級別。而真正將FT推上神壇的也正是這篇。那時熊市一片低迷,投資者抓住60倍的尾氣,賠個底掉。
前期為了宣傳FCoin通過XX財經發了篇《張?。簭幕饚臗TO到FCoin交易所創始人》的文章,簡單的介紹自己工作的前世今生。
文章介紹了FCoin“資產和交易數據實時公開透明”、“交易即挖礦”、“收入的80%即時分配給FT的持有者”等等。只要宣傳到位,項目方就有想上FCoin的沖動。
而蒙在鼓里的永遠是投資者,受損的也是他(她)們。
03 FCoin是流量黑洞
蒙古軍最常使用的作戰方法是在輕騎兵掩護下,將部隊排成許多大致平行的縱隊,以很寬的一條陣線向前推進。當第一縱隊遇到敵人主力時,該縱隊便根據情況或者停止前進或者向后稍退,其余縱隊仍舊繼續前進,占領敵人側面和背后的地區。這樣往往迫使敵人后退以保護其交通線,蒙軍乘機逼近敵人并使之在后退時變得一片混亂,最后將敵人完全包圍并徹底殲滅。
————蒙古軍隊作戰方法
FCoin作為鐮刀界的新貴,它的大網是從6月28日開始收緊的。關于大交易所的投票機制、審查項目質量等規則FCoin都不是它在意的,只要來幾乎來者不拒。
張健的流量思維很明確要的是項目方本身社區自帶的投資者。投資者只要來就要接受FCoin的三招。
第一招:海量上幣
充數上幣,每個幣都帶來1000個用戶的話,為平臺就帶來很多的用戶。然后每天更新到3個。張健不要質量,要數量,項目越發越多。但是每一個新上的項目都有一個首場秀。但最后大量的項目變成了僵尸項目。大家可以自行看看新項目以后的成交量表現。
第二招:請君入甕
新項目的首場秀及其精彩,搞不清緣由的投資者在興奮中付出了代價。
不負“割者資本”的名號,最后一個K線形態別的媒體起個名字叫“超級瑪麗”。
第三招:煙霧彈“幣改”
在一篇宣傳稿件中,提到了FCoin的幣改。
FCoin又發布了幣改試驗區的籌備公告,其中提到幣改試驗區的目標是打造新生形態、具有藍籌特征的超大型通證經濟體,建立區塊鏈新世界的價值投資信心。同時支持幣改試驗區首先面向三類項目:1)大型互聯網平臺通證化轉型;2)大型實體產業通證化轉型;3)全球范圍內的通證經濟創新項目,特別是一帶一路全球數字經濟+通證項目,以及通證經濟全球基礎設施重大創新項目。
簡單的理解,幣改就是進行通證經濟改造,并以此來支持實體經濟。
更具體的說,實體經濟中,比如傳統企業、有成熟產品和應用的平臺或企業,通過“幣改”來走上通證經濟之路,完成實體經濟的區塊鏈改造。幣改可以幫助還無法上市的企業快速融資,也可以促進現有的加密貨幣市場實體化,掃除虛假與空氣項目。同時通證化更有助于主動擁抱監管,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幫助區塊鏈經濟的發展。
百度了一下“股改”。這應該是“王”做的事情。
“幣改”這個詞很好聽。本質上是FCoin舊項目的投資者流量不夠了,張健盯上的是沒有發幣的實體企業的投資者流量。洗流量這件事情并沒有做錯,錯的是上了FCoin的項目并沒有交易量。張健并沒有好好的去孵化它們。
畢竟前兩招傷了自己不少元氣。他在投資者心中已沒有共識。
04 為什么你的選擇是FCoin?
是人,就有弱點:貪婪和恐懼。
———世界是部金融史
今年5月FCoin借著“交易挖礦”的創新模式在投資者心中樹立了品牌形象,同時借著自己的平臺幣“FT”不斷的吸引投資者,用最吸引人的K線形態拉住了所有人的心。但投資中沒有沒有永遠的上漲,也沒有永遠的下跌。割韭菜有時候只能一刀。
我記得張健說過“收入的80%即時分配給FT的持有者”。白皮書中的截圖,投資者小學的數學基礎也能算明白。
張健最引以為傲的是他寫過的一本書《區塊鏈:定義未來金融和經濟新格局》。本書從出版到發行都和一個人物密不可分, 張健似乎不忘曾經幫過他忙的人。
在一家自己開的公司谷騰里,張健給了他股份。
該公司注冊時間是今年的四月,遠在交易所上線之前他們就準備好了。
該公司名與Guten(谷騰)項目同名,且張健、郭勤貴、李華君都與之相關,很難不讓人懷疑這就是Guten(谷騰)項目的實際控制公司,張健就是這個項目的實際掌控人。
另外,張健與郭勤貴關系非淺。郭勤貴是歌者資本的合伙人。
而網友質疑過該其它項目人員履歷造假。
據FCoin公告,GU(谷騰)的初始發行價為0.01 USDT。但沒多久,GU跌破發行價,最低跌至0.007USDT。
下面是投資者共識崩塌的截圖:
投資者為什么你的選擇是FCoin?
尾聲
歷史,是跳躍著前進的。它總在我們不經意間,跳上我們無法想象的斷層。
------塔勒布
在自由主義者的心中,中本聰創立比特幣是利用加密技術實現資金轉移,而不再依賴于央行。他在創世區塊寫下“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財政大臣正處于實施第二輪銀行緊急援助的邊緣)也成了當天英國泰晤士報的頭版文章標題。
張健曾經作為中本聰的信徒,“不作惡”是他的守身原則。
“去中心化”的張健低調、不張揚。不屑于利用媒體,不屑于給項目站臺,不屑于收割投資者。
“中心化”的張健高調,張揚。為了處于旋渦的中心,不擇手段的抹黑同行,最高收項目方45%的股份,玩弄投資者于鼓掌中,是名副其實的資本掠食者。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