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與長江存儲談判,中國存儲芯片終于崛起了嗎?

韓平 7年前 (2018-07-25)

量產研發都需要時間,而且即使技術上已經過關,但整體上還是需要商業大環境支持。

一、獲得荷蘭14nm刻錄機的時間并不久

長江存儲所獲得荷蘭14納米刻錄機的時間并不長,所以這只能說是初步打破國內市場芯片為三星所壟斷的局面。

二、蘋果供應商很多

作為一個跨國性的企業,蘋果公司的生產系統遍布全球,但在一定程度上東方不亮西方亮,它不可能會被某一個供應商所控制。

這也是中國可以成為蘋果的代工基地的原因,因為中國本身就有很多代工可以選擇,比如富士康等等。

蘋果與長江存儲談判,中國存儲芯片終于崛起了嗎?

 蘋果之所以找長江提供芯片,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為要壓制其他的供應商。通過市場的同行競爭,讓所有的芯片供應商只能以勉強維持成本的價格為蘋果提供高質量的芯片,可以說蘋果這招很聰明。

蘋果今天可以利用長江去壓制三星等芯片生產供應商,沒準某一天會用三星來壓制長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人的平衡之數,美國人學得很好。

三、實現量產還需時間

任正非曾說,科研是細致活,要一步一個腳印,非常踏實才行。所以芯片這種事情,不可能搞一場大會戰就能結束,不可能說像閃電戰那樣集中大規模的資源能夠在短期內搞定。

坦白講,研發這件事情需要大規模資源的長期消耗。這也是為什么原來以實業報國為口號的聯想,現在越做越空虛的原因。畢竟,進行科研開發是一項非常消耗資源,而且往往不能立刻見效的事情。

四、中美貿易戰影響大

其實美國貿易戰的打法,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逼回在華的美國企業。同時,減稅這個狠招讓不少中國企業也遷廠到美國去,不得不說特朗普這一招很狠。

五,時間與大環境的支持

蘋果與長江存儲談判,中國存儲芯片終于崛起了嗎?

所以,長江存儲與蘋果之間的生意關系,并不能說明中國的芯片業已經有本質上的突破。畢竟,量產研發都需要時間,而且即使技術上已經過關,但整體上還是需要商業大環境支持。

在貿易戰的背景下,路漫漫其修遠兮。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