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醫療”大火!如何用區塊鏈技術解決數據瓶頸難題?
近幾年,人工智能技術的熱度很高,很多企業都在積極研究這門技術,并積極地將它應用在傳統領域之中,人工智能將給很多行業帶來新的革命浪潮。
近幾年,人工智能技術的熱度很高,很多企業都在積極研究這門技術,并積極地將它應用在傳統的領域之中,如汽車、醫療、安防等,人工智能將給很多行業帶來新的革命浪潮。
國內企業紛紛布局“AI+醫療”
2017年被稱作是人工智能的應用元年,各項技術逐漸從概念落地為產業。長期來看,無論是從技術、產業投資,還是企業方面,人工智能行業總體處于爆發增長階段,并逐漸開始向垂直行業滲透。
“AI+醫療”正成為資本市場的新寵,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目光,從國內人工智能芯片企業最近兩個月的融資動態來看,安防、醫療和無人駕駛是未來重點關注的領域,這也從側面反映了AI+醫療的廣闊前景。
AI醫療是非常具有想象力的產業,國內AI醫療熱潮始于醫學影像領域,未來的機遇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做藥物研發甚至是生命基因工程等,醫療市場已成各路人工智能的兵家必爭之地。如國內的芯片企業商湯科技、寒武紀、依圖科技等都在通過融資重點布局醫療領域。
“AI+醫療”大火的背后
“AI+醫療”大火的背后是國內傳統醫療市場痛點重重。如優質醫療資源的供需不平衡,醫生培養周期長,誤診率高,疾病譜變化快,技術日新月異,以及人口老齡化加劇、慢性疾病增長、人們對健康重視程度提高,催生了醫療人工智能的發展。
人工智能自誕生以來,理論和技術日益成熟,應用領域也不斷擴大,尤其在醫療領域,人工智能有著非常廣闊的前景。大量醫療人工智能創業公司集中涌現,國內外互聯網巨頭積極布局醫療人工智能,傳統醫療企業紛紛引入人工智能人才與技術等,2018年,“AI+醫療”火了。
“AI+醫療”應用瓶頸是數據
盡管“AI+醫療”發展迅速,但面臨的問題不少,一個是AI技術是否能撐起基礎的醫療服務有待驗證,醫療數據的處理與質量問題也有待解決。目前醫院里手工錄入的醫療數據在質量上還存在很大的問題,這也導致真正能夠運用到人工智能的醫療數據并不多。人工智能醫療仍是新興事物,只有解決了數據等問題,才能夠真正突破發展瓶頸。
對于人工智能在醫療方面的應用數據瓶頸問題,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教授,國家千人計劃專家錢大宏表示,對于醫院來說數據是寶貴的資產,而且又有安全和隱私的問題,中心化的數據存儲不能解決這兩個問題。
有業內人士表示,與自動駕駛技術相比,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不可控性要小得多。原因是人體的器官和機能都是相對固定的,不會像一些道路的路況那么復雜。隨著機器學習技術更加深入的發展,未來醫生借助人工智能對病人進行診斷和健康管理將成為大勢所趨。
基于人工智能在醫療方面的應用數據瓶頸難題,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教授,國家千人計劃專家錢大宏提出了基于區塊鏈和分布式安全計算的架構,使得人工智能所需的大數據能夠得到安全的共享。在 8月30日-8月31日,它將在上海與大家分享自己多年的研究與項目經驗,以“AI輔助診療驅動下的醫學大數據去中心化安全共享”為主題做演講,屆時大家可以去現場和錢大宏教授探討交流。
OFweek(第二屆) 2018人工智能產業大會即將在上海舉辦,屆時您將與國內頂尖的人工智能專家深度探討人工智能芯片、AI算法等人工智能技術熱點及人工智能在智能醫療等領域落地實踐案例。目前錢大宏教授已經與主辦方確認出席本次論壇,歡迎大家來現場與專家論道。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AI技術在醫療上將得到更充分的應用,以錢大宏教授為代表的專家們,通過區塊鏈技術解決AI+醫療應用的數據瓶頸問題,相信未來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上將更普及,一種新的醫療模式隨之出現。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