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E博覽會聚焦AI消費電子,全面展現科技產業格局的重塑
該展會讓大家全方位了解到AI消費級電子的發展現狀,得以窺見人工智能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2018年,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從技術探索轉變為產品量產落地,消費市場也逐漸被培育出。在為期三天的3E·2018北京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上,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消費者對新技術、新產品的好奇和認可。
此次展會由振威展覽股份和中國電子企業協會共同主辦,在近4萬平米的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透過消費者的關注點和展商的展品,我們可以全方位了解到AI消費級電子的發展現狀,以此窺見人工智能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在我國消費電子規模在全球的占比逐年攀升,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本次博覽會的舉行對于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協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業內人士表明,2017年全球電子產業的規模已經達到了將近1.8萬億美元的規模。中國的占比達到38%,遙遙領先于美國,而當前中國消費電子規模在全球的占比仍在逐年攀升,已成為全球消費電子企業爭奪的重要市場。
而此次展會現場,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來自各國的采購商云集于此的景象,這也表明著中國正在逐漸躍升為全球消費電子產品最大的市場和生產者。
此次3E展以“科技產品交易(Electronic)、互動娛樂體驗(Entertainment)和創意產業孵化(Economic)”為主題,設置消費電子、人工智能、智能出行3大板塊。展會突出展示了智能出行、消費級機器人、智能家居和智能硬件等創新產品,而這也是當下的熱門應用場景,其中由共享出行這一全新的出行模式誘發的全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業務的變化尤為明顯,也讓我們明顯感受出AI智能對日常生活的滲透和對產業格局的重塑。
在博覽會舉辦期間,北京國際人工智能大會、北京國際共享·智能出行大會、2018智能制造新技術發展高峰論壇等多場論壇也匯集了諸多行業人士,共同探討貼近場景的人工智能及未來發展方向。其中,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北京研發中心總負責人聶再清就以當下的語音交互為切入點,拆解了場景背后的解決方案思路,從而展現出AI技術本身的局限性,點明了科技的工具屬性,以此匡正了AI產品,乃至消費級市場的定位。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