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軟博會全球軟件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完美落幕,聚焦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

巫盼 7年前 (2018-06-29)

此次論壇進行了多項成果發布,包括我國首部大數據題材紀錄片《數字中國:大數據時代》的開機儀式舉辦。

2018年6月29日下午,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以下簡稱2018軟博會)第二場全球軟件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數字經濟引領智慧未來”,在北京展覽館召開。

本場高峰論壇,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王新哲出席并致辭,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王剛發表題為“發展數字經濟時代新軟件,形成高精尖發展新動能”的主題演講,來自泰國、瑞士、聯合國等國研究機構代表,海爾、文思海輝、360、SAS、中國大唐、北汽福田等企業代表圍繞數字經濟發表了主題演講,會上還有一系列成果發布,論壇由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新社主持。

王新哲在致辭中指出,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為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加快發展壯大,第一,著力完善信息基礎設施,瞄準全球領先目標。第二,著力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突破,大力推進關鍵技術和產品的創新。第三,著力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廠,加快制定智能制造的解決方案,解決系統軟件等卡脖子問題。第四,著力提升數字經濟發展的支撐保障能力,加快構建多元共治的協同監管機制。第五,著力深化產融合作,積極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王新哲致辭

王剛在題為“發展數字經濟時代新軟件 培育高精尖產業新動能“的主題演講中指出,四十年的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2017年,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總收入達到8752億元,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1.3%,已經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承擔面向世界前沿、引領科技與創新,面向經濟主戰場、融合經濟與產業,面向城市運營和居民生活重大需求、創新管理與服務三大使命,要重點抓好新軟件產業的體系建設、推動大應用形成大發展、推動大協同促進新軟件、不斷優化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營商環境四方面工作,充分發展好軟件信息服務業,使之成為首都發展的新動能、城市治理的新手段、公共服務的新方式。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王剛發表主題演講

此次論壇進行了多項成果發布,我國首部大數據題材紀錄片《數字中國:大數據時代》開機儀式舉辦。該紀錄片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電視臺聯合出品,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聯合攝制。該片全片共5集,每集50分鐘,以輕松活潑的表現方式,聚焦大數據技術在政府治理、民生服務、數據安全、工業制造、未來生活等方面帶來的改變和影響,以宏大的國際視野,探討中國大數據技術和應用創新。

開機儀式合影

【合影人員依次為: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副司長李冠宇(左三)、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尹麗波(左二)、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副總監馮雪松(右二)、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王剛(右一)、《數字中國:大數據時代》紀錄片主創團隊代表何小磊(左一)】

與此同時,具備行業運行監測、指數預測、榜單對標、產業評估等功能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大數據平臺,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調研員王沂剛、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尹麗波啟動上線。

會上,尹麗波發布了《工業和信息化藍皮書(2017-2018)》。該藍皮書系列包括“一帶一路”產業合作發展報告、工業信息安全發展報告、世界信息化發展報告、世界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報告、新興產業發展報告,聚焦新興產業、信息技術、工業信息化、“一帶一路”、工業信息安全等領域,以“發展提速、創新突破、應用融合、合作升級、安全加強”為主題,開展發展趨勢、發展情況和熱點問題等方面的研究。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尹麗波發布《工業和信息化藍皮書(2017-2018)》

泰國數字經濟和社會部數字經濟促進局(DEPA)副局長Meetham Naranong在題為“為更好的未來構建生態系統”的主題演講中指出,泰國數字經濟和社會部數字經濟促進局(DEPA)致力于推進泰國的數字經濟轉型,希望在2027年之前,數字經濟推動泰國GDP上漲25%,這個目標取決于基礎設施、人力資源、政府支持力度是否足夠。為推進泰國AI、大數據、數字經濟的發展,現在有新的簽證政策,歡迎有技能的人才到泰國工作,泰國會給他們一些優惠政策。

泰國數字經濟和社會部數字經濟促進局(DEPA)副局長Meetham Naranong發表專題演講

瑞士蘇黎士科技大學銀行金融學院金融信息學教授、德國布蘭登堡大學工業工程管理博士馬丁·斯瑙茨在題為“數字化在歐洲(特別是在德國)的新發展及新挑戰”的專題演講中指出,數字化需要各方的合作,而合作需要確立標準,但是標準和創新往往存在矛盾,這就帶來了挑戰。歐盟于5月25日發布了GDPR(《通用數據保護條例》),旨在賦予歐盟居民對個人數據有更多的控制權。這對數據起到何種保護作用,這類標準的確立是否會影響數據采集,還需要繼續觀察。

瑞士蘇黎士科技大學銀行金融學院金融信息學教授、德國布蘭登堡大學工業工程管理博士馬丁·斯瑙茨發表專題演講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信息與技術管理司數字創新處國際專家曾夢在題為“數字創新助力可持續農業及糧食產業的發展”的專題演講中指出,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一共有17個,從消除貧困、饑餓、應對氣候變化、工業發展到保護自然,及促進科技發展與普及,其中糧食和農業對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希望到2019年,數字農業指標體系建設及可視化的開發,以及數字農業數據庫的建設,能夠賦能青年和婦女,通過農村數字創新和創業,讓更多人使用上ICT(信息、通信和技術)技術。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信息與技術管理司數字創新處國際專家曾夢發表專題演講

海爾集團數字技術服務副總經理熊媛媛在題為“海爾的數字化轉型實踐與探索”的專題演講中指出,全球化背景下,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面臨機會和挑戰,要讓產品的價值演變成用戶的價值。海爾在數字化轉型的探索包括從互聯網工廠到COSMOplat智能制造平臺的轉變,具體措施包括建立小的閉環系統,解決信息孤島問題;打造平臺,提高運營效率和智能程度;建立生態系統,邀請上下游企業加入,確立新的商業模式。

海爾集團數字技術服務副總經理熊媛媛發表專題演講

文思海輝高級副總裁、首席市場官張東蔚在題為“以智賦能,從智能到致用”的專題演講中指出,到2021年,全球數字轉型市場將達到4317億美元,數字化洗禮下,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企業的核心戰略。目前面臨用戶體驗錯綜復雜、數字化人才匱乏、成本難以估算、轉型需求不清晰的挑戰,需要加速創新,物聯網提速產品升級;優化運營,推動渠道“云”變革;升級體驗,用細節打造好體驗。

文思海輝高級副總裁、首席市場官張東蔚發表專題演講

360集團副總裁石曉虹在題為“樹立大安全理念,護航數字經濟發展”的專題演講中指出,數字經濟的發展依賴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技術越先進,系統越復雜,面臨的網絡安全威脅越大。大安全時代要有新戰略、新做法、新技術。這需要企業加強頂層設計,從各自為戰轉向統一防御,高度關注大數據安全,打造安全大腦。

360集團副總裁石曉虹發表專題演講

SAS大中華區總裁吳輔世在題為“‘數’說非凡,‘智’造未來”的專題演講中指出,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是熱門話題,也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如果人工智能和物聯網互聯結合在一起,就能形成所謂的“AIOT”概念,能幫助企業大幅推進數字化轉型。

SAS大中華區總裁吳輔世發表專題演講

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科技與信息化部副主任彭強在題為“互聯網融合關鍵技術在大型能源集團的研究與應用” 的專題演講中指出,以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各行業的深度融合和跨界融合,是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內容。能源企業將進一步發揮優勢,加快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與能源行業的深度融合與創新,抓住產業變革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搶占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發展的制高點。

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科技與信息化部副主任彭強發表專題演講

北汽福田信息技術總監辛海明在題為“福田汽車工業互聯網實踐”的專題演講中指出,北汽福田通過車聯網科技、金融科技、區塊鏈技術,打造一站式解決方案。從實踐來看,工業互聯網幫助汽車制造業實現了生產過程以及汽車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優化,希望傳統企業都能夠加入工業互聯網的生態體系中。

北汽福田信息技術總監辛海明發表專題演講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