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燎原杯”智能醫療評測大賽啟動,支撐國家重大專項,對接準入質量標準
首屆“燎原杯”智能醫療評測大賽啟動會于6月21日在安徽合肥召開。
為了進一步落實國務院《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要求,更好的支撐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項目實施,并對接醫療人工智能準入質量標準,首屆“燎原杯”智能醫療評測大賽啟動會于6月21日在安徽合肥召開。本屆評測大賽是在科學技術部指導下,由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辦,協同深圳鵬城實驗室、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聯網醫療系統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移動醫療“教育部-中國移動”重點實驗室等單位聯合主辦,上海交通大學蘇州人工智能研究院協辦。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高文院士、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張志軍副院長、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喬發民副書記、移動醫療“教育部-中國移動”重點實驗室胡建中主任、互聯網醫療系統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翟運開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學蘇州人工智能研究院王延峰院長等啟動大賽。會議由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聯席秘書長張偉民主持。
首屆“燎原杯”智能醫療評測大賽啟動儀式
高文院士在啟動會上指出,我國已經制定出多條人工智能發展戰略,其中涉及智能醫療、智能農業、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智能城市等多個方向,如果人工智能技術在某個領域能夠有所突破就能為全國的經濟產值提升1~2%。醫療健康行業作為我國的重要核心產業,未來隨著中國老齡化的不斷加深,智能醫療將會迎來一個高速成長期。高文院士希望本次大賽能夠為國家智能醫療技術與產業發展提供助力,同時也希望各聯合主辦單位在大賽過程當中發揮各自優勢,貢獻各自的力量。
高文院士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張志軍副院長在會上表示,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在催生新技術、新產品的同時,對傳統行業也具有較強的賦能作用,能夠實現社會生產力的整體躍升。關于助力智能醫療技術產品發展方面,張志軍副院長建議產業界應當建立高質量、開放性、標準化的醫療測試訓練數據庫,形成豐富而開放的數據資源,以支撐智能醫療算法優化和產品研發。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張志軍副院長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喬發民副書記指出,希望依托本屆大賽的契機,促進信息通信行業與醫療健康行業的協同創新,并構建醫療人工智能公共服務平臺,打造智能醫療產業生態圈,并推動建立醫療人工智能標準和評測體系,充分發揮標準在智能醫療產業發展中的指導、引領和示范作用。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喬發民副書記
欣喜于人工智能給醫療健康行業帶來的光明前途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智能醫療的發展目前還存在許多不足的現狀——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胡建中副書記坦言,我國的智能醫療還處于初級階段,目前人工智能在診斷中還處于輔助地位,未來利用人工智能的深度推理能力和大數據處理能力,在防止醫生誤診、疑難病推理等方面還有很多潛力可以發掘。
移動醫療“教育部-中國移動”重點實驗室胡建中主任
啟動會同期還舉辦了智能醫療技術與產業研討會。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任海萍主任介紹了人工智能醫療器械質量評價思路,并對智能醫療評價數據庫建設和產品質量評價標準化工作提出了建議;深圳鵬城實驗室劉賢明教授分享了云腦智慧醫療核心技術及應用,對基因組數據壓縮與分析、醫學圖像分析與輔助診斷、醫學知識圖譜與自然語言處理等關鍵技術進行了深入分析;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肝膽外科劉榮主任深入闡述了智能醫療的機遇、現狀與挑戰,介紹了人工智能在皮膚癌診斷、眼科、影像識別、手術導航、手術機器人等領域的最新應用進展;互聯網醫療系統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翟運開副主任從醫院的角度對基于大數據的醫療人工智能探索與實踐進行了詳盡分析;移動醫療“教育部-中國移動”聯合實驗室黃偉紅副主任針對邁向智能醫療的思考與初步實踐做了精彩論述;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巫彤寧主任和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劉洋副總裁,分別針對醫學領域人工智能的擴展與改變、人工智能的進展及其在醫療中的應用做了精彩分享。研討會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李曼主持。
智能醫療技術與產業研討會演講人
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閔棟主任介紹了首屆“燎原杯”智能醫療評測大賽計劃。評測大賽以“激勵創新、孵化應用、開放平臺、共建生態”為目的,評比國內外醫療人工智能技術產品先進性,匯聚醫療人工智能領域內的優勢企業和團隊,將針對醫學影像、病理、心電、臨床輔助決策等重點領域算法和產品開展評測,并組織醫療、信息、投資等跨領域專家共同遴選。大賽獲獎項目且符合國家專項申報條件的,將優先推薦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重大專項,并對接醫療器械準入輔導和四十余家三甲醫院的臨床試驗,同時有機會獲得現金獎勵和風險投資支持。
大賽正式征集通知和網站也將于近日發布,敬請關注。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