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行業再曝“涉黃” 專家呼吁行業共建“黑名單”
據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官方網站消息,針對近期部分網民舉報的一些網絡平臺上出現借ASMR(中文譯稱“自發性知覺經絡反應”
據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官方網站消息,針對近期部分網民舉報的一些網絡平臺上出現借ASMR(中文譯稱“自發性知覺經絡反應”,主要產品為聲音內容,用于放松、助眠)名義傳播低俗、色情內容問題,6月8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約談網易云音樂、百度網盤、B站、貓耳FM、蜻蜓FM等多家網站負責人,要求各平臺大力清理涉色情低俗問題的ASMR內容,加強對相關內容的監管和審核。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淘寶等電商平臺仍然通過“買u盤送黃片”、販賣“涉黃”直播平臺鏈接等手段傳播淫穢信息。6月11日,有專家表示,出售涉黃涉暴力商品是電商行業在發展過程中的通病。面對這一問題,各家電商平臺不妨建立黑名單共享機制,共同鏟除這一惡疾。

電商行業涉黃涉暴現象頻現
市民王先生投訴稱,日前在淘寶購買一款u盤,貨到后才發現里面裝滿了淫穢視頻,不堪入目。“我買的u盤比較貴,快200塊了,當時客服跟我說會送一些福利,沒想到福利就是這些。”
記者按照王先生的指引,在淘寶上找到了這家名為“xx卡批發”的網店,資料顯示其為“鉆級賣家”,已是7年老店。在商品圖集內,店家專門設置了“暗示性廣告”——代搜、代下載、裝什么,聽你的。在評論區,諸多用戶留言點贊,稱“里面都是我想要的,男人的最愛,你懂的”。
客服向記者表示,拍下寶貝,就能滿滿下載“黃片”,但這種定制的商品無法退貨。
記者搜索發現,類似的網店在淘寶還有很多,大多以“可定制內容”為營銷噱頭。另一家網店的客服對此更加謹慎,讓記者重新加其微信后才詳細溝通,最終確認可定制高清淫穢視頻下載,同樣強調“不支持退貨”。
此類現象,淘寶已被多次曝光。2017年4月淘寶“買vr眼鏡送黃片”的事件還引發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展開嚴厲整治行動。2017年至今,主管部門對“涉黃”直播平臺的查處也持續高壓,諸多違法app及平臺被懲治。記者在淘寶搜索“直播平臺”,多個有暗示性的商品呈現在首頁,記者隨機點入一個,客服提出轉移到qq詳談,然后推銷。記者付款后,店家發來一款名為“小姐姐”的app鏈接,里面充斥著大量低俗、裸露的兩性直播。
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在淘寶搜索“幼女”、“迷藥”、“迷春”、“催情”、“聽話液”等敏感詞匯,基本都顯示“非常抱歉,沒有找到與xx相關的寶貝”,然而系統會自動提示搜索“迷要”、“催qing迷qing”等關鍵詞,然后同樣會出現“涉黃”圖片和商品,營銷詞匯赤裸露骨,畫面不堪入目。
更離奇的在于,某些詞匯無論怎樣都被搜索屏蔽,但商品卻照賣,例如“聽話液”。這此前已被業內解讀為“平臺惡意縱容”。而在這款商品下有30多條評論,多指其為“假貨”。

專家呼吁行業共建長效監管機制
事實上,這并非淘寶一家電商平臺暴露的問題。近日,陸續有媒體曝光拼多多、京東、蘇寧等平臺也存在“商品涉黃”。拼多多已發表官方聲明稱,已內部緊急排查,關閉涉事店鋪,下架違規商品。
有資深行業專家分析,主管部門對此類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事實上一直處于高壓態勢,屢禁不止的原因除了不法商家為牟利鋌而走險外,還有各平臺之間的技術、監管規范差異有關,“好多商家都是把雞蛋放到多個籃子,看你這個平臺近期監管嚴就轉移,看你放松了又換個馬甲回來”。
專家建議,應對此類行業頑疾需要從兩方面入手:其一是平臺自身要加強監管,商家進駐前的經營資質審核、進駐后發布商品和信息的規范以及篩查技術和人力的團隊配給等都應進一步完善;其二是平臺與平臺之間應該摒棄門戶之見,積極分享監管技術和經驗,聯動建立“黑名單”和大數據庫,且與主管部門形成良性互動機制,形成政企合力,共同打擊治理,共建長效的行業監管機制,壓縮違法違規行為死灰復燃的空間,這樣才能形成一個風清氣正的電商發展環境。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