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人類可以制造芯片、利用核能、發明智能機器人,卻不能制造一片樹葉和一粒米?
如果有一天,人類真的可以制造出帶生命的東西時,那么才可以說是真正的讀懂了大自然,在沒有讀懂之前,愛護自然,就是愛護我們人類自己。
有靈魂和無靈魂的兩種東西,本就不能相提并論。
芯片也好,核能也罷,追根究底都是人類造出來的機器,沒有靈性更別提生命力,只能算是一個東西一個物品,而一片樹葉是有生命的,它來自樹木,樹的根埋與地下,樹的枝葉伸向天空,古時候樹是被當做神靈供奉的,樹驚人的生殖力和頑強的生命力正如《韓非子,說林上》所說:“橫樹之即生,倒樹之即生,折而樹之又生”,有生命使樹葉和冷冰冰的機器分開。
樹葉也好,米也好,不論科技發展到什么地步,起碼目前還無法造出帶生命的東西,細胞與細胞之間密切的聯系維持著樹葉的生機,每一個細胞每一個組織都有它本身存在的意義,它們配合默契缺一不可,以我們目前的科技知識水平來說,在大自然面前只能說是懂得了一點皮毛,更別提想制造帶生命東西。
人類才誕生幾百萬年,而地球卻是很早就存在了,大自然更是早與人類之前改造著地球,當擁有適合我們生存的環境時,人類才開始出現,人類享受著大自然賦予的一切才得以生存,對大自然來說,人類,還嫩的很呢!
如果有一天,人類真的可以制造出帶生命的東西時,那么才可以說是真正的讀懂了大自然,在沒有讀懂之前,愛護自然,就是愛護我們人類自己。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