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鋼琴陪練APP, 足不出戶在線陪練的體驗終于來了

鎂客 7年前 (2018-05-28)

鋼琴作為樂器之王,是典雅和高貴的象征,也因為彈鋼琴能提高個人修養與綜合素質,鍛煉孩子的耐力與意志力,目前越來越受到家長們的喜愛和追...

鋼琴作為“樂器之王”,是典雅和高貴的象征,也因為彈鋼琴能提高個人修養與綜合素質,鍛煉孩子的耐力與意志力,目前越來越受到家長們的喜愛和追捧。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更好地學鋼琴,不僅投入大量的資金,而且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在鋼琴陪練上,然而陪練路上仍然是一波三折......

層出不窮的練琴困惑

前些天參加8歲女兒豆豆的家長會, 跟很多家長聊起了孩子學音樂的苦惱,才發現原來大家的困惑都一樣。而選擇學鋼琴的孩子,家長更是操心,不但要堅持帶孩子去上課,更要在家日復一日地陪練,辛苦陪練的背后往往是大人喊累孩子喊煩的局面。“工作日加班晚歸沒時間,雙休日有點空了,孩子就鬧情緒想出去玩。”不少家長深有體會,剛開始還興趣高漲的孩子,沒過幾天,沒有人好好督促陪練的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毛病就出來了,不是哭鬧不練,就是胡亂彈點舊曲子應付??墒?,每次把孩子送到琴行,孩子在路上來回折騰導致練琴熱情與效率都不高,每次請老師上門陪練,花錢不說,太嚴厲的陪練老師往往導致孩子更加不愿意練了......

那么在練琴這條路上,有沒有既不浪費時間,又能讓孩子保持學習的熱情與興趣,還不用家長親自上陣的陪練方式呢? 印象深刻的是樂樂媽媽的這一番話:“樂樂是6歲開始學鋼琴的,到現在練琴已經3年了,你們說的這些問題我都遇到過,后來嘗試線上鋼琴陪練后,這些問題就都解決了”。

遇上練琴更高效的熊貓鋼琴陪練

深聊下去才知道,原來是使用了一款名叫“熊貓鋼琴陪練”的APP,由國際鋼琴家郎朗、李開復、徐小平和美國紅杉千萬美元投資打造,隸屬于The ONE音樂教育集團旗下,專門做線上鋼琴陪練的軟件,目的就是為了讓鋼琴練習更科學、更高效,也更有趣。

熊貓鋼琴陪練APP, 足不出戶在線陪練的體驗終于來了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我下載并注冊了熊貓鋼琴陪練APP,給女兒預約上了一節免費體驗課后, 就果斷推掉之前離家比較遠的培訓機構,立刻加入了熊貓鋼琴陪練的隊伍中。果然熊貓鋼琴帶來的驚喜超出預期,如果能早點替女兒選擇它,不知道會少走多少彎路,節省多少時間。

熊貓鋼琴陪練APP, 足不出戶在線陪練的體驗終于來了

一、首次測評課,專業測評師在線對孩子練琴能力及狀態全方位體檢,發現關鍵問題,擺正孩子的練琴方向。

這一測評才發現之前在家陪練的方法很多都是錯誤的,由于我的不專業,沒有及時糾正豆豆的手法錯誤,導致豆豆養成了很多壞習慣且難以糾正?,F在熊貓鋼琴陪練APP提供的專業老師1V1的視頻陪練,不僅豆豆能看見老師的示范演奏,老師也能根據視頻中豆豆的練習手法,及時指出練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我也從低效的陪練中抽身出來,將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熊貓鋼琴陪練APP, 足不出戶在線陪練的體驗終于來了

二、日常陪練有課后總結和老師點評:陪練課后會有專業老師點評,重視數據記錄,讓家長清晰了解孩子的學習進程和問題。

經過幾次在線課程后,我發現豆豆的練琴熱情又回到了剛剛接觸鋼琴的狀態,以前上課還要連哄帶騙,現在每次快到上課點還很積極的提醒我做準備。上完課還興奮的告訴我老師又表揚她了,說她進步很大。這樣一來,不用路上來回折騰的豆豆練琴勁頭更足了,開始享受練習的過程。

三、陪練1個月會有成長報告:鋼琴練習階段性成長報告,記錄練琴過程。孩子進步看得見。

每月熊貓鋼琴陪練的老師會發來豆豆的成長報告,學習成果一目了然。有任何陪練的疑問或困惑,老師都會在線耐心的解答或給出建議。今年母親節的時候,豆豆還深情的為我演奏了一曲《世上只有媽媽好》,看著坐在鋼琴面前優雅彈琴的豆豆,真心覺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同時,也感謝熊貓鋼琴APP,帶給豆豆這么有愛的陪練體驗。

熊貓鋼琴陪練APP, 足不出戶在線陪練的體驗終于來了

如今,在線教育已成趨勢,智能教學產品也層出不窮?;ヂ摼W上,有提供海量鋼琴譜的APP,有主打鋼琴練習曲伴奏的音樂播放器,有囊括大師演奏教學視頻的在線網站, 還有各種功能繁多的智能鋼琴,似乎每一種模式都能教人彈琴,替代在線真人陪練。

但選擇像熊貓鋼琴陪練APP這樣主打鋼琴在線陪練的先進教育模式,就是選擇了一條溫情高效陪練之路。不用老師上門,就可以通過高清在線的方式,給孩子提供專業的指導及耐心的陪練。這種先進的教育模式,不僅讓我們的孩子能夠在較為適中的價格上,享受到高質量、實時直播的在線一對一的專業鋼琴陪練指導,更能讓家長們在孩子的練琴問題上節省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熊貓鋼琴陪練,一個專門做線上鋼琴陪練的App ,讓孩子練琴更高效,媽媽更放心。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