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云鏈與國家公共信用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
徐曉波巡視員對云鏈平臺在商業信用建設上做出的創新與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并表示,中企云鏈利用獨創的“N+N+N”供應鏈金融商業模式
2018年5月18日,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與中企云鏈在北京簽署《關于加強信用信息共享的合作備忘錄》(以下簡稱“備忘錄”),國家發改委財政金融司巡視員徐曉波、財政金融司金融處處長門立群、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處長汪育明,中企云鏈董事長劉江、高級副總裁宋文東、高級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劉長波等出席簽約儀式。
根據備忘錄要求,為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國發〔2014〕21號)、《國務院關于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33號文)等文件精神,推動各類信用信息共享共用,加快聯合獎懲措施在中企云鏈產品相關的產業鏈領域落地應用,有效激勵守信行為,嚴厲懲戒失信行為,擴大聯合獎懲應用效果。根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求,依托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主辦的“信用中國”網站,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與中企云鏈就相關合作意向達成共識。
簽約儀式前,雙方進行了座談探討。中企云鏈董事長劉江表示,企業的信用體系建設在如今這個時代丞需完善,企業與銀行間有征信關系,企業與企業間也同樣可以用信用互鏈互通,中企云鏈依靠互聯網的免費、共享思維,動員大企業用其在銀行優質的閑置授信,為其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供應商在云鏈平臺上獲得信用,而這種信用在云鏈平臺上可以流轉、拆分、融資、追蹤,既降低了產業鏈上的資金占用,又解決了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資信差、底子薄,無法獲得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問題。
本次與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的合作,非常有助于云鏈平臺幫助上線的企業按信用去履約,讓信用的社會價值體現的更加清晰。當產業鏈上積累了足夠體量的信用數據時,企業之間的違約成本也隨之提高,而交易風險將大大降低,這將使得企業會越來越重視信用的重要性。
徐曉波巡視員對云鏈平臺在商業信用建設上做出的創新與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并表示,中企云鏈利用獨創的“N+N+N”供應鏈金融商業模式,將企業信用的價值充分激發,使產業鏈上的信用支付工具變成實效數據資源,并成為企業講誠信、守規則的工具,促使企業之間相互監督、互助共進,進而營造產業供應鏈整體發展的正向循環和良性生態。云鏈平臺從大企業應付賬款端入手,確權中小企業應收賬款,創造信用載體將優質企業信用通過信息化服務平臺轉化為電子化、標準化、可交易、可配置支付工具,盤活了大企業閑置的優質信用資源,并使其快速流轉至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不僅降低了大企業的財務成本,并有效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同時通過供應鏈實現了大企業、中小企業的優勢互補。云鏈科技是金融科技在產業互聯網領域的積極創新,是信用建設在產業供應鏈領域的應用探索,有助于為信用建設在各領域的實踐提供良好示范。雙方還深度探討了云鏈平臺的法律合規性、金融風險防控問題以及企業信息安全性保障等問題。
國家發改委財政金融司信用處副處長嚴暢,中企云鏈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柏曉琳,戰略客戶部總經理閆勇,運營管理及機構發展部總經理白樺等主要人員參加會議。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