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檢驗檢測創新聯合體主席張曉剛受聘為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
2015年5月,國務院正式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規劃,并于當年6月份成立了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
2015年5月,國務院正式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規劃,并于當年6月份成立了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在領導小組的統籌部署下,成立了“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該委員會承擔對制造業發展的前瞻性、戰略性重大問題的研究和對制造業重大決策提供咨詢評估等工作。
時值《中國制造2025》實施三周年,5月11日,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質量品牌發展分組成立大會暨論壇在上海成功召開!中國工程院院長、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周濟,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羅文,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沙南生,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質量品牌發展分組副組長林忠欽,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質量品牌發展分組副組長張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原主席、中國檢驗檢測創新聯合體主席張曉剛等領導出席本次活動。
會上,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原主席、中國檢驗檢測創新聯合體主席張曉剛受聘為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并發表主題演講。
主題演講中,張主席首先詳細介紹了國際標準化的發展,提出國力之爭、市場之爭、企業之爭、技術之爭最終都歸結于標準之爭。因此標準制定在國際經濟、科技、軍事、文化貿易等領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標準制定中,國際標準化組織發揮著重要作用,并以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為例。從ISO的組織、成員、全球體系、制定的標準、標準的分類以及遇到的機遇與挑戰等方面做了詳細介紹。
隨后張主席強調,我國國際標準化近年來進步顯著,出現了一批國際標準化優秀企業,以海爾為例,概述了企業成立集團“標準部”和“標準化委員會”,專職標準人員29人,標準化專家100余人等一系列重視標準化動作,取得的重大成績。
張主席感言,雖然我國國際標準化近年來進步顯著,但未來任重道遠。國際標準化已成為全球經濟和科技競爭的制高點,但中國在國際標準競爭格局中總體仍然處于弱勢,提出要增強我國在國際標準中的話語權,加強標準化人才建設,我國企業和政府應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助推中國制造“走出去”和創新國家治理模式。
“一個標準,一次認證,全球認可”,是中國檢驗檢測創新聯合體開展標準和檢驗檢測國際互認的重要目標。在標準和檢測認證方面,中國檢驗檢測創新聯合體將承擔更多的責任,一方面,推動相關單位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加大自主知識產權標準體系海外推廣。另一方面,協助有關部門,積極參與多邊機制下的產品標準檢測認證的國際互認溝通協調工作,提升我國在國際檢測認證領域的話語權,讓中國產品標準與世界先進標準直接對話。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