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幫警察抓住2000名逃犯的AI公司,酷斃了!

韓平 7年前 (2018-05-16)

如果人工智能幫助我們完成海量數據的準確排查,還能把有效數據按照邏輯進行梳理,那將節省多少人力和精力!

1年幫警察抓住2000名逃犯的AI公司,酷斃了!

一秒鐘找到,準確率95.2%

以前我們常說,人比人,氣死人。但這年頭,這句話應該改成:機器幫人,氣死逃犯。

就拿警察抓人來舉例子吧,眾多警力主動式排查,也許一年都抓不到某個在逃犯。

但將警察換成機器,2天就抓到7個全國在逃, 1年抓住了2000人,其中不乏一些抹去所有痕跡、潛逃多年的通緝犯。

這相當于節約了上萬名警力,而且還是火眼金睛,你說是不是氣死逃犯?

1年幫警察抓住2000名逃犯的AI公司,酷斃了!

這個機器就是人工智能(AI),有了它的幫助,貴陽市2017年成為全國第一家“兩搶”“命案”和“八類案件”破案率均達到90%以上的省會城市,“兩搶”發案降至日均1.12起以下,命案發案降至50起,均為歷史最低值,使得貴陽市民安全感指數達到98.43%,創歷史新高。市長更是直接公開喊話:

只要你敢作案,我們就能在非常短的時間抓到你

碰巧,創哥身邊就有這家能氣死罪犯的技術公司——深醒科技,幫貴陽市提升安防的那家,就決定幫大家去探一探,傳說中的酷公司到底長啥樣?

一到地方創哥傻眼了,公司坐落在中關村一座普通的小樓里,采訪的會議室簡潔方正,創始人盧臻衣著低調,只有眼神里透著幾分神童或者叫極客的神采,這個畜著胡子的大男孩帶著一身的江湖豪氣,倒像是個下一秒就要出手擒人的俠客。

1年幫警察抓住2000名逃犯的AI公司,酷斃了!

但他一開口,創哥就知道來對了。

他的第一句話是:“坐著說沒用,走,我帶你去體驗一把。”

1年幫警察抓住2000名逃犯的AI公司,酷斃了!

年少成名,手握7家公司,

卻因一盤棋殺回互聯網創業

盧臻上大學時就確認了自己的志向:一定要在IT行業,創業成功。

因為大學學的是工業管理工程,出了名的難找工作,于是他選擇自己當老板。

而他第一次創業,合作的對象就來頭不小——中國大陸最大的家電零售連鎖企業,國美。

他拿到人生中第一份天使投資——100萬。

當時國美經常在《北京晚報》刊登中縫報價廣告,被譽為“中縫大王”。盧臻也不知道自己膽子怎么這么大,騎著自行車去找黃光裕,劈頭就問:“你懂互聯網嗎?”把黃問懵了。

1年幫警察抓住2000名逃犯的AI公司,酷斃了!

隨后他掏出厚厚一疊商業計劃書,說你不懂互聯網我懂,我可以幫你在網上賣電子產品,于是輕松拿下合作。

但誰知正好趕上1999年第一次互聯網泡沫破滅,沒賺到什么錢,業務也隨之關停。遭遇了這次打擊,盧臻決定先把書念完,回實體行業老老實實從底層做起,積累好資本再回IT行業圓夢。

規劃好了路線,盧臻爭取到了一個去德國留學的機會,到了那,他通過代理飛機零件和化工技術產品,賺得了第一桶金。

實體行業雖然辛苦,但一步一個坑,穩扎穩打,盧臻倒也是做的風生水起。他用賺來的錢創辦了明日宇航,后來跟A股上市公司新研股份合并,10年間銷售額從2000萬干到15億,現在已經是中國最大的飛機零件制造商。

1年幫警察抓住2000名逃犯的AI公司,酷斃了!

等做企業上市交割完畢,他決定轉行去做投資人。而這一切,在2016年3月9日被打破,谷歌的AlphaGO戰勝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連贏三局。

當年IBM 超級計算機深藍下贏棋王卡斯帕羅夫的時候,知乎上某個高票答案是這么說的:電腦和人下棋,中國象棋最容易贏,國際象棋互有勝負,只有圍棋,電腦贏不了。

1年幫警察抓住2000名逃犯的AI公司,酷斃了!

盧臻敏銳地注意到,人工智能要來了,他關注已久的時機到了,現在是回歸 IT 行業再次證明自己的時候了。

于是,39歲的盧臻,殺回來了。

結緣中國人工智能高手,

靠照片就能抓毒販?刺激!

幾個月后,通過朋友介紹,他認識了專攻人臉識別技術、在AI領域一耕就是幾十年的專家——袁培江博士。

兩人第一次見面是在2016年6月,袁博士編寫的一個僅二十多兆的小程序,要在新疆昌吉州的公安局進行試驗。緝毒大隊隊長將信將疑,拿出五百多張毒販的照片給工作人員入庫。

1年幫警察抓住2000名逃犯的AI公司,酷斃了!

盧臻說抓到賊告訴我一聲,便坐車去趕飛機。結果走到一半,微信響了,他足足盯著屏幕好幾分鐘,震驚地說不出話來,立馬要求掉頭,飛機也不坐了。

原來照片剛入庫完,機器立馬就發出警報,依據警示警察在大街上逮到一個毒販,身上藏著3克海洛因。

而當時袁博士的公司遭遇了運營困境,卡上只剩下1000塊,連工資都快發不出來。盧臻拍拍他的肩膀:“你有這么好的技術,我補上資金,你們穿上鋼盔去打壞蛋就完事了。”

1年幫警察抓住2000名逃犯的AI公司,酷斃了!

▲ 科技創業家盧臻(左)與 AI 高手袁培江結緣

隨之,公司名字也被改成了一個很有畫面感的名字:深醒。深度學習,讓攝像頭覺醒,使壞人無處可逃。

團隊有了,在和警方合作的時候卻碰上了難題。要知道,公安的信任是很難建立的,早在北京奧運時,警方就曾考慮在閘機使用人臉識別技術,但那時的算法還不夠先進,通過率不達標,“85%=0”,只能放棄。

這兩年涌現的新技術特別多,公安使用的系統也是魚目混珠,有的系統不斷收到報警的提示音,到現場一看,卻發現抓錯了人,氣的警察一剪子剪斷了電線,受傷很深。

對此深醒只用了一招:用破案能力說話。效果是對質疑最好的回擊。

盧臻記得,一次一位警官拿著30年前的黑白合影來找深醒,要求從全省3500萬人中把這27個人找出來,結果全部命中。當熟悉的名字一個個跳出來,警官發現,很多同學現在的樣子,他都快認不出了。

1年幫警察抓住2000名逃犯的AI公司,酷斃了!

警察平常使用的卡口、檢驗身份證等方式,是有其局限的,抓捕難度通常都會比較大。

安防是事關每一個人安全的戰場,而人臉識別技術正在改變著戰場規則,成了安防行業電燈取代蠟燭的超級革新。

每秒比對30億次,2秒比對全球人臉,

天下無賊?

此后數月,深醒的系統在實戰中連連獲勝:

比如BBC記者蘇德沃斯,本是為采訪“天網”而來,卻主動挑釁要扮演逃犯,測試系統成效,結果僅僅7分鐘就被抓住。

1年幫警察抓住2000名逃犯的AI公司,酷斃了!

比如新疆某地,一名9歲小女孩在近10萬人流出入的某著名商超里走丟,而這位媽媽的手機里只能找到女童幼時的側臉照。結果半小時不到,家人團圓。

科普一下,孩童的人臉識別比成人難得多:孩子五官小,骨骼特點少,臉比較平,如果不做專門的實驗,僅靠成人的數據容易誤報。

1年幫警察抓住2000名逃犯的AI公司,酷斃了!

比如一個背著多樁刑事案件的通緝犯,因為冒用同胞哥哥的身份證,一路大搖大擺完全不避諱沿路安檢。然而他的臉和人臉識別的黑名單數據庫依然一致,最終落入法網。

此外,深醒還歸納出毒犯分布的規律,比如在一棟樓里,如果有吸毒人員頻繁進出,那可能就有制毒、販毒的窩點,這種針對性的打擊屢試不爽。

現在,盧臻每天最喜歡做的事,就是看微信群,查收全國抓捕成功的消息。“今天上午8:55剛抓住一個,四次連環強奸犯。”盧臻托著手機說,像這樣的群,他一共有20個。

“每天看這個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創哥問,他無意居功,但也確實自豪,“每多一個新案例,街上的壞人就少一個”。

每秒比對30億次、實戰環境下識別準確率在90%以上、可識別各種模糊人像……憑借這些技術特點,深醒征服并服務了20多個城市的公安機關。

這還不算啥,深醒與警方協商,將原來的巡控模式變成監控實時報警,然后布控抓捕的模式,隨著流程的優化,出警從15分鐘縮到2分鐘,抓捕的時間紀錄也在一次次刷新。

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17年計算機視覺行業研究報告》,憑借安防領域的爆發性增長,預期2020年市場將增長至725億元。

而市場越大,責任越大,深醒科技身上的擔子只會越來越重。

音符動態簡約分割線

采訪到最后,創哥突然懂了,為什么最初參觀這家公司時,會有點小落差。

我是帶著它很酷的預判來的,但卻忘了,酷不等于花哨。

所有偉大的科技產品,應用普及才是最好的結果。

AI有很多泡沫,也有不少炒作,盧臻卻說,深醒不愿意花錢在宣傳上。“我掙10塊錢花3塊錢在宣傳上,利潤就變7塊了。一分一分掙出來的錢,我不舍得花在別的地方。”

以至于有一次,網上出現了深醒融資造假的黑稿,盧臻不管不顧,就將搜索詞掛在那。這樣的身正不怕影子斜,真是簡單粗暴。

經營一家為大家安全操心的公司,壓力可想而知,盧臻每天就像是駕駛著泰坦尼克號,不知道下一秒碰上的是冰山還是浪頭??岬谋澈笫菬o數次的技術研發和修改調整:如果不埋頭做產品,再熱鬧的吆喝也長久不了,用戶看穿以后就會離你而去。如果不熱愛,注定無法忍受玩命打磨的痛苦,自然也做不出讓人放心的產品。

熱鬧是他們的,盧臻眼里什么也沒有。

創哥最后問道,如果回到最初創業的那天,你會對自己說什么?

他脫口而出:“別猶豫,就按照你想的干,一點也不會后悔的。”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