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一帶一路”全國大型網絡主題活動——西安國際港務區
建設東部大軸線 開拓國際大通道 西安國際港務區在西安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按照“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ldq...
建設東部大軸線 開拓國際大通道
西安國際港務區在西安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按照“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五通”目標,在“聚焦三六九 振興大西安”目標指引下,以“建設東部大軸線 開拓國際大通道”為己任,以積極構建對外開放大通道為主線,以建好自貿區與千億級商貿物流產業集群為動力,全力推進“新港口、新產業、新中心、新鄉村”建設,經濟社會呈現出“高增長、大跨越”的喜人發展態勢。
今年,西安又開行了西安至白俄羅斯、西安至俄羅斯、西安至伊朗(阿富汗)2條線路,中亞、中歐班列運營線路已達8條。2018年,西安國際港務區圍繞中歐、中亞班列開行1000列的“小目標”,借鑒PPP模式,確定了“全面對接市場,一企一線”的運營思路,讓有實力的物流企業以承包運行線路的方式共同參與班列運營。目前,招商局集團、大陸橋公司、陸港多式聯運公司等與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在班列運營方面展開深入合作,全力促進班列加密開行,共同打造全新的物流樞紐節點。同時,西安港繼續以開放平臺的姿態廣納合作伙伴,不斷拓展更多的貨源與線路作為后期班列發展的補充。持續加密西安—青島等國內主要港口的內貿班列開行頻次,引流上線,構建“一帶一路”國際物流大通道,形成區域集散物流與供應鏈一體化服務體系。
中亞班列、中歐班列開行,為踐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構建了連接中亞、輻射歐洲腹地的黃金物流、大通道,為中國商品出口歐洲、歐洲產品進入中國開辟一條安全、高效、便捷的國際進出口貿易大通道。截止至3月25日,中亞班列、中歐班列“長安號”2018年開行168列(有望在4月上旬超過去年全年開行194列的目標),運送貨物總重17.9萬噸。其中中亞方向去程開行73列、回程開行17列,中歐方向去程開行32列、回程開行46列。
2017年5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包括西安港成為汽車整車進口口岸,這被廣泛視為“陜西、西安外向型經濟發展再添動力引擎”的區域經濟發展利好。西安汽車整車進口口岸位于西安綜合保稅區口岸作業區,總占地40余畝,劃分為堆場及作業場站、進口汽車整車檢驗區、進口汽車監管庫等設施設備,初定年查驗放行規劃為10000輛。值得一提的是,西安港整車進口口岸從正式啟動建設到獲得資質、手續批復等“一切全搞定”,只用了短短36天,不僅跑出了大西安追趕超越的“加速度步伐”,更刷新了全國同類口岸的速度之最。首批沃爾沃牌轎車和SUV已在比利時根特市陸續裝車“長安號”中歐班列,計劃于2018年5月7日發車開往西安港汽車整車進口口岸。
中歐、中亞班列漸行漸好,已經成為陜西、西安對外開放的標志性符號,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新使者和“陜西名片”,象征著日益開放的陜西西安已邁入了開放的新時代。
跨國愛情搭建起的“絲路傳奇”
元朝輝,內蒙古的創業小伙;阿妮塔,哈薩克的美麗姑娘,通過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在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西安相知相戀,共同搭建起來的一段“絲路傳奇”——中哈兩國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2015年,元朝輝應阿妮塔在哈薩克斯坦的朋友的請求,經常替他們郵購一些中國商品,隨著顧客增加夫妻倆便在社交網站上建立了一個代購點,外國顧客可以在網站上提交購買需求。由于需求量日益增大,夫妻倆又在哈薩克斯坦建立了兩個小型的中國商品展示店。就這樣,兩人首次嘗到了跨境電商的“甜頭”?!?/p>
隨著國際港務區中歐班列“長安號”的開通,為企業“走出去”增加了一條便捷化通道。再加上政府為創業者提供的多方位扶持優惠政策,在種種利好因素作用下,2015年1月,元朝輝正式在國際港務區注冊成立了西安絲綢之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由于客戶的增多,2016年年底,元朝輝在阿拉木圖最大的批發市場建設了一個面積3萬多平方米的集產品展示、倉儲為一體的“絲路城電商賣場”,并且增加了倉儲、包裝、投遞的配套服務,以此帶動陜貨“走出去”。目前元朝輝已經在俄羅斯的莫斯科、葉卡捷琳堡和新西伯利亞設立了3個‘絲路城’海外倉分倉,2017年公司跨境電商貿易額突破900萬美元,比2016年增長了20多倍。
下一步,元朝輝將在國際港務區內打造“西安港·絲路城”文化貿易交流中心,集聚絲路沿線國家和國內的產品、項目,通過對外培訓班以及其他形式的交流活動,為外國企業走進來以及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從貿易、物流、咨詢等為一體的全方位的服務,構建一個孵化國外項目、企業的平臺,努力將西安港·絲路城’文化貿易交流中心打造成具有西安特色的‘淘寶村’。”
借力一帶一路,推進中哈農業合作
西安的老字號糧油企業愛菊糧油工業集團,緊抓“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發展機遇,充分依托西安國際港務區的港口功能和中亞班列“長安號”開放通道,積極走出去,與哈薩克斯坦開展產能合作,將產區和消費區對接起來,實現了互利共贏。從2016年下半年到現在,通過‘長安號’愛菊集團運回了10000多噸哈國面粉和6000多噸哈國油脂。這些純天然、無污染、非轉基因的優質面粉和食用油一投放市場,深受市民歡迎。目前,愛菊集團已與哈薩克斯坦政府簽訂了150萬畝的原料種植戰略合作協議,并在哈薩克斯坦北哈州建設了農產品加工園,一期年加工30萬噸的油脂廠已于2016年12月投產運行。通過園區的建設,中國企業得到了穩定且量大質優的原料產地,哈薩克斯坦擴大了農作物種植面積,得到了糧油原料加工新技術,也改變了單一谷物出口的格局?,F在,能搭上中亞班列“長安號”,成為許多企業有意落戶西安的重要因素。中糧集團、益海嘉里集團等企業均計劃通過“長安號”運輸通道從哈薩克斯坦等國進口糧油產品,將西安打造成糧油集散中心,輻射全國糧油加工貿易企業。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