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AI+電商:極鏈科技Video++的新格局
直播行業經過了一輪行業洗牌之后,虎牙、斗魚、映客、YY、陌陌、戰旗、全民直播等平臺突出重圍,分得一杯羹食
直播行業的風生水起,猶如一聲驚雷,重塑了文娛產業內容格局。2017年網絡直播行業整體營收達到304.5億元,比2016年的218.5億元增長39%。經過了一輪行業洗牌之后,虎牙、斗魚、映客、YY、陌陌、戰旗、全民直播等平臺突出重圍,分得一杯羹食。據艾瑞預測,2018年,網絡直播行業營收還會持續保持高速增長。
顏值即正義的直播,成就了高流量入口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網紅基本上成了直播的代名詞。以唱歌、跳舞、聊天+打賞為主要模式的“顏值”直播催生了最早的一批網紅經濟。而今,直播行業已經從眼球經濟轉向行業垂直發展,網紅直播的“打賞”營收已經開始進入疲軟期,直播行業亟待挖掘更新的商業模式。
(圖:斗魚& 熊貓 直播入口)
盡管如此,直播行業的商業潛力還是不容小覷,2017年,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到4.22億,年增長率達到22.6%。所謂“流量即入口、流量即金錢”,盡管“打賞”模式幾經觸摸天花板,但伴隨直播行業的巨大流量和廣告市場視頻化的趨勢,因而并沒有影響網絡直播成為廣告主的優選地。
而網絡直播最佳流量變現的方式之一,是直播+電商。一方面,網絡直播為廣告主提供了流量平臺,用于解決商業變現問題,另一方面,廣告主也能借由直播的互動特點進行商品宣傳,從而達到轉化目的。
一對多的實時互動,比商品詳情頁好用
針對直播電商的操作,淘寶、京東已經率先入局。張大奕的淘寶直播帶動的收益不僅僅是2017雙十一當天1.7億的銷售額而已,她微博粉絲近600萬,淘寶粉絲店鋪近800萬,幾乎是締造了直播電商的銷售神話。
(圖:張大奕的淘寶直播)
直播電商之所以可以脫穎而出,必然具備了一些特性與優點。對于傳統的電商而言,最大的缺陷就是沒有一個“勸”你的人,只通過商品詳情瀏覽得到的購物決策還是相對理性的,這就是為什么實體店永遠有真人導購存在的理由;另外一個缺陷是,傳統電商往往不能給予用戶足夠的安全感,不能預測實物的效果,不小心就上演“買家秀”的悲劇。直播電商卻不一樣,商品實物會實實在在出現在畫面中,主播甚至把商品的詳情、優缺點、使用效果都基于視頻化的媒介展現出來,不僅在對話中實時互動,完成商品“導購”,還能保證所見即所得,避免“照騙”,這些特性和優點,都是傳統電商或者電視購物都無法同時滿足的。在直播的環境下,哪怕是主播手上拿著的一些“小物件”,也很容易贏得用戶的歡迎。
智能技術成為撬動直播電商紅利的杠桿
網絡廣告在2017年的關鍵詞是“智能化”與“原生化”,在直播間的延伸也是如此。技術的不斷提升能夠為直播電商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包括人工智能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等技術的進步都將進一步撬動直播電商紅利。
人工智能視頻識別技術——為視頻化的直播內容提供優化性建議:在商品推薦上,人工智能視頻識別技術將有利于建立對應商品的聯系,便于觸發用戶關注;在原生植入上配合直播內容露出、商品的場景嵌入等;不僅如此,未來直播內容的場景切換、內容監測等都將得到人工智能視頻識別技術的助力。據悉,包括斗魚、熊貓、虎牙、全民直播、龍珠、戰旗、一直播、梨視頻等多家直播平臺均與Video++保持深度合作,利用Video++的人工智能視頻識別技術推進平臺直播電商的搭建與實施。
(圖:Video++ & 全民直播 情人節直播電商案例)
語音識別技術——將帶來內容電商深層次的互動,初步的輔助包括做到語音互動搜索,在關鍵字上捕捉潛在消費意圖,反饋結果等;深層次技術支持可以對主播的口播進行內容理解,從而展示相應廣告信息等。
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能直擊線上購物的痛點,在還原購物場景、提升現實體驗上帶來突破,包括重現購物場景、實現虛擬體驗,包括虛擬試衣、虛擬選車等,讓用戶在屏幕外也同樣身臨其境。沃爾瑪的創新孵化團隊負責人就曾說,“VR 和AR 技術會將零售帶入「環境購物」時代,讓消費者體驗到前所未有的沉浸式購物體驗。”
未來的網絡直播還有很多玩法,但直播電商必定占有一席之地。為此,直播電商也在積極探索商業模式與技術創新等,將流量與變現打通,以期帶來直播行業的再爆發。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