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80年下海、90年炒股、00年炒房、10年炒比特幣,那么現在該干些什么?
近段時間最火熱的話題中,必有核心技術一席之地。與此同時,炒房或者房地產是被詬病較多的行業之一。
近段時間最火熱的話題中,必有“核心技術”一席之地。與此同時,“炒房”或者“房地產”是被詬病較多的行業之一。同時,外賣等行業投資過熱也受到了一些指責。衣食住行乃生存的基本需求,房地產解決“住”的問題,外賣改善“食”的供應。本身都是很好的行業。為什么會被詬病呢?關鍵在于“炒”字,或者說“投資過熱”。為什么會去炒呢?為什么投資過熱呢?就是大家都在找類似于80年下海,00年炒房的機會。想要成為“風口上的豬”!相比于努力學習飛行,被風口吹起來,輕輕松松就能飛,是多么輕松愜意的事情??!
然而,正如一個國家的經濟不能建立在“炒作”和“投機”的基礎上。一個人想要通過投機取巧獲得成功也是非常危險的。因此,現在該做什么呢?就像我們從國家層面出發得出的結論一樣,需要提高核心競爭力。國家可能要做的突破核心技術,作為個人,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提高個人的核心競爭力。
在過去幾十年,很多人享受了時代帶來的大量機遇發達了。但是,同時,很多人風光一時卻又馬上落魄了。舉個例子,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的富豪榜榜首一年一換,而且上榜人士很快就出事。典型的比如黃光裕先生,曾蟬聯首富,卻身陷囹圄。很少有人可以長期坐穩首富的位置。相比而言,香港地區,或者歐美發達地區,富豪榜相對中國大陸地區就會穩定很多。
在一個不夠成熟的市場,一個爆炸式增長的地區,會出現大量的機會,會有大量投機人士會獲得短暫的成功。但是,這種成功是不可持久的。一個炒房客,前兩年可能風光無限。等房價疲軟或者出現下滑的時候,就會舉手無措。至于炒股的朋友,一夜暴富,快速破產的也不少見。隨著經濟發展到了一定階段,整個市場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規范,企業和個人的競爭力越來越重要,贏者通吃會成為一種常態。能力會成為決定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最重要因素,投機取巧的成功會越來越難以出現。
因此,這個時候,想要獲得成功,必須要轉變思路。要從根本提高自己,改善自己的競爭力。智能機時代給了中國廠商巨大的機會,但是,時至今日,“中華酷聯”只剩華為,反而是小米等廠商成了后起之秀。最后的贏家一定是把事情做好的人,不是做得最早的人。做得早帶來的優勢,必須要轉變為把事情做好的能力,才有可能笑到最后。
80年下海的人,能到現在還風光的人,一定是最會做生意的人。大多數人都曇花一現,回歸平淡。90年炒股的人,到現在依然還能在股市掙錢的,必然是那些精通股市的人,而大多數人可能虧得血本無歸了。一個善于經商的人在00年去創業,一定會比不善于經商的人從80年開始創業更成功。馬云先生的阿里巴巴成立于1999年,馬化騰的騰訊成立于1998年,雷軍的小米成立于2010年,都沒有因為錯過80年下海大潮而失敗,反而比其絕大多數公司更成功。
所以,現在應該做的事不是去尋找下一個“風口”,而是讓自己變成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有核心競爭力的人。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