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被需求裹挾著前進!

Lynn 7年前 (2018-05-02)

公眾對區塊鏈向我們描述的沒有欺詐與隱私泄露、安全可信的網絡環境有多期待,區塊鏈的其他應用落地就有多快。

和互聯網一樣的顛覆式創新!彎道超車!機會稍縱即逝,還觀望什么?還不快上車?

區塊鏈,被需求裹挾著前進!

2018年春節以來最熱的話題莫過于區塊鏈,其不僅成為創投行業競相追逐的風口,還引發了普羅大眾的狂熱。不久前網上傳說英國《自然》雜志有一篇文章稱這個世界上有兩種區塊鏈,一種存在于科技天才的頭腦里,一種存在于中國人的微信群里。

區塊鏈一天,互聯網十年

“區塊鏈一天,互聯網十年。”有些人在區塊鏈領域里一天掙的錢,相當于在互聯網時代里十年打拼積累的財富。

資本市場仿佛對區塊鏈格外青睞。昔日膠卷巨頭柯達發布柯達幣,帶動股價盤中漲逾 130%,港股市場上一家賣茶葉的公司將原有名稱改為“區塊鏈集團有限公司”后連續三個交易日上漲。

一大波區塊鏈關聯公司拿到融資,投資機構和大眾不管看不看得懂,只要白皮書寫得夠玄,餅畫得夠大夠好看,瘋狂的投資者們關心的是能不能賺錢,而不是項目可不可行。

不僅是各種區塊鏈創業公司,成立僅一月的區塊鏈媒體也被估值上千萬,甚至有傳言稱某區塊鏈媒體點擊量不到200的一篇軟文要價10萬元。

互聯網技術創新匱乏,人們認為互聯網時代已經結束,創業者和VC機構爆發了集體焦慮。再加上出于種種目的對區塊鏈的吹捧,不僅引來了投資熱潮,還成功地讓大部分人相信屬于“區塊鏈的大時代”正在來臨。

“幣圈”、“鏈圈”,你混哪個圈?

可惜,比大時代到來更早的是隱藏在其背后的陷阱。

據財新網報道,央行相關人士研究了大量的ICO(加密數字貨幣)白皮書,得出的結論是:“90%以上的ICO項目涉嫌非法集資和主觀故意詐騙,真正募集資金用作項目投資的ICO,其實連1%都不到。”

區塊鏈,被需求裹挾著前進!

盡管2017年9月初,央行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全面叫停了中國的代幣融資。但在利益的驅使下,代幣被改頭換面重新包裝后又會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而勇于接盤的投資者照樣層出不窮。

大眾最先了解區塊鏈始于比特幣,但比特幣和各種加密數字貨幣并不就是區塊鏈技術的全部,“幣圈”的圈錢狂歡也并不意味著區塊鏈就是海市蜃樓的代名詞。

忙于發幣的是被稱為“幣圈”的數字貨幣玩家,他們以號稱區塊鏈概念或技術的白皮書忽悠投資者,最終目的是打造各種代幣變現。

對于“幣圈”來說,是不是區塊鏈技術不重要,只要有區塊鏈概念,有包裝得當的白皮書,就能賺到錢。與之相比,仿佛生活在另外一個世界的“鏈圈”則活得相對艱苦。

其實,“幣圈”與“鏈圈”并不是涇渭分明的兩個集團。以區塊鏈技術目前的成熟程度,對于需要發幣的“幣圈”來說,已經足夠滿足他們的需求。但是對于關注區塊鏈在各行各業應用的“鏈圈”來說,區塊鏈技術目前還存在不少技術瓶頸。于是,“幣圈”幣圈有錢賺,看不起“鏈圈”沒有商業模式,而“鏈圈”自視清高,看不起“幣圈”的急功近利,但也有些耐不住寂寞的“鏈圈”人也加入了發幣熱潮。

Gartner研究總監季新蘇認為“幣圈”的發幣潮引發了全球范圍的變現潮,對所有區塊鏈從業者都是很大的挑戰和打擊。他預測隨著比特幣的不斷貶值,幣圈的炒作高潮會逐漸降溫,之后會趨于沉寂。“‘幣圈’不沉寂,‘鏈圈’就不會獲得關注。區塊鏈未來能否存活還要經過大風大浪的考驗。”

甲方還未入場

季新蘇表示,目前能夠看到的區塊鏈應用大部分都處于技術成熟度曲線的初始階段和爬坡階段。這意味著這些技術會更加吸引VC的關注,而對于真正的企業應用則為時尚遠。

Gartner發布的技術成熟度曲線模型(Hype Cycle)描述了一項技術從誕生到成熟的過程。Gartner認為每項技術的發展過程均可分為五個階段:上升期、快速發展期、下降期、爬坡期和穩定應用期。上升期和快速發展期屬于理論研究階段,會涌現很多狂熱的粉絲追捧。下降期基礎理論基本成熟,大家能夠相對冷靜,逐漸了解到新技術帶來的變化其實有限。爬坡期則是深入細致的產業技術研究階段,這個階段也是找尋行業落地機會的最佳時機。在基本產業技術成熟后最終進入穩定應用期。

區塊鏈,被需求裹挾著前進!

對于VC來說,投資就像一場賭博,他們看重的是哪些技術媒體曝光率高,未來會持續火爆。而企業用戶看重的是有沒有清晰的業務場景和業務模式,也就是技術成熟度曲線的穩定應用期。據Gartner統計大部分新興技術根本走不完一個完整的循環就會被遺忘或者替代,因此謹慎的企業用戶需要等技術完成成熟后才會跟進。

“區塊鏈技術肯定代表未來,但是否適合企業的應用場景則又是另外一件事。目前是VC在驅動市場往前走,真正的甲方(企業用戶)入場時機還未到來。說明技術仍然處在快速上升期,而不是一個真正落地的成熟產品,且近期暫時不會有成熟的區塊鏈項目落地。”

他認為區塊鏈技術成熟還要等5~10年,“我們現在看到的技術還離成熟很遠。根據我們看到的案例,目前‘鏈圈’的技術大部分都在原型測試階段,還不足以支撐大規模對公眾的商業應用。”

在應用方面。區塊鏈分為三個層級:私有鏈、聯盟鏈和公有鏈。私有鏈是指其寫入權限僅在一個組織手中,一般是公司或者是組織內部自己使用;聯盟鏈只針對特定某個聯盟的成員和有限的可信第三方;公有鏈則許可所有公眾用戶或者機構通過互聯網使用。

季新蘇表示,區塊鏈的價值是在非可信環境下進行可信的交易和信息傳遞。從這個角度來講,私有鏈和聯盟鏈的環境相對可信,采取成熟的關系型數據庫會比區塊鏈更高效,且更可控。

如在保險公司之間用專線相連進行憑證轉移 ,每家保險公司都有自己的內網和安全體系,用關系型數據庫做消息傳遞效率會更高,且成本更低。真正實現區塊鏈價值的方式,必須經過公有鏈應用的驗證,證明其能力后,再部署到私有鏈和聯盟鏈。因此,區塊鏈商業模式能否走向未來,要看能否在公有鏈上有所創新。

而對于公有鏈來說,聯機交易的并發效率低等核心技術問題還沒有被完全解決。例如目前相對成熟穩定的比特幣,每秒鐘可以進行的并行交易不到10筆。但在中國,即使是一家小銀行每秒鐘的交易數據都不止10筆。

區塊鏈這只螃蟹要不要吃?

作為國內區塊鏈首個政務應用項目——智信禪城IMI(我是我)平臺技術提供方、世紀互聯IMI項目負責人曲明表示,有些區塊鏈技術確實并不成熟,但作為實施者,他們并不關心不成熟的技術運用,而是把目前能用得上的先用起來。

他非??隙?strong>區塊鏈技術保證節點的安全性和算法優勢,這些特性幫助禪城市解決了隱私泄露問題。在禪城,市民只需要在家中上傳身份證、戶口本等相關材料的照片,就可以通過手機客戶端在IMI平臺上申請護照辦理、出生醫學證明等業務辦理。相關部門要訪問相關材料需要給申請市民的手機IMI客戶端上發送申請,得到允許后才可以進行訪問、辦理。

曲明表示未來更加看好物聯網和區塊鏈技術結合,他認為物聯網多節點、多方位、多領域的特點和區塊鏈的優勢結合將爆發巨大潛力。

對此,另一家咨詢公司的區塊鏈業務總監則表示,是否采取區塊鏈技術。要看環境是否可信,如果環境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可信,采取區塊鏈技術就有價值。

另一位區塊鏈方面的專家,IEEE會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家“千人計劃”特聘教授蔡維德對此則表示,現在的區塊鏈市場確實有些亂。但他認為2018年會被稱為是非數字代幣區塊鏈應用的元年,區塊鏈將有很大的發展。

“區塊鏈市場最需要的是教育。因為還有許多人不了解區塊鏈,而且很多人因為數字代幣的瘋狂而研究數字代幣,甚至因此認為數字代幣和公鏈有價值,而聯盟鏈或者沒有代幣的區塊鏈是沒有價值的。其實聯盟區塊鏈的價值遠遠不止于此。在2016年我就研究過,全球銀行有一個項目每年從區塊鏈省下來的錢就超過美國QE(量化寬松)所發的美元。不印鈔票,就可以產生如此多財富!這是驚人的。”蔡維德表示。

挖礦還是賣水?

1848年美國內華達山脈發現金礦不久,眾多淘金者涌進加利福尼亞州,引發了轟轟烈烈的淘金熱。但有誰知道在這股淘金熱中的發財者不是挖金子的人,而是在礦井邊賣水的人。

區塊鏈,被需求裹挾著前進!

急于發幣的幣圈和投資者就像是賣水人,追求利潤本無可厚非??僧斔退硕嗔酥?,還有誰能夠發財?區塊鏈就像一座金礦,本來埋頭研究新技術,找尋應用和新商業模式的“鏈圈”人受到誘惑,紛紛轉去賣水,區塊鏈這座金礦遲遲得不到挖掘就會荒廢。

而如果所有的新技術投資都以變現為導向,則會導致缺乏技術沉淀,基礎研發能力遲遲無法提升。

從某種程度來說,被稱之為誠信網絡基礎設施的區塊鏈火爆也反應出我們對誠信的渴望。舉例來說,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讓家長對待孩子的問題總會帶點焦慮。杭州保姆縱火案、三鹿奶粉、幼兒園虐童這些真實發生的事件又時不時戳著家長們脆弱的神經。兒童食品、玩具的安全;家政、幼師從業人員資格審查等領域是誠信缺失的重災區,人們盼望著能有什么技術從天而降解決這些問題。區塊鏈構造的誠信安全環境才顯得讓人如此心動,可惜目前母嬰、家政區塊鏈的相關消息看到最后總會出現一份白皮書,不知道后面是不是還埋伏著一種代幣。

雖然目前我們看到的鏈圈區塊鏈應用主要集中在聯盟鏈和私有鏈,這意味著企業在區塊鏈領域的布局和卡位,同時經過技術磨礪,這些試水的應用也會為未來區塊鏈大規模應用打下基礎。

2018年4月,數據泄露正在讓Facebook遭遇創立以來的最大危機,同時也引發了我們對自身數據安全的惶恐。Gartner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描述了一個應用區塊鏈技術的更智能、優化、分散的數字廣告業務模式。

你不僅真正擁有自己在社交平臺上的所有數據,還可以控制數據使用的地點和方式,由你本人對這些數據的使用收費——而非Google或Facebook,或任何其它中間人。

當然,大多數廣告商和發布者不會主動參與這種新的商業模式,這就要看公眾的需求是否能夠推動他們前進。

有人說目前區塊鏈技術就像是建筑行業中出現了鋼結構的力學理念,但這距離造出摩天大樓還為時尚早。上車、賺快錢的需求推動了數字代幣的火爆,公眾對區塊鏈向我們描述的沒有欺詐與隱私泄露、安全可信的網絡環境有多期待,區塊鏈的其他應用落地就有多快。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