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在行動:能否用錢“砸”出一個超級節點候選人
EOS超級節點競選啟示: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小孫是個幣圈自媒體小編,在3月份買了30個EOS,彼時價格在35元左右,之后經歷第一波猛跌。但4月初老貓宣布加入超級節點的競選,EOS大漲;幾天后螞蟻礦池也宣布加入EOS超級節點的競爭,EOS幣價再度攀升,截止到21日午時,EOS價格已經飆到了70元。
作為圈內的新韭菜,小孫隨便買買的30個EOS卻讓她賺了將近1000元。這收益來的不僅快而且高,這筆小試牛刀的成功“投資”自然離不開EOS的超級節點競選。
那么超級節點的競選為何會引起幣價波動,會不會突然冒出一個大莊家收割一大波EOS,直接操控節點競選呢?
如此大的利益蛋糕,誰都想從中分一杯羹
在EOS白皮書中明確規定,EOS.IO軟件中區塊將通過21名生產者產生,這21名生產者就是 “超級節點”。被選中的超級節點,將為EOS網路提供算力和寬帶支持,主要任務是收集交易信息將其打包進區塊,并將區塊廣播給其他節點,通過驗證后再將區塊上傳至區塊鏈,然后獲得相應的獎勵。
除了21個當選的超級節點之外,還有100個備用節點作為備用力量。
之前有人曾經算過一筆賬:EOS每出一塊,就會獎勵節點見證人1個EOS,按照目前EOS的出塊速度3s一塊,那一天節點見證人就會得到28800個eos,平均每個節點見證人每天會分到1371個eos,按照當前EOS市價70元來算,一天核算下來,每個節點就可以分得9.5萬元人民幣,一年就有3500多萬。
另外,每年還會將增發的1%的EOS代幣獎勵給節點。假如在當前10億總量基礎上增發1%,每年1000萬個EOS分配給21個節點,每個能夠分到47.6萬個,按照當前市價,一個超級節點一年能夠分到約3300萬元人民幣。
照著目前的漲勢,這些數據可能都只是保守估計,這也是為什么那些莊家紛紛宣布競選EOS的超級節點,如此大的利益蛋糕,誰都想從中分得一杯羹。而競選了這些超級節點,無疑將會使得EOS更為人悉知,對于所謂的生態建設是很大利好。
如果要成為一個超級節點,需要投入的成本有多少?
很多人會把EOS的選舉比作美國大選,比如總統候選人有自己的智囊團,使出渾身解數在各個州拉票。作為超級節點候選人,其“競選”流程雖沒有美國大選的鋪張浪費,但很多事項類似,比如社交媒體的運維、全國各地舉辦線下見面會、在各大垂直媒體做PR露出……
不過,上述支出與超級節點所需要的配置成本相比,只能算鳳毛麟角。
根據EOS公布的硬件門檻,候選節點的服務器至少需要達到下面這樣的配置:亞馬遜 AWSEC 2主機x1.32x large型、128核處理器、2TB內存、2x1920GB SSD、25Gb帶寬。
EOSGO社區也讓節點公布了參與競選節點候選人需要提供的材料,其中就包括6月3號之前的預算支出以及技術方案以及之后的硬件擴容計劃,對于預算支出這塊,有一些節點直接公布了金額。
高度財經盤點了目前已經公布服務器預算的節點,如下圖所示:
在硬件方面,保守估計,一年需要的花費從10萬美元到100萬美元不等,隨著后續DAPP應用生態的擴大,交易量的增長對于網絡帶寬的要求也會水漲船高,參與超級節點競選的歐鏈老狼也表示,“維護節點,一年幾百萬的預算是需要的。”
會有節點拿出100多億參加競選嗎?
那有沒有一種“曲線救國”的拉票方式,比如節點團隊去到二級市場大量購買EOS,將投票的主動權握在手上?
HelloEOS的梓岑在接受高度財經采訪的時候,舉了個例子:我們可以做個對比,BTS現在排名第21位的見證人,得票是5個億,如果說EOS達到和BTS同樣的用戶投票參與度,這個份額到EOS這邊是兩個億,也就是說需要兩億的EOS才能保證自己在前21位。
如果我們按照這個比例去算,一個節點想要完全掌握主動權,以EOS價格70元為例(4月20日午時),節點得投入140億元。
這個數字是什么概念呢?
據美國報紙《政治家》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21世紀以來美國四次總統選舉的花費不斷增加。2008年總花費超過12億美元,而2012年總統選舉的總花費首次突破20億美元,成為美國史上“最貴大選”。
所以從實際出發,EOS超級節點的競選并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前期投入這么多,尤其是在主網為上線前,把如此大的風險壓在一個早期的項目上。
“現在0.1%總量的EOS有 100萬個,就價值5000萬,一個團隊能拿多少錢出來給自己投票呢?”老狼表示。
“平均一個團隊200萬甚至500萬EOS,已經很夸張了,實際上最終決定誰能夠上去的依然是社區。”從高度財經的采訪來看,超級節點候選人基本上都和梓岑是一樣的看法,超級節點的競選,有錢不是萬能的。
最近,Block.one副總裁Thomas Cox更新了EOS.IO 憲法草案條例,其中規定,任何成員或受益權(Beneficial Interest)擁有的代幣不得超過發行代幣總量的10%,本質上也是為了防止大莊家去控制節點競選。
EOS Token總發行量為10億,總量的10%將留給block.one,這1億代幣在整個分配期間按規定是不會在以太坊網絡上進行交易或轉移的,截止到現在,EOS的流通量已經達到了8億左右。
而此前,為了最大化的避免賄選問題的出現,EOS官方設定了新的投票規則:任何一個EOS,都可以投出30票,不過一個節點一個最多能投1票。這樣的設計,讓EOS超級節點投票更加分散化。
所以,如果問一個節點需要多少比例的EOS投票才能成功,這個算法本身就非常復雜,我們采訪的大多數節點候選人都不屑于去計算這個數量,但是保守估計每個節點至少會擁有百萬量級的EOS,如果按照節點參選的時間節點來算,持有的EOS成本大概也要在百萬到千萬的區間。
“我個人覺得關鍵不在于預算多少,而是節點自身的成就、名望,最后能從EOS社群獲得多少支持。”
所以想要成為一個超級節點候選人,金錢的力量非常有限,社區仍然具備最后的決策權限。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