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兩年時間打造“盔甲”,夢語者最吸引人的是什么?

韓平 7年前 (2018-03-22)

“你還在做VR嗎?”從去年開始,虛擬現實圈里人見面時總會彼此問一句。

用兩年時間打造“盔甲”,夢語者最吸引人的是什么?

“你還在做VR嗎?”從去年開始,虛擬現實圈里人見面時總會彼此問一句。答案各不相同,有的人仍在堅持,有的人已經離開。不管選擇如何,心中都五味雜陳。寒冬抑制的不僅僅是整個VR行業的活性,還有資本市場對VR行業的關注。不過,除了“離開、關閉、轉型……”,VR行業偶爾也有好消息傳來,讓我們知道在這個面向未來的領域里依然存在機會,只不過能抓住它的都是時刻做好準備的人。

逆流而上的“夢語者”

用兩年時間打造“盔甲”,夢語者最吸引人的是什么?

 

日前,夢神科技創始人馮博在接受零鏡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夢神科技在去年6月份已經完成了800萬元的Pre-A輪融資,估值為4000萬元。目前A輪融資也正在推進當中,預計將在今年年中完成,屆時夢神科技的核心產品和新商業模式將會全面落地。在整個VR行業轉冷的當下,這樣的消息當然引起了我們的好奇心:夢神科技身上究竟有什么吸引了精明投資者的注意?在過去兩年VR行業浮夸的背后,沉默的“夢語者”打造了什么核心競爭力?

用兩年時間打造“盔甲”,夢語者最吸引人的是什么?

夢神科技,這個名字對于非圈內人來說比較陌生,大家對“夢語者”這個品牌可能更熟悉一些。沒錯,就是那個推出外型酷炫的VR盔甲體驗系統的線下體驗店品牌。在理工男眼中充滿科幻美感的夢語者勢能盔甲和勢能反應艙,就是由夢神科技花費兩年時間打造出來的。

用兩年時間打造“盔甲”,夢語者最吸引人的是什么?

2015年6月,原本從事電影特效行業的馮博帶著原班人馬在潛心研究籌備2年后,成立了重慶夢神科技有限公司。因為他們發現,只有VR技術才能承載他們對未來社會的最終設想:深度沉浸、擁有無數種可能性的多維虛擬世界。在和馮博的交流中,“平行世界”這個詞被多次提起——這是眾多被《黑客帝國》洗腦過的科幻迷對未來生活的終極設想。

用兩年時間打造“盔甲”,夢語者最吸引人的是什么?

只不過,馮博團隊所設想的未來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VR的真正問題出在四個字上——‘使用場景’,VR體驗是要講使用場景的,必須要有專門體驗VR的專用場景,來給你提供力反饋、人機交互、懸浮飛行、原地無限移動等各種姿態的包容和必要的身體保護。”從一開始,馮博團隊就是堅定的重度VR體驗支持者。他們希望在經過幾個階段的發展后,最終形成可以與臥室結合的VR體驗艙進入千家萬戶,成為家庭的電器標配,也成為虛擬“平行世界”的統一入口。

VR正確打開方式

用兩年時間打造“盔甲”,夢語者最吸引人的是什么?

在重度VR體驗系統當中,有幾個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頭顯、PC、防護設備。PC不必多說,這原本就是一個由英特爾、英偉達、AMD、微軟等核心供應商主導的成熟行業,新玩家很難在其中找到突破點。頭顯則是過去幾年時間里VR行業的焦點,Oculus、HTC、索尼等幾大VR硬件巨頭都投入重金進行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此外還有3Glasses、大朋、蟻視、Hypereal等國產廠商投身其中,讓這一市場尚未成熟就已變為一片紅海。

相對來說,反而是防護型人機交互設備領域還是一片藍海,尚未形成固定格局,創新企業擁有更多機會。不過,能否把握機會,關鍵在于對VR體驗的認識是否清晰。在人機交互設備領域,大多數廠商都更側重娛樂性,因為他們本就是從傳統游藝設備廠商轉型而來,能憑借玩家好奇心賺一波快錢足矣,無法形成系統性生態。雖然也有Omni VR、KAT VR等主打萬向跑步機的廠商嘗試為重度VR體驗提供更好的防護設備,不過一方面產品體驗并不理想,學習適應成本較高、適應題材也很有限,另一方面也缺乏合適的內容和商業化模式。

用兩年時間打造“盔甲”,夢語者最吸引人的是什么?

馮博團隊選擇了這里作為突破點,專注于打造其規劃已久的終極VR交互系統——“勢能反應艙”。“我們認為大空間定位、移動VR都很有價值但最終可能只是小眾的細分市場,而基于原地無限移動的重度交互解決方案將會最終統一C端市場。”正是有了這種清醒的認識,夢神科技從成立到融資,都圍繞著一個核心目標:打造最好的VR人機交互系統。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夢語者勢能反應艙。

用兩年時間打造“盔甲”,夢語者最吸引人的是什么?

在馮博看來,自己的團隊完全能夠圍繞夢語者勢能反應艙打造軟硬件一體的重度VR體驗系統閉環,既可以充分發揮自己團隊在傳統影視動畫領域的技術實力,也找到了一個其他人尚未看清的領域構筑自己的競爭壁壘。通過軟硬件的雙向努力,讓目前尚不完美的VR技術最大程度地發揮,才有可能探索出不同的商業模式。

市場變幻,不忘初心

盡管2015年就創辦了夢神科技,但是在之后的兩年多時間里,馮博卻一直保持低調。在VR行業最狂熱的時候,夢神科技更多是在實驗室里反復打磨產品,因為他們知道,產品才是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中國的VR行業不缺少“傳教士”,缺少的是對行業和技術有清醒認識、愿意腳踏實地工作的人。

用兩年時間打造“盔甲”,夢語者最吸引人的是什么?

從2015年成立至今,夢神科技經歷了VR行業2016年的狂熱和2017年的寒冬,但是對馮博和他的團隊卻沒有任何影響。從一開始,夢神科技的工作重心就全部放在了對勢能反應艙的研發和改進上,這是全球首個用全身姿態控制VR體驗的人機交互系統,包括力臂方向控制系統、盔甲力反饋系統、外骨骼反向支撐系統等,完整地將PC、頭顯、傳感器、電機、嵌入式工程和app后臺等模塊融為一體。硬件系統搭配夢神科技的原創VR內容,能夠為體驗者提供姿態模擬操控、動作捕捉和力反饋模擬。這種全沉浸式的VR人機交互方式,正一步步朝馮博設想中的VR演進方向成熟。

為了讓外觀更酷炫,產品的細節被不斷調整;

由于產品高速迭代,因此大部分零件都無法開模批量生產,而是馮博團隊利用公司自己的數控機床和3D打印設備制作而成,可謂精雕細琢;

為了尊重體驗者的隱私,整個盔甲被設計成了可以無人化自主穿戴的方式;

為了適應不同的身高體重人群,盔甲都支持全尺寸自主縮放;

……

馮博團隊花了兩年時間來與用戶互動,觀察傾聽他們的反饋意見,不斷打磨產品。在這個過程中,為了收集到更多的用戶反饋,夢神科技甚至專門開了兩家夢語者線下體驗店,用兩年多時間收集到了數十萬用戶的真實反饋,來讓夢語者系統變得更加完美。

用兩年時間打造“盔甲”,夢語者最吸引人的是什么?

與此同時,馮博與他的團隊也利用自己在影視動畫領域的經驗,針對性地為產品開發專屬內容,來解決目前VR內容與體驗設備之間匹配度不足的問題。如何讓游戲內容與盔甲上的力回饋點實現有效的聯動?如何讓盔甲上的方向感應模塊與游戲中的內容實現兼容來避免眩暈?如何讓盔甲提供的輔助支撐能夠在無感的情況下降低用戶的疲勞度?夢神科技的研發團隊每天都在思考這些問題。

VR的未來

即便是經歷了大空間行走、移動VR等行業熱點的興起,馮博團隊始終默默專注于自己的研究:打造一款重度、安全的沉浸式VR體驗裝備。直到最近,夢語者勢能反應艙2.0版本的推出,馮博終于覺得可以談談未來了。

用兩年時間打造“盔甲”,夢語者最吸引人的是什么?

“未來主要還是VR和AR,移動領域會是AR的天下,VR一體機或許是細分市場的補充,重度體驗是VR的終極普及場景,而我們將有機會成為其重要角色。”馮博覺得,現在的VR雖然依然處于初級階段,但會逐年產生階段性成熟產品來培育市場,直到VR技術替代了物質社會的大部分場景,最終進入千家萬戶,使人們生活在無限可能的虛擬“平行空間”。那時,人們才會意識到這項偉大的科技就始于現在。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