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國際頂級黑客大都沒學過計算機專業,而是自學成才的?
黑客的早期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
學過計算機專業再成為黑客的幾率就很小了如果一定要被稱為黑客,也必定加上白帽“黑客”,即找到漏洞后反饋。計算機科班出生的話,一般是從編程基礎語言學起,課堂上舉的例子也是如何搭建環境、寫界面或者編一個小游戲之類的正面的事情。
國際頂級黑客也許沒有主修計算機專業,但是一定對此感興趣,甚至說對某個細分領域十分偏執,導致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正是如此,他能找到其中的漏洞,并借此“搞破壞”。
黑客的早期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麻省理工學院率先研制出“分時系統”,學生們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的電腦終端。不久后,MIT學生中出現了大批狂熱的電腦迷,他們稱自己為“黑客”(Hacker),即“肢解者”和“搗毀者”,意味著他們要徹底“肢解”和“搗毀”大型主機的控制。
1982年,15歲的凱文.米特尼克闖入了“北美空中防務指揮系統”,這是首次發現的從外部侵襲的網絡事件。他后來連續進入到美國多家大公司的電腦網絡,把一些重要合同涂改得面目全非。1994年,他向圣迭戈超級計算機中心發動攻擊,將整個互聯網置于危險的境地。米特尼克曾多次入獄,他被指控偷竊了數以千計的文件以及非法使用2萬多個信用卡。他是著名的“世界頭號黑客”。
80年代初,計算機地下組織開始形成,出現了早期的計算機竊賊。隨著科技發展,黑客越發猖狂。
2017年2月,俄羅斯黑帽黑客“Rasputin”黑掉了60多所大學和美國政府機構的系統。據悉,該黑客利用SQL注入漏洞獲得了系統的訪問權限,并從中竊取了大量的敏感信息。被Rasputin黑掉的受害者包括:10所英國大學、20多所美國大學以及大量美國政府機構(包括郵政管理委員會、聯邦醫療資源和服務管理局、美國住房及城市發展部、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
2017年5月17日,加拿大電信巨頭加拿大貝爾(Bell Canada)對外披露了一起大規模數據泄露事件,該公司承認黑客入侵其系統,并竊取了190萬個用戶電子郵件地址以及約1700個用戶姓名及活躍電話號碼信息。
這些黑客們有些并不是為了牟利,只是為了享受“搞破壞”的樂趣,計算機專業出身只會覺得他們閑得慌。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