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擬用出行券抵小藍單車押金,但律師稱違法、用戶不買賬
近日,有媒體報道,滴滴出行收購了小藍單車,并計劃向小藍單車用戶發放滴滴出行券的方式,抵消押金
近日,有媒體報道,滴滴出行收購了小藍單車,并計劃向小藍單車用戶發放滴滴出行券的方式,抵消押金。對此,很多用戶表示難以接受,更有法律界人士向記者表示,滴滴此舉是違法的。
2017年11月20日,小藍單車(bluegogo)因資金鏈斷裂等問題停止運營,大量用戶押金未返還。2018年1月,媒體報道,滴滴已在近期完成對小藍單車的收購。有原小藍單車高管爆料,二者早在17年底便已簽訂相關協議。
面對小藍單車的債務問題,滴滴內部核心人士向記者透露:最新確定的方案是以滴滴出行券的方式抵扣小藍單車用戶押金。
該消息人士說,滴滴會用打包在一起的出租車、快車和專車券,共計99元或199元(去年7月份小藍的用戶押金從99元漲到199元)發送給用戶,“這個方案可能還會有調整,不過目前看來這是滴滴愿意承擔的、能夠解決小藍押金問題的方法。”
根據消息爆出后激起的各方回應,小藍單車用戶對滴滴以券抵債的行為似乎并不買帳,甚至激起了網友的怒火。以36氪為例,其官方微博報道該消息后,評論區幾分鐘后便有網友回復“怎么不用冥幣”,也有用戶表示“還有199的特權卡”,不能接受滴滴的抵扣方式。
與此同時,法律界人士也公開表示,滴滴的方案違反了《公司法》和《合同法》的相關規定,更涉嫌侵占和職務侵占等。
據公開報道稱,小藍單車目前拖欠的供應商貨款超過2億元,而未退還的用戶押金則超過20億元。一位北京法律界人士對記者表示,根據《合同法》和《公司法》相關規定,小藍單車與用戶之前的用戶協議中有明文條款稱用戶申請退押金后押金會在1-7個工作日內退還,滴滴收購小藍單車后,這一合同條款并不會因收購行為發生改變。
該人士稱,“在某種意義上說押金也可以看作企業對用戶的債務擔保,《公司法》中也有規定,公司合并時,合并各方的債權、債務,應當由合并后存續的公司或者新設的公司繼承。”而滴滴的方案,是明顯的違法行為。
誠然,共享單車因債務問題停業,小藍單車并非首例,中國消費者協會此前對共享單車等電子商務經營者就押金問題也有過公開文件。
中消協稱,用戶交納押金或者預付資金的,有權要求解除押金“預授權”或者退還預付資金。“因原電子商務經營者分立、合并的,用戶可以向變更后承受其權利義務的企業要求解除押金“預授權”、退還預付費。”
此前,共享單車品牌酷騎同樣因資金鏈斷裂,出現嚴重的拖欠用戶押金現象。中消協給予了強烈譴責,稱其“該行為嚴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嚴重擾亂市場經濟秩序,嚴重踐踏法治權威”。
就目前形式看來,滴滴以券抵債的方案不但嚴重影響了滴滴的企業形象,或許還將遭受法律的制裁與中消協的譴責,但愿在后期,滴滴將會給出更合理的債務解決方案。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