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情“老司機”做了50年,突然發現要下崗了

鎂客 8年前 (2018-01-03)

到了20世紀90年代,我們有了鍋爐,但鍋爐用煤成本很高,我們還是選擇用柴加熱。鍋爐自然就好用得多,可是操作鍋爐需要專業資質

醬油飄香~

江油和醬油不僅讀音相似,還挺有緣分,一個叫江油的地方還真產醬油~

今天我們講一個在江油工作、有近50年醬油釀造經驗的人。

1 人生第一桶…寶貴經驗~

我叫蔡翔,今年66歲。我從17歲就開始接觸醬油釀造了。我爸爸和我兒子都在醬油釀造行業,可謂是祖孫三代的醬油人??!

我父親自1952年開始釀造醬油。在父親的影響下,我可以說是一個天生就應該投入醬油釀造事業的人。

1968年,17歲的我參加工作,第一個工作的地方就是在供銷社。那時候我負責糖果、調味品的制作,這可是我人生第一桶寶貴經驗!

2 我還有鍋爐司機證~

要說這醬油釀造工藝啊,我可是很有發言權的,我干這一行也有將近50個年頭了。

1978年,我和朋友合伙開起了醬油釀造工坊。那時候醬油釀造工藝還很落后,沒有鍋爐,只用個一米見方的大鍋來煮豆子,鐵鍋下面放上柴火??梢哉f每到蒸煮環節,那都是濃煙滾滾。

到了20世紀90年代,我們有了鍋爐,但鍋爐用煤成本很高,我們還是選擇用柴加熱。鍋爐自然就好用得多,可是操作鍋爐需要專業資質。為了改進工坊的醬油釀造工藝,我專門去學習考取了“鍋爐司機證”。

有了資質,我可以說是在醬油釀造行業如魚得水了……

3 紅火的醬油生意~

1997年,我開始個人創業,搞起了自己的醬油釀造工坊。我的弟弟、弟媳也加入了我的工坊。還是傳統的釀造工藝,還是熟悉的流程環節,這樣一干就是二十年……

兒子在我的影響下,也進了醬油釀造這一行業。

我的工坊,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之下生意日漸紅火,一天能裝箱的醬油就有300箱!

我原本以為,日子就會這樣安安穩穩地過下去??墒怯幸惶?,來了兩個穿橘色工作服、戴著安全帽的人,在和我的兒子談什么……

好像有什么大事要發生,我的小心臟撲通撲通地跳,有種不祥的預感。

不行,我不能干坐著,得和兒子交流一下……

4 我對兒子發火了~

兒子:爸,我跟您一起釀了這么多年的醬油,有幾個問題一直在困擾著我。

老蔡:什么問題???

兒子:咱們現在用鍋爐蒸煮,燒柴貴;您一天都在守在鍋爐旁邊,體力消耗也大。而且,現在國家都在倡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也要響應國家號召是不是?

老蔡:兒子,我知道你有知識有文化,你想咋辦呢?

兒子:這不,供電所的“電管家”剛剛來了,他們正在推行電能替代。用電鍋爐,我說的那些問題一下子就能解決。而且您老以后也能輕松許多啦!

老蔡:兒子,你是不是嫌爸爸老了?老爸至少還能干十年,你現在讓我清閑下來,我可很不適應??!不行,我堅決反對你搞什么電能替代。

兒子:……

電管家:小蔡,電能替代的事情你考慮得怎么樣了?

小蔡:我爸說什么都不同意。他用了幾十年的鍋爐,早就有感情了。我得想辦法說服他。

電管家:這樣,小蔡,我再給你說說這電能替代的好處。環保咱就不說了,這成本和人力都能減少。最重要的是啊,我回去查閱了資料,傳統鍋爐溫度控制并沒有那么精確,而現在的電鍋爐控制溫度說幾度那就是幾度。溫度控制精準了,你說咱的醬油品質是不是會更高呢?

小蔡:對啊,你提醒了我,我馬上去給老爺子說。

5 這個新玩意,我信了

老蔡:是嗎?真的可以精確控溫?我的兒啊,我們馬上搞!不!現在就換!

兒子:爸,您一輩子追求工藝改良,這回可找到方法了吧!以后啊,您有了更多的時間,我看您就專門去研究工藝改良,也當一回“大國工匠”。

老蔡:這高科技玩意,咱還真搞不懂??!

電管家:大爺您放心,這個操作啊,非常簡單。您看,您只需要按這里、按這里,哪里不亮按哪里……

老蔡:有了這個東西,我相信我的醬油會做得更好,以后我兒從我手里接過工坊,我也就放心啦!

小蔡:爸,您放心吧!

老蔡:好啦,我從現在開始就要潛心研究釀造工藝啦。用了幾十年的鍋爐,還真是舍不得扔,但現在國家發展快,可以說是日新月異,以后啊,都是你們年輕人的天下啦。

看著一老一少的溫情一幕,電管家也放下心來,迎著夕陽的余暉,走向下一個需要他幫助的客戶家中……

如今的老蔡每天都很開心,因為在“電管家”的幫助下,他釀的醬油更香了……

電管家

“電管家”是綿陽供電公司為推進供電服務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而創新構建的服務模式。“電管家”們直接服務用電客戶,對內打通專業協同壁壘,提升服務響應速度,對外網格化配置人員,提升客戶便捷程度。

自2016年推行“電管家”服務模式以來,綿陽供電公司服務滿意率100%,得到廣大客戶的普遍認同。

供稿單位:國網四川電力

綿陽供電公司崔赫田海

責任編輯:胡鈴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