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物流盈利300億,你怎么看?

韓平 8年前 (2017-12-19)

12月11日,在智慧無界產業升級物流峰會上,京東物流CEO王振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京東物流已經盈利,目前的收入規模接近300億元。

首先更正一下,京東物流只是在12月11日宣布營收300億,并不是盈利300億。營收300億,利潤是1毛也可以說是盈利。

京東物流盈利300億,你怎么看?

下面展開談一下京東物流。

京東自2007年全面開始自建物流,其開放業務實際已做了兩年多。

2014年,京東第一次喊出了“開放”的口號。去年6月,伴隨著京東平臺戰略的提出,整個運營體系也進行了五年來最大的一次組織架構調整。京東成立了專門的開放部門,把所有物流相關的開放業務整合其中,京東的倉、配等物流網絡,第一次實現內部打通。

2016年11月23日,京東推出“京東物流”品牌標識,正式宣布京東物流將以品牌化運營方式全面對社會開放,為商家提供線上線下、多平臺、全渠道、供應鏈一體化的物流服務。也就是說,京東的物流體系將不再局限于“自營”商品,而是向全平臺商家擴展,甚至是不在京東上進行銷售的商品和品牌,也可以使用京東的物流體系。

劉強東曾說說:“今天很多人談論未來中國物流格局,我的觀點不變:長期來看,除了郵局體系,民營物流只能是2+1結構——京東和順豐會成為兩大物流巨頭,有一點競爭但都可以成長為巨頭,任何一家倒掉都是行業損失;還有一家高度依賴于平臺的搬磚頭、打醬油者!”

臉盲劉這個觀點本人非常贊同。未來的物流格局一定是郵政老大帶著民營順豐和京東,以及依附于菜鳥的物流體系(搬磚頭、打醬油者)共存。

京東物流盈利300億,你怎么看?

拋開四通一達等菜鳥物流不談,我們再來看看順豐和京東。

眾所周知,順豐速遞既與菜鳥合作,又自建物流體系;京東物流是京東核心競爭力之一,只為京東自營服務,不與其他物流體系合作;而菜鳥物流(也就是阿里系)則整合多個快遞公司資源,形成的物流數據平臺,為阿里電商平臺提供更為優化的配送體驗。

因此順豐、京東、菜鳥這些物流公司核心業務可謂殊途同歸,數據業務上的敏感就可想而知。

總的來說,不管是順豐旗下豐巢與阿里巴巴旗下菜鳥網絡的用戶數據之爭也好,劉強東多次炮轟也罷,其實本質上都拋出了一個敏感的話題,那就是:快遞物流企業到底應該獨立發展,還是依附于其他平臺存活更好?

京東物流盈利300億,你怎么看?

對于這個問題,劉強東一直都是不怕得罪同行和競爭對手地認為應該獨立發展,事實上,劉強東在這方面早已做足了功夫。2016年11月,京東對外宣布開放物流服務體系。2017年4月25日,京東宣布成立京東物流子集團,京東物流正式獨立運作。

順豐跟京東有著一樣的立場,獨立發展。因此,在和菜鳥沸沸揚揚的爭奪戰中,始終沒有切換至阿里云,仍舊依托阿里的對手騰訊提供的云服務。

看來,順豐比較傾向于與騰訊合作,在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論壇”上,向來低調的王衛給足了馬化騰面子,居然出席了。

盡管馬化騰表示是以“順豐超過20年的發展過程,完全見證了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成長,是典型代表,不來不行”為由花了大力氣才拉來的,此等交情絕非一般。

可能,最后的最后,小馬哥真的可以縱橫四海,盡顯英雄本色,畢竟也是京東的金主。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