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統AI界的當紅炸子雞Python,這次要進入小學生課堂了!

巫盼 8年前 (2017-12-11)

學好Python,從娃娃抓起。

Python語言要加入高考科目”,聽到這個消息,鎂客君瞬間抖三抖,還好畢業早!

然后一搜消息,發現Python語言不愧是是AI編程語言界的當紅炸子雞:

Python將進入山東小學教材;

2018年起,Python列入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

北京、山東確定要把Python編程基礎納入信息技術課程和高考的內容體系。

……

不過查到消息源,我們發現只是浙江省某個高校的信息技術老師,無意中嘮嗑時候提到的“明年浙江省信息技術教材改學簡單易懂的Python語言”,然后在三人成虎的傳播下,就成了開頭的“謠言”。

連小學生都要學的Python到底是什么?

搜一下百度,跳出來的第一頁中一大半都是廣告,“Python培訓要多久?如何快速掌握Python;Python,從入門到精通”,各種短期培訓課程,看這架勢百度也從Python上收了不少廣告推廣費。

那么,什么是Python呢?

Python是一種面向對象的解釋型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由荷蘭人Guido van Rossum于1989年發明,它具有豐富和強大的庫,常被昵稱為膠水語言,能夠把用其他語言制作的各種模塊(尤其是C/C++)很輕松地聯結在一起。

而根據谷歌去年的搜索數據,相比較2015年,用戶在2016年里對Python的興趣劇增,

在今年7月份IEEE Spectrum發布的第四屆頂級編程語言交互排行榜上,Python也位列第一。

去年,高盛發布的人工智能生態展望報告中,也提到了Python,從箭頭的方向來看,這個編程語言代表的是未來的一種趨勢。

從一些增長的數據趨勢可以看出,隨著人工智能的火熱,Python正在成為編程語言領域的香餑餑,它甚至被稱為“最好的人工智能語言”。

再加上前陣子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提到,“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建設人工智能學科。”

在這樣的背景下,Python被列入小學教材也是情理之中了。

Python和人工智能如何“天作之合”?

作為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編程語言,在人工智能、數據科學、Web應用、用戶交互界面、自動化任務等方面,Python都有其用武之地,它在數據處理方面非常之簡潔和“清爽”,幾十行的代碼也能實現你的各種想法。

而《Python學習手冊》作者也曾提到,Python可以從支持航空航天器系統的開發到小游戲開發的幾乎所有的領域。

另外,Python對入門的學習者還是非常友好的,即使沒有什么技術底子的開發者,也能簡單上手,對于小白用戶來說,“苦學”一段時間掌握一定基礎后,基于Python開源特性,很快就可以通過教程寫一些網絡爬蟲練練手,比如下面這些:

當然,這些都歸功于Python語言設計的簡單優雅、開發效率高,擁有非常豐富的庫以及良好的生態環境,從而吸引了很多專家使用它,像谷歌就在內部大量地使用Python,Facebook開源PyTorch后也在幫助Python的進一步推廣。

也正是基于這些特性和優勢,Python在眾多編程語言中脫穎而出。

除了學編程語言,小學生還能怎么玩人工智能呢?

從Python進入到中小學,可以明顯感受到人工智能是“真火”,而除了學習編程語言之外,像編程機器人、AR編程這些新的概念也進入到了校園。

在STEAM教育中,無論是科學、技術、工程學還是數學都和編程密切相關,以國外為例,很多小學課程囊括了機器人語言和編程,比如像這種叫Ozobot的機器人,你可以使用專用的馬克筆,通過畫出不同的線段去給機器人發出指令,從而操縱它的移動線路。

今年年初的CES上,樂高也專門為學齡兒童推出了Boost編程機器人。

外觀上這個Boost積木和普通的樂高積木相差無幾,但是它內部有運動模塊、無線芯片以及電子側傾組件,當和彩色距離傳感器以及馬達結合后,通過相應的應用進行編程,Boost機器人就可以動起來。

就連吳恩達之前接受網友提問所說,“幾乎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編程,就像幾乎每人都該學習讀寫一樣。”

所以,學好語數外+編程,走遍天下都不怕。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