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安卓手機像iPhone一樣流暢?

韓平 8年前 (2017-12-08)

眾所周知,iPhone搭載的是iOS系統,它的優點就是穩健、流暢、安全度高。而它的高流暢度就來源于三把利劍:應用審查機制、消息推送機制和偽后臺。

“我這手機掉電掉的越來越快了,而且現在還老卡,幾分鐘都沒有反應,只能強迫重啟!”

“用什么安卓機,換個iPhone哎!”

“太貴了,買不起!”

如何讓安卓手機像iPhone一樣流暢?

以上是我一個窮苦室友經常同另一個窮苦室友發生的對話。這其中有幾個重點:第一,安卓機使用一段時間后會有卡頓,耗電快的情況;第二,iPhone使用起來比較流暢;第三,我室友真的很窮。如果你不幸也中了第一條和第三條,那么不妨看看如何讓安卓機像iPhone一樣流暢?

安卓機為什么會不如iPhone流暢

眾所周知,iPhone搭載的是iOS系統,它的優點就是穩健、流暢、安全度高。而它的高流暢度就來源于三把利劍:應用審查機制、消息推送機制和偽后臺。翻譯成白話就是,應用合格才能上架(App Store);消息都得我(iOS自己)來通知;在后臺讓你(除蘋果自帶之外的第三方軟件)關閉就得關閉。通過這樣嚴格的“暴力”統治,iOS保持著流暢的運行。

如何讓安卓手機像iPhone一樣流暢?

如果說iPhone是一家井井有條的付費美食商城,那么國內的安卓手機就是缺少城管的免費小吃街,還動不動就送你個“外賣全家桶”外加“買一送二大禮包”。

我必須在此聲明,造成這樣混亂的結果不是Android的鍋,而是我國應用市場自身的混亂。在谷歌老大哥退出國內舞臺后,國內應用市場開始紛涌而至,每一家的準入門檻都不一樣,而且因為競爭激烈和完全免費,有些市場也不存在門檻。這種權限管理的失效直接導致的就是應用水準參差不齊,應用的安全性、保密性、正當性等等重要指標都沒法得到保障。

如何讓安卓手機像iPhone一樣流暢?

再者就是消息推送的混亂。每款應用都想自己的推送消息能被用戶看到,但又不能像iPhone一樣全部通過iOS傳遞,所以在沒有傳輸渠道的情況下,應用自己偷偷的在后臺開啟。

設想一下你手機中的二十幾個應用同時在后臺跑馬,就這么點運行內存,怎么可能流暢!你說,可以通過系統的自啟動管理功能來禁止它們的后臺運行。那朋友,你知道什么叫相互喚醒么(一個APP運行時會喚醒另一個APP,今天你幫我,明天我幫你)?你知道有些應用的推送消息可以喚醒整個系列應用(俗稱全家桶)么?

如何讓安卓手機像iPhone一樣流暢?

所以,安卓機要想使用流暢,就先解決權限管理、消息推送和后臺自啟的混亂問題。

如何讓安卓機像iPhone一樣流暢?

首先,手機配置要跟上

要明白一個道理,硬件和內存是基礎。iPhone不是完全不卡,以前的1G+16G小蘋果用久了也會卡,而且會閃退,這就是因為硬件和內存更不上,先天缺陷,卡是必然結果。所以要想流暢的使用,就得有個好的配置,而我們認為至少要達到4G運行內存和堪比驍龍800+的CPU才能有完全不卡頓的可能。

然后,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

不要下載過多很少使用的APP;不要頻繁的進行應用更新(因為隨著更新,應用體量會越來越大,而且會產生多余安裝包);每天用系統自帶的清理功能定時清理垃圾(不要裝殺毒軟件,不要裝殺毒軟件,不要裝殺毒軟件);每兩小時清理運行內存等,反正怎么勤快怎么來。

最后,根據個人情況,挑選輔助工具

如何讓安卓手機像iPhone一樣流暢?

如果你和鎂客君一樣喜歡折騰,那你可以嘗試root+谷歌框架+谷歌應用市場的搭配,谷歌框架和應用市場同iPhone的App Store一樣是有應用審查機制、消息推送機制和偽后臺的功能的。只是因現有環境,達成這個搭配還需要其他功能輔助,且手機獲取root也有風險和缺點。

如果你比較保守,你可以選擇黑域、綠色守護等強行停止應用。黑域和綠色守護的運作模式是:通過監聽系統的Log來分析應用是否是用戶意識形態上的被關閉,若是,而應用再次非法開啟,則其會kill進程。

同時你可以將應用換成網頁應用,現在網頁應用的功能已經和APP沒有太大的差異了,這樣不僅可以滿足日常的使用也可以縮減內存使用空間。如果你覺得效果不夠,還可以使用如冰箱這樣的應用,作用是將軟件凍結起來,可以達到該軟件沒有安裝的效果,大大的縮減了內存,且可以隨凍隨解,非常方便。

總結

其實最近例如小米的MIUI、華為的EIUI等ROM都在權限管理和禁止后臺自啟上表現不錯,且剛剛更新上線的安卓8.0就專門針對國內系統穩定和流暢問題,做出了很大調整,據部分網民反饋,效果不錯。

如何讓安卓手機像iPhone一樣流暢?

也許不遠的明天,不用任何輔助,國內安卓手機自身就可以達到與iPhone等同的流暢度。從此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們吃雞了(微笑臉)!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