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智能計算產業研究院落戶順義,中科睿芯聯手計算所、順義區打造“產業園2.0”

巫盼 8年前 (2017-12-07)

作為具有重大發展潛力的高技術產業方向,智能計算在我國方興未艾。

12月6日,由中科院計算所孵化的智能計算領域創業公司“中科睿芯”牽頭發起、聯袂中科院計算所和中關村順義園管委會共同打造的“北京智能計算產業研究院”(下簡稱“研究院”)在北京市順義區揭牌成立。研究院首任院長由中科睿芯CTO張浩擔任。

順義區區委書記王剛、北京市科委黨組織成員、副主任鄭煥敏、中科院計算所所長孫凝暉、中科睿芯董事長范東睿等出席揭牌儀式。

北京智能計算產業研究院落戶順義,中科睿芯聯手計算所、順義區打造“產業園2.0”

中科院計算所所長孫凝暉與順義區委書記王剛為北京智能計算產業研究院揭牌

“研究院將保持對智能計算領域新技術、新方向的敏銳度,致力成長為智能計算產業的智力平臺與加速催化引擎。”張浩介紹說,研究院力求在10年內培育50家在智能計算領域有影響力的企業,形成年產值100億元的市場規模。

引領中國高通量智能計算產業

作為具有重大發展潛力的高技術產業方向,智能計算在我國方興未艾。發起單位中科睿芯的董事長范東睿博士在致辭中表示,在中科院計算所和順義區政府對“雙創”事業的大力支持下,研究院將依托中科睿芯在高通量智能計算領域的技術和產業優勢,致力于培育智能計算產業核心技術和關鍵應用,打造覆蓋智能裝備、智能汽車、智慧金融等關鍵應用場景的高通量智能計算產業生態。

北京智能計算產業研究院系由企業牽頭、由創新性產業園區和國家級科研機構共同支撐的創新孵化平臺,其模式在國內具有開創性。范東睿認為,這種架構有利于各方優勢互補,能夠更有效地助力研究院對高通量智能計算產業生態的構建。

“在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要求和北京市打造‘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背景下,與中科院計算所及中科睿芯聯合成立‘北京智能計算產業研究院’是順義區加快人工智能產業布局的重要舉措之一。” 順義區區委常委、區政府副區長、中關村順義園管委會主任初軍威在致辭中表示,順義區是北京市委、市政府確定的疏解非首都功能重點承載區,具備承接高新技術轉移轉化并形成高精尖產業聚集地的良好基礎、環境和容量。同時,順義還將進一步發揮“首都空港”優勢,結合國內外高科技產業園區的成功經驗,將研究院打造成一個具有國際化運作能力的產業園。

智能計算是本世紀以來中國最有希望在全球范圍內起到引領性作用的產業之一。孫凝暉在致辭中表示:“中國要在智能時代掌握話語權,需要政府機構、科研院所、創新企業各方保持開放與協作,同時需要產業界更多的合作和參與。”他表態說,中科院計算所將作為研究院堅實的后盾,為研究院的發展提供一流的智力支持和孵化引導,降低人工智能雙創實踐門檻。

為AI雙創實踐免除后顧之憂

在揭牌儀式前,包括中科睿芯、銳視智慧、中科創達、集能芯成等在內的多家智能計算產業上下游企業展示了各自在智能計算領域的創新與創業成果。其中中科創達、集能芯成等還與研究院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旨在圍繞智能計算持續不斷地孵化并培養基于ARM的創業項目,形成上下游集群,率先形成基于ARM架構的智能計算產業生態的構建。

目前,已經有十余支國際創業團隊開始入駐。范東睿介紹說,研究院的使命是推動智能計算的普及化,加快智能計算產業領域內技術、應用、資本的對接,在解決技術創業團隊在推廣應用中的精準切入問題的同時,幫助各類資本或基金分辨各類智能技術的投資價值。

“研究院首先是創業平臺、創新基地,中科院計算所與順義區相關技術資源與政策環境將幫助初創團隊迅速‘站穩腳跟’;此外研究院還將成為人才基地與投顧服務平臺,免卻有增長需求的雙創團隊在專家團隊支撐和資金供給上的后顧之憂。”范東睿說,在當前雙創大潮下,各類支持需要變得更加精細和專業,特別是智能計算行業的高門檻對資源與效率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研究院為代表的支撐平臺將進入‘產業園2.0時代’。”

據介紹,高通公司與中科睿芯聯合實驗室已經入駐研究院平臺,且中科院計算所將向研究院開放價值逾四千萬元的軟硬件研發平臺,為智能計算雙創活動提供公共技術平臺保障。

融合創新鏈產業鏈構建生態鏈

揭牌儀式上,中科睿芯與高通公司聯合發布了研究院成立后的首個成果——全球首款基于ARM架構的高通量人工智能一體機。

“ARM架構天然結構簡單、低功耗等優勢與有著高并發需求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更相契合。”中科睿芯總經理王達介紹說,睿芯高通量AI一體機采用了符合AI計算特點的最新高通ARM芯片Centriq 2400,預裝了睿芯面向人工智能研發的基礎開發套件SmartAI,并設計了符合AI計算特點的一體機服務器,使得一體機可“一站式提供用戶集成人工智能應用與平臺軟硬件一體的‘AI即戰力’”。

通過睿芯高通量AI一體機整合智能計算上下游產業鏈,將是北京智能計算產業研究院構建智能計算產業生態的第一步。“在高通量眾核研究領域,睿芯團隊已有十余年的耕耘與積累。隨著研究院的成立,睿芯致力于貫通從芯片結構設計到頂層應用的整個技術鏈條,形成高通量計算產業最核心的競爭力。”范東睿說。

北京智能計算產業研究院落戶順義,中科睿芯聯手計算所、順義區打造“產業園2.0”

首批入駐企業與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高通量計算機研究中心(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實體)、北京智能計算產業研究院和中科睿芯是當前睿芯團隊以創新驅動、打造堅實有力的智能計算產業鏈的“三駕馬車”。范東睿解釋說,高通量計算機研究中心是探路技術革新的“創新鏈”,自成立以來保持400%的年增長率的中科睿芯則代表著核心產品鏈,智能計算產業研究院則肩負著構建“產業生態鏈”的使命。按照預期,研究院將在3年內形成30家穩定的在孵化企業數量,5年內形成300人規模的研究隊伍,5~10年內,輔導50家以上企業達到孵化畢業標準,最終形成上百億規模的智能計算生態鏈。

“要做強我國智能智能產業,我們認為不僅要做‘加法’——發揮科研院所創新主體的優勢,推動區域從產業聚集向創新聚集轉變,還要做‘乘法’,即聚焦智能計算產業生態,真正激發科技創新創業活力。”范東睿最后表示。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