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是否會幫我們推動社會公平的進程,還是說相反?
關于這個問題,與其說AI到底是幫助我們推動社會公平,還是與此相反,不如說其背后的“人”到底意欲何為。
當前,雖然科學家們還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AI算法的研發上,但是隨著機器人成為公民等一系列事情的發生,AI的倫理道德問題已經開始被提上日程,這些問題也是時候可以討論起來了。
關于這個問題,與其說AI到底是幫助我們推動社會公平,還是與此相反,不如說其背后的“人”到底意欲何為。
當然,也有人會追問,如果人工智能有思維了呢?那又該怎么辦?在這里,我們只能說,“有思維”這件事或許是有可能的,但不是現在。
既如此,我們就以AI沒有“思維”為前提,再來探討一下是否會推動社會公平的進程。
在一開始我們也說了,這個問題的關鍵還是在于“人”,因為在沒有“思維”、不會思考的前提下,AI所有的程序和指令都是由人所下達的。
比如教育行業,當我們在系統中利用AI算法進行一些篩選的時候,只需要我們在編寫代碼的時候做一些小小的改變,或許其中的一些學生就將被直接忽略。
眾所周知,機器是冰冷的,是沒有“情感”和“思維”的,這也就意味著它的一切操作都是機械的。從當前的情況來看,AI與之也相差不遠,幾乎所有的操作也可說是一種“機械化”,指的是不能夠靈活變動,只能依據各項語音、文字或圖像等數據進行相應的操作。
總的來說,如果后面的“人”是公正的,或者說不會進行任何多余操作,AI也將是“公正”的,它會依據正常的流程來執行相關指令和任務,如若相反,AI或許就會阻礙對社會公平的推進了。
與此同時,AI本身也帶來了一些不公平現象,比如取代人類導致人類從業率下降等等。當然,在更多情況下,“什么是公平”更多的是一種主觀思想,如何看待、如何界定還得看個人。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