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精神學家編寫特定“算法”,可實時監測你的“喜怒哀樂”

Lynn 8年前 (2017-11-25)

這項技術通過讓大腦進行自刺激來對疾病進行治療。

如何治療精神上的疾病一直是醫學上無解的難題,美國軍方研究機構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資助的兩個研究小組開始使用腦植入物和相關算法對情緒障礙的發生模式進行初步試驗,并且這套裝置不需要醫生的干預就可以對患者進行治療。

美精神學家編寫特定“算法”,可實時監測你的“喜怒哀樂”

深腦刺激對強迫癥等疾病無效

目前,在治療人們的精神類疾?。◤娖劝Y、帕金森病、原發性震顫、癲癇、扭轉痙攣等)方面,腦深部電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近年來興起的一項新技術,它是通過立體定位的方法進行精確定位,在腦內特定的靶點植入刺激電極進行電刺激,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新方法。

因其具有微創、可調節、可逆性以及不良反應少等優點,它已成為目前運動障礙疾病的主要治療方法,但是對于情緒障礙類型的疾病,腦深部電刺激的治療效果并不明顯。

雖然早期有研究表明持續性的腦部刺激會緩解慢性抑郁癥等精神類疾病,但是后來有一項持續時間一年,90名抑郁癥患者參與的實驗證明:采用DBS并不能改善情緒障礙。

美精神學家編寫特定“算法”,可實時監測你的“喜怒哀樂”

腦植入物+算法進行監測控制

據悉,該技術打破了現有研究的技術瓶頸,實現了非干涉式的植入治療。對此,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神經科學家Edward Chang表示:“我們對當前技術的局限性進行了大量的了解和研究。”

研究人員表示,不同于傳統的外在持續性電刺激,該技術通過讓大腦產出間歇性的刺激來獲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并且,研究團隊不是針對某一種疾病進行研究,而是對所有情緒障礙類疾病的共同發生模式進行探索。

在實驗中,研究團隊和6個癲癇病人一起植入了電極,并對所有植入人員的大腦自然活動和情緒表現進行3周的觀察和詳細的追蹤;接著,他們對正常人和病人的表現進行比較分析;隨后根據分析,他們編寫了一個算法對情緒的改變狀態進行“解碼”,并得出了病情的發生模式及大腦相關區域的反應的“圖形”。

研究人員觀測結果表明,參與決策和情緒的大腦區域出現間斷性電脈沖刺激時,是可以顯著改善測試參與者的表現的。此外,這個團隊還記錄了一個人因為健忘或分心而開始產生問題的大腦活動,并發現他們能夠通過適當的刺激獲得治愈。

于是,基于這一發現,研究人員現在開始測試使用特定模式的大腦活動作為自動刺激大腦的觸發器。

美精神學家編寫特定“算法”,可實時監測你的“喜怒哀樂”

倫理問題不可避免

對于這一系列研究成果,德克薩斯州休斯敦貝勒醫學院的精神病學家Wayne Goodman表示:“實驗并不容易,你必須做很多的嘗試和調整才能把它做好。”

Chang也說道:“來自腦植入物實驗的數據可以幫助研究人員開發通過顱骨刺激大腦來進行非侵入性治療。令人興奮的事情是,我們第一次在大腦中有一扇窗戶,當人們復發時,我們知道大腦中發生了什么。”

值得指出的是,該技術可以使研究人員實時獲得一個人的內心感受,并對其進行修正,這必然會帶來倫理上的問題。對此,Goodman指出:“刺激與情緒相關的大腦區域的一個挑戰在于可能會過度糾正情緒,創造極度快樂,并壓倒所有其他感受,而這正是倫理問題的來源。”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