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硬科技”重裝上陣,創新之火點亮千年古都

巫盼 8年前 (2017-11-05)

西安“硬科技”重裝上陣,創新之火再次點亮千年古城。

全球首個噸位級貨運無人機近日在陜西試飛成功。1.5噸的載荷量、復雜地形起落,讓這款有西安科研團隊參與研發的無人機,成為同類中的“高精尖”。而這樣的“硬科技”創新,近年來在西安層出不窮??萍碱I域的不斷突破,讓千年古城借“硬科技”邁入“創新之都”。

西安“硬科技”重裝上陣 創新之火點亮千年古都

今年7月30日,在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式上,由40架三型無人機組成的無人機方隊,在朱日和訓練基地首次亮相,引發外界的關注與稱贊。這三型由西北工業大學自主研制生產的無人機,就是西安“硬科技”創新的代表。

何為“硬科技”?早在2010年,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副研究員米磊提出了這一概念。他說,

硬科技是以人工智能、基因技術、航空航天、腦科學、光子芯片、新材料等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它們是需要長期研發投入、持續積累才能形成的原創技術,是社會發展的“硬實力”所在,具有改變生活的力量。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作為政策研究者,國務院研究室掛職到陜西西咸新區工作的王飛認為,尤其在數字經濟時代,與實體經濟緊密聯系的高精尖技術創新,更加成為推動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構建國家競爭新優勢的重要來源。在這一背景下提出發展硬科技,把國家重要領域的核心技術、知識產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已刻不容緩。

十九大期間,陜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發言提出,要把西安打造成“硬科技之都”,并舉全市之力打造11月7日至8日即將在西安召開的“全球首屆硬科技大會”。

打造“硬科技之都”,西安的底氣在哪里?陜西作為科技資源大省,其資源優勢穩居全國前列,而西安聚集了陜西差不多百分之九十的硬科技資源;同時西安的硬科技實力雄厚,在航天、軍工、人工智能、光子制造等領域走在全國前沿,并獲得多項國家級獎項。

新時代的古城西安,正處于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倡議、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國家自貿區等多個國家戰略疊加的黃金地段。“我曾將美國硅谷的發展與西安做過對比,硅谷崛起的要素如科教資源優勢、軍民融合、科技企業孵化、創新生態雨林等,在西安并不匱乏。隨著硬科技的發展,西安有機會成為下一個硅谷”,米磊說。

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為打造“硬科技之都”,今年西安市遴選出最具水平、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八大領域,即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光電芯片、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智能制造,作為未來重點打造的方向;并在在全國率先成立了專業的“硬科技”孵化平臺和“硬科技”小鎮,扛起打造“硬科技之都”的大旗。

2013年,由西安光機所聯合社會資本發起的國內首個專注于“硬科技”領域孵化平臺——中科創星正式成立,打造出“人才+技術+資本+服務”四位一體的科技成果產業化模式,為破解“科技經濟兩張皮”作出有益探索。目前,該平臺已投資孵化190余家高科技企業,引進包括15名國家“千人計劃”人才在內的海外高端創業團隊60個,新增就業5000人,計劃到2020年孵化超過1000家企業。

2016年12月,西咸新區率先成立我國首個 “硬科技”小鎮。截至目前,“硬科技”小鎮聚已集了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西工大無人機、大疆無人機、中科創星、中航工業、賽迪研究院以及新型材料、生物醫學等一批“硬科技”企業。王飛說,“硬科技”將成為西咸新區追趕超越的下一個風口。

王永康表示,“硬科技之都”的建設,就是要將西安打造成中國“硬科技”產業孵化的聚集區、科技創新驅動的加速器和西部地區發展的創新引擎。這也將有力推動陜西成為中國“硬科技”強省,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實現追趕超越。

西安“硬科技”重裝上陣 創新之火點亮千年古都

而即將召開的“2017西安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正是西安在硬科技風口“亮劍”的重要舉措。西安“硬科技”重裝上陣,創新之火再次點亮千年古城。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