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億美元和4.6億美元,人臉識別公司融資頻破紀錄,背后是誰在推動這波投資熱潮?
今天你4.1億美元,明天我4.6億美元,計算機視覺公司正在迎來發展的高潮。
今年7月份,計算機視覺公司商湯科技獲得4.1億美元融資,當時這筆融資打破了AI行業融資的新高,然而四個月不到的時間,這項記錄被再次打破;10月31日,同樣是專注于計算機視覺技術的的AI 創企曠視科技宣布獲得4.6億美元B輪融資。
然后,今天(11月1日)又有業內人士透露,另一家計算機視覺公司依圖科技獲得了招商銀行、紅杉以及高瓴資本最新的一輪投資。
照這個趨勢,接下來5億美元,甚至是10億美元的融資可能都在等著這些計算機視覺公司。
看著這些不斷刷新記錄的融資數據,不得不感慨一句,人臉識別的投資熱潮正像一股龍卷風一樣,呼嘯襲來。
到底是哪些投資者熱衷于人臉識別公司?
說到以人臉識別為代表的計算機視覺公司,上述提到的這些公司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果從投資方出發,也能看出這幾家公司業務發展的重心和未來的發展趨勢。
就像曠視科技創始人兼CEO印奇在采訪中提到的,“我們的投資人數量非常少,傾向于每個輪次都有戰略資源注入,但所有資本都是為業務服務的。”
曠視科技:33億人民幣融資的獨角獸
先從刷新紀錄的曠視科技說起,從2012年到2017年 ,五年時間內這家AI公司獲得33億元人民幣的融資金額,可以說是傲視群雄。
再看這幾輪涉及到的投資方情況:
從最近幾年的投資方來看,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富士康都連續跟了好幾輪。而這次C+輪為國風投,就像印奇對外所說,他們很多業務都和國家戰略有關,而螞蟻金服在金融創新,富士康有很深的生態鏈,包括手機、傳感器等。
這也和曠視科技接下來的三個業務主攻方向相匹配:金融安全、城市大腦以及手機智能。
以螞蟻金服的投資為例,支付寶刷臉登陸系統就是由曠視科技提供技術支持,另外在金融方面,C輪投資者建銀國際是中國建設銀行旗下的全資附屬投資銀行旗艦,陽光保險等機構也是金融方面的代表。目前,曠視也為小米金融、你我貸等互聯網金融公司,中信銀行、江蘇銀行、北京銀行提供人臉識別服務。
從投資方來看,在競爭激烈的金融和安防領域,曠視科技都有強大的金融機構和國有資本撐腰,而富士康的入局,也為其手機端的人臉識別技術帶來了更多發展的空間。
商湯科技:30億人民幣融資的另一只獨角獸
商湯科技的融資總額也不容小覷,截止到B輪,這家人工智能公司已經獲得30億人民幣的融資。
在細分的投資方上,商湯科技的投資者構成和曠視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從A輪到B輪,雖然投資者主要集中在一些專業的投資機構。不過仔細看的話,可以看到在投資雙方相互選擇的過程中,“國家隊”和金融投資方是大多數計算機視覺公司會考慮的點。
商湯科技B輪的領投者賽領資本被稱為“中投二號”,其由央行領導特批,得到上海市政府大力支持,母基金總規模達500億元,股東包括上海國際集團、上汽集團、寶鋼集團等六家世界500強企業和大型集團。“國家隊”在商湯科技的B輪融資中提供非常大的支持。
金融方面,中金公司是由國內外著名金融機構和公司基于戰略合作關系共同投資組建的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投資銀行。
其實,從商湯科技現在的合作伙伴來看,他們在銀行、移動應用上的布局要更加深入。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CEO徐立博士曾經表示,他們選擇行業的核心標準是這個行業中傳統的路徑是不是已經完成了閉環,比如金融、商業、安防。同時也要在在現有業務平臺基礎上,加大產品投入,擴充產品線,探索諸如無人駕駛等新的垂直領域。
依圖科技:后起之秀緊隨其后
曠視和商湯占據了計算機視覺領域內的兩座高山,依圖科技與兩者相比,在融資方面要遜色很多,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依圖科技在11月之前共獲得5.98億人民幣的投資,不過目前他們最新一輪融資金額尚未對外披露。
從這幾輪的投資方構成來看,依圖科技的絕大多數投資者還是以投資機構為主,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最新曝光的C+輪,新增了招商銀行的投資。
這也是預料之中,依圖和招行在2015年就達成過合作,當時,招商銀行就將“依圖人臉識別技術”推廣到全國1500家網點。
從依圖科技目前的合作伙伴來看,他們也著力布局在金融以及安防方面。目前,憑借其完整的實名認證解決方案,依靠人臉比對及活體檢測技術,他們幫助了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京東金融、360金控等各類金融企業進行安全認證。同時,依圖也和多家省市公安廳都建立了合作。從這個方向來看,依圖科技和商湯以及曠視的業務重合度還是非常高的。
不過,在5月份完成3.9億元融資后,依圖方面曾表示,此輪融資將主要用于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行業的核心技術研發、醫療行業臨床應用的拓展,以及人工智能醫療團隊的建設。但是在目前的投資方構成來看,依圖科技在AI醫療方面可能還需要一把火。
結語
在計算機視覺方面,人臉識別可以說是落地應用最快,擴張發展最快的一個領域,從安防到金融都是各大公司搶占的市場高地。
細分來看,每家在這兩大塊主流應用之外又各有側重點,曠視和商湯都關注移動手機應用方面,而依圖則想從醫療上突圍。
其實從各家的投資方也能管窺一豹,一般都是非常專業以及規模較大的投資機構為主,這些機構對于時下最火熱技術的嗅覺非常靈敏;除此之外,就是各個金融以及安防等細分領域的投資方,而這樣的投資結構很大程度上也是由計算機視覺公司在各自細分領域的技術應用場景所決定,同時也推動他們更快速地深入到這些商業化應用落地中。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