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國際機器人嘉年華圓滿落幕

韓平 8年前 (2017-11-01)

2017年國際機器人嘉年華在北京時間10月29日于浙江省嘉興市九龍山航空俱樂部(全球首家無人機主題創意公園)圓滿落幕。

此次嘉年華由極戰(上海)體育發展有限公司和上海裕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聯合主辦。自嘉年華開幕的第一天起,各種精彩乃至出乎意料的比賽就紛紛上演,給現場觀眾呈現了一場與眾不同的感官盛宴,作為中國首家集競技、格斗、娛樂為一體的國際機器人嘉年華盛典,本次嘉年華的賽事中,代表國內外最高水平的明星戰隊齊聚一堂;同時,六大娛樂主題party嗨爆全場,電音party、機甲cosplay等交替上演為緊張賽事之余帶來了更多的別樣體驗!

2017國際機器人嘉年華圓滿落幕

2017國際機器人嘉年華圓滿落幕

開幕的第一天起,熱情的觀眾們就坐滿了觀眾席,其中不乏很多抱著孩子的家長,興奮地等待著嘉年華狂歡的開啟。在極戰CEO張宏飛熱情洋溢的致辭中,嘉年華正式開幕了。緊接著是一番勁歌熱舞,將現場氛圍瞬間點燃!

2017國際機器人嘉年華圓滿落幕

2017國際機器人嘉年華圓滿落幕

在本次的2017國際機器人嘉年華的比賽中,角斗士黑隊作為FMB

Championship15KG級的冠軍,一路走來卻并不容易。在嘉年華第二天的比賽就有5場之多,這些賽程對機器人的抗擊打和攻擊能力一擊操作者的操作水平、耐心、毅力、體力都是極大的考驗。由于角斗士黑隊的黑豹每場比賽下來,機身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因此他們必須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維修受損的部位,這些或輕或重的損傷,都需要角斗士的隊員們爭分奪秒地進行搶救和補修。每一次出現角斗士的比賽,臺下的觀眾們都為他們捏了把汗,然而每一場比賽開始,傷痕累累的黑豹永遠以嶄新的面貌面對著它戰斗的舞臺和臺下的觀眾,并以最頑強的姿態站到最后,拿下了一場場比賽的勝利!支撐角斗士黑隊一路走來的,并不僅僅是它的頑強,更是職業精神的光芒。

在迎戰Mogician戰隊的總決賽中,Mogician戰隊的機器人薛定諤的蛙一上場就吸引了所有觀眾的眼球,那仿佛扣著一個“臉盆”的造型甚至讓現場發出了陣陣嘲笑聲,然而在比賽中,這只被大家不看好的“小綠蛙”卻讓現場觀眾大跌眼鏡!角斗士黑隊的黑豹雖然兇猛,但是“小綠蛙”頭上的“臉盆”恰好牢牢的控制住了黑豹的攻擊,使它無法動彈,雖然它并不能對黑豹造成大的損傷,但是這超強的“扣籃能力”將黑豹牢牢的鉗制住。這“扣籃”和轉鼓的一番鏖戰讓現場觀眾們從嘲笑到爆發出陣陣掌聲,最終黑豹瞅準時機逃出了“小綠蛙”的“扣籃”,并用轉鼓給予了對方致命一擊,獲得了FMB Championship15KG級的冠軍,這場戰斗,這只開始不被大家看好的“小綠蛙”,在它奇特的造型和出色的鉗制能力背后,是完善的機械設計和創新型的攻擊策略,這獨特的武器設計和外形,成為了它的一大“殺器”。

在FMB Championship 60KG級的總決賽中,由巴西隊ThundeRatz對戰荷蘭隊Bonx,ThunderRatz這支隊伍可謂來頭不小,在著名的BattleBots博茨大戰上,ThundeRatz作為世界頂尖的機器人格斗隊伍,以快很準的攻擊著名,屢次獲得冠軍。兩支頂尖戰隊的對決由ThundeRatz獲得勝利。而在FMB世界杯熱身賽60KG冠亞軍爭奪賽中,卻上演了一出神奇的反轉劇,這只來自BattleBots的“明星戰隊”對戰來自印度戰隊Karma ,ThundeRatz的REDRUM前期吊打Karma的Moksha,在大家都以為比賽結果毫無懸念的時候,突然,ThundeRatz的REDRUM無法動彈!不僅ThundeRatz的隊員們一臉驚訝,現場的觀眾們更是為這戰場風云莫測的變化驚嘆不已,Karma戰隊爆冷成為本屆FMB世界杯熱身賽60KG級冠軍。

MLF總決賽作為壓軸之戰,由上大六宇速迎戰金屬誘惑。上大六宇速作為來自上海市智能制造及機器人重點實驗室的專業級俱樂部,上場就展現了不俗的實力。六宇速的超電磁炮憑借其靈活地走位躲開了金屬誘惑的金屬戰神的彈射攻擊,并數次用它尖銳的武器把金屬戰神鏟翻!賽場內鋼鐵撞擊的聲音不絕于耳。金屬戰神對于這樣激烈的進攻毫無還手之力,彈射器由進攻的武器變成了被擊翻后自救的“稻草”。由于雙方機器人膠著在一起,比賽一度暫停。終于在全場觀眾的注視中,超電磁炮在最后的51秒給予了金屬誘惑致命的一擊,這次攻擊讓金屬誘惑徹底失去了行動能力,再也無法自救。上大六宇速俱樂部憑借其一流的操作和超強的攻擊力,成為MLF無限制格斗機器人職業聯賽的首屆冠軍。

2017國際機器人嘉年華圓滿落幕

2017國際機器人嘉年華圓滿落幕

2017國際機器人嘉年華圓滿落幕

2017國際機器人嘉年華圓滿落幕

2017國際機器人嘉年華圓滿落幕

2017國際機器人嘉年華圓滿落幕

同時,2017年國際機器人嘉年華作為國內甚至全球極高規模的泛娛樂國際機器人盛典,獲得了大量一線媒體的鼎力支持!除了在上海廣播電視臺等多個電視媒體平臺播出,還在熊貓直播、看看新聞網等網絡直播平臺進行了直播報道,在為期三天的嘉年華直播中,吸引了大量網民進行同步觀看和討論。尤其在國內外機器人格斗賽事愛好者中引起了強烈反響,他們通過社交媒體表達了對本次比賽的觀賞性和專業性的高度贊揚。

2017國際機器人嘉年華圓滿落幕

2017國際機器人嘉年華圓滿落幕

本次2017國際機器人嘉年華盛典,主辦方極戰(上海)體育發展有限公司不僅在維修區為參賽選手準備了充足的維修工具,更搭建了燒烤攤、潮玩體驗區等讓觀看比賽的觀眾們在閑暇之余有了更多娛樂的選擇,場地選在足足有10.12平方公里的全球首家無人機主題創意公園——九龍山航空俱樂部,廣闊的場館、充足的娛樂設施、隨處可見的志愿者服務,旨在為廣大科技和娛樂愛好者呈現一場更為華麗的饕餮盛宴,具有如此規模的泛娛樂大型機器人嘉年華盛會,在國內尚是首例!

2017國際機器人嘉年華圓滿落幕

2017國際機器人嘉年華圓滿落幕

機器人格斗賽事上世紀90年代誕生于國外,20世紀初通過電視轉播、網絡直播等手段傳入國內,一直深受國內外機器人愛好者的喜愛與追捧。2016年9月15日-17日開始,MLF無限制機器人格斗職業聯賽在上海首次亮相。極戰作為中國首家專做無限制機器人格斗賽事的公司,打造的FMB無限制機器人格斗賽事在全球首次將機器人格斗類娛樂賽事提升至競技體育范疇,創立了獨有的競技規則。無限制機器人格斗職業聯賽的誕生,為國內機器人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展現技術、切磋技藝、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的舞臺。也讓熱愛這場賽事的機器人迷,科技迷在每個季度都有了讓他們為之癲狂的理由!本次的機器人嘉年華中,就包含了無限制機器人格斗中的三大核心專業賽(2017MLF無限制機器人格斗職業聯賽、2017FMB Championship秋季賽、2017FMB World Cup世界杯熱身賽)和三大挑戰賽(FMB Uni-Ganker挑戰賽、FMB Uni-ZEGA挑戰賽、FMB Young-Nano挑戰賽),不僅吸引了大批觀眾親臨現場觀看,更點燃了機器人格斗賽事愛好者內心的格斗熱血,充分感受科技競技的美妙,過足眼癮!

2017國際機器人嘉年華圓滿落幕

同時,眾多高科技互動娛樂設施讓現場觀眾流連忘返,有AR/VR、無人機等火熱的科技娛樂設備,全新的多維技術通過聽覺、視覺、觸覺等感官體驗,帶領觀眾走進超越4D夢境的模擬體驗?;贗MRS制作的FMB-ONLINE機甲戰斗游戲等,讓小朋友們有了更多與高科技人工智能接觸和了解的機會。在這里,科幻電音派對上美麗的DJ讓夜晚變成了歡樂的海洋,勁爆的音樂點燃了整個嘉年華!威風凜凜的中國首臺巨型格斗機甲—“大威”坐鎮,吸引了大批好奇的目光。在現場,大威的虛擬形象與人類進行了趣味互動,觀眾席上歡笑連連??吹贸?,主辦方傾力將本次嘉年華盛典打造成一架具有國際水準的超強科技泛娛樂航母!

2017國際機器人嘉年華圓滿落幕

2017國際機器人嘉年華圓滿落幕

2017國際機器人嘉年華圓滿落幕

2017國際機器人嘉年華,為期三天的比賽中,來自國內外的參賽隊伍在賽場上奮力拼搏,用最大的努力和職業精神為自己和自己的國家在科技和機器人領域貢獻著自己的力量。盡管機器人格斗在中國才剛剛起步,國內外參賽隊員的水平也相差甚遠,但是這來自高手之間的較量才能使中國的本土機器人格斗領域在磨練中成長,這次嘉年華以全新的視角、一流的設備、全新的理念、迎接了全民的參與,勢必在中國本土開拓出更廣闊的科技泛娛樂領域的市場,同時,這次的比賽中,也誕生了像角斗士黑隊一樣頑強拼搏、堅持不懈的具有競技精神的優秀中國戰隊,正是這樣的隊伍,讓中國未來的人工智能和科技領域有了新的希望。2017國際機器人嘉年華在浙江省嘉興市的登陸,標志著中國新一代的科技泛娛樂產業的革新,體現出機器人格斗領域的規?;?、科技化、人文化、娛樂化的特點,為嘉興乃至全國的科技娛樂產業商家提供了一套完整和全面、靜態與動態相結合的立體展示平臺,也為嘉興及周邊城市的游客提供了一次近乎完美的體驗機會。此次極戰傾力打造的嘉年華盛會,把聚光燈聚焦科技泛娛樂上,成為行業內具有開創意義的盛典。正如極戰CEO張宏飛所言,這將開創一個無與倫比的、包含完整體系的泛娛樂國際機器人盛會!正是因為有了這樣規模的嘉年華盛典的出現,讓更多的年輕人有了一個更公平更廣闊更高的平臺去展示自己的創造力和實現自己的夢想。同時,極戰提供了一個讓中國最頂尖的機器人創新人才能與世界最頂尖的機器人團隊通過競技賽事來交流切磋與合作的渠道,我們也有足夠理由相信,以娛樂精神引領高科技創新的盛會,將會在中國掀起一個顛覆科技時代的浪潮。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