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速4000km的“高速飛行列車”,從北京到武漢只要半小時
該“高速飛行列車”最高速度將達到4000km h,約是目前民航客機速度的4.5倍。
30日,在第三屆中國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劉石泉表示,該公司已經開展了“高速飛行列車”的研究,并證明了該設想的可行性,現正在敲定投放市場后的運行方案。
據悉,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研制的“高速飛行列車”最高速度將達到4000km/h,約是目前民航客機速度的4.5倍。未來,乘坐中國航天科工研發的“高速飛行列車”,從北京到武漢可能僅需30分鐘
據劉石泉表示,欲將該“高速飛行列車”落實,重點需要融合好四項關鍵技術:高超聲速飛行器技術、超導磁懸浮、軌道交通技術和真空管道運輸。
“飛行”目標|高超聲速技術與超導磁懸浮
高超聲速飛行器技術和超導磁懸浮的結合將會在真正意義上實現“飛行”的速度目標。
高超聲速技術
其中高超聲速飛行器技術是航空和航天技術的結合點,涉及高超聲速空氣動力學、計算流體力學、高溫氣動熱力學、化學動力學、導航與控制、電子信息、材料結構、工藝制造等多門學科。
該技術是高超聲速推進、機體/推進一體化設計、超聲速燃燒、熱防護、吸熱型碳氫燃料、高超聲速地面模擬和飛行試驗等多項前沿技術的高度綜合。高超聲速飛行器技術是當今航空航天領域的前沿技術,是各航空航天大國競相開展研究的熱點領域。
超導磁懸浮
而超導磁懸浮主要是利用低溫超導材料和高溫超導材料實現懸浮的一種方式。其工作原理就是,把一塊磁鐵放在超導盤上,因為超導盤把磁感應線排斥出去,所以超導盤跟磁鐵之間產生排斥力,結果磁鐵懸浮在超導盤的上方。
這種超導懸浮在工程中是可以有廣泛的應用,超導懸浮列車就是一例。讓列車懸浮起來,與軌道脫離接觸,這樣列車在運行時的阻力降低很多,從而實現速度的提升。
軌道布局|軌道交通技術與真空管道
為了實現該列車項目大面積的推廣和布局,軌道交通技術與真空管道運輸兩項前沿技術也是十分重要。
軌道交通技術
軌道交通是屬于集多專業、多工種于一身的復雜系統,通常由軌道路線、車站、車輛、維護檢修基地、供變電、通信信號、指揮控制中心等組成。軌道交通的運輸組織、功能實現、安全保證均應遵循有軌道交通的客觀規律。
軌道交通技術是一項非常復雜的技術,以城市軌道為例,如下表所示,軌道系統的搭建涉及到環境、地理、列車的技術要求、安全等方面的考慮。
城市軌道交通技術等級表
此列車采取真空管道作為運行軌道,與我國現有的高鐵運行方式相比,其運行方式顯得高大上許多,當然此種選擇是出于技術的考慮。
真空管道運輸
真空管道運輸,是一種無空氣阻力、無摩擦的運輸形式。具體實現就是在地面或地下建一個密閉的管道,用真空泵抽成真空或部分真空。
在這樣的環境中,即便不是磁懸浮列車,駕駛的普通車輛,行車阻力也會大大減小。且采用真空管道可有效降低能耗,同時氣動噪聲也可大大降低,符合環保要求。
總結
由上述內容看出,這四大技術都是十分復雜的技術。不過據了解,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擁有豐富的重大項目系統工程實踐經驗和技術積累,具有大工程必備的仿真建模和大型系統試驗能力,以及國際一流的超聲速飛行器設計能力,這些都為建設高速飛行列車項目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和開發基礎條件。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的相關負責人還透露,此次高速飛行列車工程項目的落實注重發揮各方面優勢,他們聯合了國內外20多家科研機構,成立了國內首個國際性高速飛行列車產業聯盟,目前該團隊擁有相關領域的200多項專利。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