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體驗中的追蹤定位,現在可以換成低成本的Wi-Fi了

巫盼 8年前 (2017-07-25)

斯坦福大學研究團隊用Wi-Fi技術實現VR應用中的追蹤定位。

在目前實現的VR游戲體驗中,用戶佩戴好設備,看著系統屏幕投影的虛擬3D世界,然后在規定的區域運動。但是限于追蹤限制,用戶也只能在這塊規定的區域內移動。對此,斯坦福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Wi-Fi芯片系統(Wicapture),讓游戲體驗更加自由。

VR體驗中的追蹤定位技術,現在可以換成低成本的Wi-Fi了

現在常見的VR游戲體驗,為了有效追蹤用戶肢體上的動作,廠家的設計通常是在室內設定好的區域周邊裝配一個或多個紅外攝像頭,這樣頭戴設備上的紅外線燈發出的紅外線就可以被攝像頭捕捉到,從而追蹤玩家前后左右的移動。

然而這些系統都存在共同的缺陷:為了保證良好的體驗,用戶必須在幾平方米以內,如果走出來則無法追蹤到。并且,在游戲過程中必須確保沒有其他人或障礙物進入,以防止信號被阻隔。

為了能夠有更多的自由和更低的成本,斯坦福大學的研究團隊轉向了普通的無線電技術Wi-Fi。不過,計算機科學家Manikanta Kotaru指出,雖然Wi-Fi已經被廣泛應用,但是它的追蹤準確度達幾十厘米,所以如果應用在VR體驗上,精度不足就是一大缺陷。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研究團隊提出了解決方案:一個標準的Wi-Fi芯片(如手機里的)和兩個Wi-Fi接收器(類似家里的路由器)。

這里,芯片和接收器之間的信號傳輸是通過高頻傳輸的,為了實現毫米的追蹤精度,必須要測量出信號從芯片到接收器的傳輸時間。但是,芯片和接收器的時鐘頻率是不同的,而且含有Wi-Fi的設備時鐘大多都不同步。

于是Kotaru利用信號的多徑效應(直接傳送到接收機的無線電波為直射波,通過墻壁返回到接收機的信號為反射波)寫了一個算法。該算法同時追蹤兩個不同路徑下的信號,通過多個發射機組合,利用三角測量方法實現對信號的追蹤。

實驗中,科學家將Wi-Fi芯片放置在機械設備上,在辦公室角落放置了四個Wi-Fi發射機,當他們以各種方式移動芯片時,Wicapture都可以維持1cm的精度;即便當研究人員用家具遮擋發射機,只要維持兩個發射機和芯片有信號聯系,誤差就可以維持在1.5cm。

對于這一創新,MIT的計算機科學家Dina Katabi說:“將虛擬現實與無線傳輸聯系在一起,這真的是非常棒的做法。”

雖然研究團隊承認,Wicapture的反應時間比紅外攝像機的反應時間慢,準確度也沒有那么高,但是他們認為可以通過與加速度計相結合來實現高精度和低反應時間。盡管未來仍需優化,但目前,這項技術其實已經可以使用。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