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紀元AI峰會實錄|大咖們怎么看人工智能應用的未來和發展

巫盼 8年前 (2017-07-19)

看專家們眼中的人工智能發展到了什么階段?

2017年7月9日,由鎂客網、振威集團聯合主辦的“3E‘硬紀元’AI+產業應用創新峰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盛大開幕?,F場200位來自全球AI行業的頂級專家、知名創投機構、創業公司團隊和知名媒體齊聚一堂,共謀AI+行業的創新應用,探討AI的當下與未來。

硬紀元AI峰會實錄|大咖們怎么看人工智能應用的未來和發展

在主題為“人工智能應用的未來與發展”的圓桌論壇中,在西部網副總經理劉曉斌的主持下,微軟加速器駐企CEO羅斌,人工智能頂級專家、人民大學盧志武教授、京東方imaker CEO陳浩和朗瑪峰創投合伙人呂釗建等嘉賓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其中,在AI熱度的問題上,大家一致表示:近年來AI大火的根本原因在于計算能力的大幅提高,雖然目前各個垂直領域可以說是百花齊放,但是到最后一定會實現統一和融合。

對于當前的創業者和行業發展,嘉賓們表示,能夠將技術整合并真實有效改善人們生活是他們所看重的,情懷可以有,但是技術和產品還是要能夠接地氣。所以,希望能夠有更多專業的人工智能玩家參與進來,花更多的力氣去做垂直領域的研究,而不是做一些無關本質、沒意義的事情。

以下為演講實錄

劉曉斌先生:下午好,大家可能很詫異今天這樣的活動為什么讓一個西安人來主持。兩個原因,第一,我們西部網是鎂客網在西安的城市合伙人;第二大家上午也知道了西安目前在強力來主推硬科技,今天早上有硬科技的倡導者米磊博士跟我們西安新區管委會的王飛主任都在,我們要讓硬科技+西安成為一張名片,不光是歷史文化,旅游風光可能也是硬科技,所以今天我來接受我們張總薩總的委托做這個主持,和四位老師一塊聊一聊人工智能,那我們先請咱們四位嘉賓給大家打個招呼。

羅斌(微軟加速器 駐企CEO):大家好,我是微軟加速器北京的駐企CEO羅斌。非常高興,在這邊跟大家能夠分享人工智能的話題,人工智能本身也是微軟和我們微軟加速器長期關注,而且在中國這邊,我們非常著力去挖掘的一個市場,可以說這個市場方興未艾,我們會跟大家分享我們怎么樣能夠找到更好的公司,謝謝!

盧志武(人民大學教授 人工智能頂級專家):大家好,我來自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我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機器學習,我就說我十年前進入這個領域,當時最冷門的領域,現在熬到最熱門的領域,有很多體會,等會跟大家分享,謝謝大家。

陳浩( 京東方imaker CEO):大家好。我是來自京東方的陳浩,京東方是一家制造型企業,也是借這次AI東風著力轉型的一家大型企業,京東方有13條產線,現在全部在利用智能化進行轉型,所以這次也希望能夠在峰會上學習更多的東西,謝謝大家。

呂釗建(朗瑪峰創投 合伙人):大家好。我是朗瑪峰創投的合伙人,呂釗建。朗瑪峰一直是比較關注科技類行業的中后期投資,我個人也是花了比較多的精力來去關注科技行業。人工智能的話,應該是整個科技最前沿的一個方向,也是我們非常關注的一個領域,謝謝大家。

探討一:人工智能這撥火了,他能火多久,這波還會不會遭到震蕩或我們會不會在這當中受到影響?

羅斌:首先聲明,我認為人工智能現在火起來的原因,不是因為阿爾法狗。人工智能到今天開始火起來,幾個主要的外部原因,一個是進行計算的整體的成本,由于云計算、大數據的這些工具比較方便,更加進入到尋常百姓,進入到每個創業者的面前,使得人工智能的這些東西并不是原來在研究院所謂的這種高樓深院里邊,是專家們為了拿諾貝爾獎去做的這樣的一個工作,而是變成和我們每一天的生活和工作都可以結合在一起的,找出很多個場景的這樣的具體的領域了。

人工智能本身的出現其實并不是一個很新鮮的東西,再有計算機或者說現代的控制論有了比較成型以后,如果從整個時間的節點來看,就從二戰末期的時候,人工智能的概念就比較成熟了。由于云計算和大數據的普及,一些基礎科學研究在這個領域里邊取得的突破。人工智能在某一個垂直的領域里邊給大家帶來一些賞心悅目的東西,這是其一。其二,人工智能本身進入到我們每一天的工作,逐漸取代很多我們現在人做的工作,尤其是現在這種我們講智慧的人類,這個還是比較長的時間,這個是我自己的一個最基本的認識。

呂釗建:從投資機構的角度來講,更多的還是從產業的角度來去思維這個問題,大的方向上來講,我們一定是關注和看好的,但是從產業化的進程上來看,我覺得可能不像很多的創業者想象的那么容易。我也同意羅總的觀點,可能基于用戶需求的人工智能應該會率先得到機構和產業的認可。

陳浩:我覺得人工智能現在火還可能只是從產品和技術角度,需求并沒有完全發掘出來,任何行業都有一個震蕩的過程,我感覺可能AI這次火是從低谷往上爬坡這個過程,從互聯網的發展角度來看,他也具備了這樣一個過程,最早期是有2-3家這種先驅,然后進入這個物聯網。其次,接著就是各個垂直領域百花齊放,但到了最后都是統一大的融合,所以我覺得現在說火還為時尚早,但我和京東方長期看好AI。

盧志武:我從技術的角度人工智能這一波為什么會火起來。其實,本質的原因就是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大幅提高,我們都知道這一波人工智能掀起了深度學習,然后就有大量的公司,比如谷歌微軟都投了很多錢進來了。就說那為什么12年的時候突然都突破了,就是要歸功于英偉達,英偉達做了一種硬件,以前都是用來做顯示的,但是從12年開始慢慢的我們把它作來做計算了。

深度學習里面最核心的算法就是反向傳播,他其實在1986年就提出來了,但是為什么那個時候不行?那就是因為那個時候連386都沒有,就算那個時候訓練一個網絡要一個月或者三個月都有可能?,F在我們訓練最深的網絡,比如說擺脫層的可能就幾個小時就完了,所以計算能力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人工智能掀起的最本質的原因,我從技術角度認為就是計算能力的大幅提高。謝謝各位。

探討二:你們最看好什么樣的人工智能團隊?

羅斌:這個話題比較大,從投資本身的角度來講,通常要看兩個或者看三個,第一個是看賽道,第二看技術,第三是看公司。有好的公司好的團隊,我們能夠幫助他們成功。而好的公司好的團隊,說起來就是老生常談的一些問題,對產業是不是能夠有很合理的研究,在賽道里邊它對整個人工智能的領域和它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不是有它獨特的視角和持之以恒。

另外它整個的溝通能力、學習能力,能夠站在巨人肩膀上邊的這些能力也要非常的強大。那談起具體的垂直的領域,如果解決我們所謂的小兒的孤僻癥,年輕人的焦慮癥和老年癡呆癥,如果說技術上來講我們是可以做成的,但是誰能夠把這些技術整合成業務整合成我們可以為大家服務,改善人家生活的東西,我們對這樣的企業,真的拭目以待。

呂釗建:我覺得人工智能有些時候要接地氣兒,如果說他未來有一項技術,比如說從降噪的角度來講,有這樣一套工具,說我們坐在這兒可以你聽得到我在說什么,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其實這就具備產業化的基礎,有些時候,我覺得人工智能不僅僅是玩概念賣情懷,有些時候其實現在還是有一些功能性的需求,沒有被現有的技術很好的滿足,我覺得這一類事我再去按方向的時候比較關注的。第二個來講的話,我覺得提到人的問題就是說你干這件事兒,應該是說你要有這個方面的素養,比如說我原來完全不是干這個行當的,就因為人工智能火了,所以我要干,那這個一定不是我考量的元素。但是如果說他周期是不是要長一點,我們是不是有承受能力,我覺得這個我是可以接受的,所以要相信真正的還是有一些機構愿意接受有理想有能力有情懷擺的創業者,但不要玩情懷。

陳浩:我非常同意羅老師還有各位專家的意見,從一個時間維度來講,這個領域,我們更聚焦于顯示領域,因為京東方整個產業鏈條都是圍繞著顯示來做的,從這種方向來講,我們更希望是某些細小領域的技術型突破比較接地氣的,比如說現在京東方具備10K的這種顯示技術,但是現在的片源,美國最先進的是達到6K,普通意義上可能只有2K現在4K的屏幕怎么去清晰,這也是一個人工智能的范疇

其次,現在京東方大量的資金在布局這種深色傳感器還有芯片,所以說就是人工智能,它是個很大的范疇,它是需要在某些細節方向一點點積累出來,最后才能集大成的?,F階段基本上都是從細分領域才能有比較好的突破。

主持人:人工智能從大家開始關注起,他就帶著某種邪惡的特征,那我們從事人工智能的人,我們的團隊是不是該有開發者倫理的一個概念?我想聽聽盧教授來怎么講這個問題。

盧志武:很多人擔心這種人工智能會不會控制人類社會,但是我相信,全世界的政府都是好的,他肯定會出臺相關的一些管理機制,來防止這個事情出現,大的方面,我是覺得是這樣。但是這個事情我覺得50年之內應該不會發生,所以暫時應該是安全的。

從我自己個人的角度,在這各方能力方面有一個特別深的體會是什么,有兩件事情,一件事情就是煙葉,煙葉我們送到烤場之前,以前都是人工一片葉子的挑,我們最近想做一個自動的分揀機器,把煙葉分級,好的就放在一邊,差的放在另外一邊,節省非常多的人力。據統計是會讓10萬人失業,你想想這個本身就是一個能力問題,如果你推出一個機器,讓10萬失業,這是個會帶來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另外就是用人工智能的辦法看人的臉,通過看人的臉自動的識別兒童是不是有自閉癥,現在醫院的兒子自閉癥診斷率特別低,比如說政府統計的可能就是幾百萬都沒有,但實際上遠遠不止,那就說如果我們把這個算法研究成功了,醫院的診斷率會大幅提高,那也會帶來一個嚴重的后果。那時候很多自閉癥的兒童怎么辦,政府管不了,也會帶來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所以怎么辦,我覺得肯定是還要由政府來想辦法,就我們科研人員應該是無能為力。

主持人:其實要總結幾位專家的觀點,就是在一個喧囂的環境里面還能夠沉住氣死磕人類的真實需求,這是我想的幾位專家最看重的素質和品質。但是問題又來了,在這樣一個有機會的環境里面,在哪個地方做的事情,哪個地方來做這個人工智能也是不一樣的。比如在北京有資本有場景可能有機會,在杭州有數據可能有機會,在深圳有產業鏈配套可能有機會,那在我們西安有生物科技航空航天有產業的結合。我今天就想先聽幾位專家說一說我們做人工智能到底該不該挑地方?挑什么樣的地方才適合我們來做這個產業呢?

探討三:做人工智能到底該不該挑地方?挑什么樣的地方才適合我們來做這個產業呢?

羅斌:實際上在剛才劉總談的這些地方,他們都有各自的專業領域,那么我就不說北京好了,因為北京一定是最好的,其他的地方我們希望在人工智能的發展的領域一定是遍地開花、百家爭鳴這樣的一個生態,或者是這樣的一個情形,那才能夠更加促進人工智能向前發展!

盧志武:我非常同意羅總的觀點。因為我自己也是創業,我們公司的選址當時有杭州,然后上海、北京,我們最后把注冊地選擇了北京,為什么說?就是我們已經就說你做人工智能可能北京還是機會最多。

陳浩:是這樣的,我們看待幾個區域哪個機會更大,其實是看長期和遠期。如果是像羅老師剛才說的中級的AI的話,那其實這幾個區域只是在某些領域得到了門票,并不說機會只有門票。如果從短期來看的話,任何一個行業它最開始都是需要技術和資本去驅動的,中期可能在某些細分領域得到很好地應用,但最終都要百花齊放,統一融合,短期可能機會最多的是北京,短期內做的最好的可能是西安,最后產業化里邊深圳可能更好一些,大概是這個樣子。

呂釗建:雖然我覺得哪都有機會,這個事實有可能北京的機會最大,但事實上來看的話,我個人是覺得,人工智能的技術和人工智能的產業化應用我覺得應該是兩個概念,技術最適合的地帶應該是人才更為集中的地帶。至于商業變現的角度來講,我覺得這個倒未必,這個要看產業的基礎在哪,所以我倒覺得技術最合適的應該是這個地點,這個商業的話哪都可以。

主持人:我們西安有一個好處特別大的好處,房價便宜。在我們西安核心地段的房價不過才一萬左右而已,你在西安生活,你做科研,你心里多踏實。所以我代表西安發出呼吁,歡迎大家到西安去創業,我們先有足夠多的大學生來給你打下手,然后我們的房價讓你很安逸的做創業,所以我認為我們西安在這個人工智能也是有機會的。其實我看在座各位年齡各有差異,有的是可能比我們更小的90后,也有的可能70后。在人工智能領域就面臨一個問題,任何一個項目都可能帶來一個問題:失業,都可能造成某個領域的失業。我們在瞄準未來在做事情,我們的孩子在生活,在現實的教育環境里面,我們的孩子將來會不會一畢業就失業呢?

探討四:在現實的教育環境里面,我們的孩子將來會不會一畢業就失業呢?

羅斌:我自己覺得如果大家不被一些簡單的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所取代,那我覺得可能它需要做更努力的研究數據與數據之間的關系,研究人工智能的本質,研究人工智能的機理等等。做這方面的一些工作。

人工智能我們還是用一個所謂的物理運動來研究和模擬更高級的運動,比如說我們用物理運動來模擬或者是分析化學運動,或者是人類的這些運動,其實就是說我們有很多這種和倫理相關的這些東西和知識沒有更好的基礎理論,這些規矩在的時候,他不會得以很快速的發展。所以就是說如果對于幾個小孩子有什么更大的希望,就是讓他們學得更多,學的更巧。

盧志武:因為我做教育也做了好多年,我舉幾個例子,舉個例子可能大家比較直觀。第一個例子就是我們國內,應該是最有名的就是人工智能系,在北大信息科學專業,然后他們這邊最近兩年智能系,不管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每次報名都是爆滿,然后他們還可以挑非常好的人,這是一個最大的變化。

第二個例子就是,前兩天發生的,美國大使館跟我提前好久要采訪我,他特別關心什么,就是中美之間人才是怎么流動的,美國政府特別擔心什么?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超過美國了,他就了解這個,因為我們是在大學里面,他認為我們可能知道一些,然后談了一下午,反正我感覺他憂心忡忡地走了。我們講了兩個例子嗎,比如說共享單車,然后移動支付。我說這兩個領域肯定是中國超過美國的。

至于說教育方面我自己理解就是我覺得讓小孩接受一下人工智能的教育也是可以的,如果我們提前知道這些東西的話,我們可以讓小孩不做這些東西,比如說現在還有很多家長讓小孩去學會計,但是我覺得會計行業也快失業了,這真的是有可能,然后當然他們是投資人,是量化投資。以后做這種自動量化的,應該也可能失業了,所以別看說今天好像他們賺一百萬或者兩百萬,但是明天可能他們就失業了,所以家長一定要了解這些最新的人工智能技術,在為你小孩提供什么?你高考報志愿的時候,研究生選擇學校的時候一定要提供他最好的一些建議,我就談這么多。

主持人:我的理解是這樣的,我們不管是做家長的,還是我們身邊有孩子的,一定讓我們的孩子構建一個對未來的認知,最關鍵的不能夠構建一個防御未來的一個屏障,會把自己給限制死,那我們讓孩子構建一個面向未來的認知的話,可能他未來的機遇和機會也就很多。

其實在人工智能領域,它其實不光是人和人的競爭,企業和企業的競爭,地區和地區的競爭,它可能也是國和國的競爭,但那國與國的競爭的時候比什么呢?比的是組織效率,但是任何一個可能影響未來的科技都可能會帶來負面的解讀,比如轉基因,大家都知道。當轉基因在國內被負面解讀之后被妖魔化之后,整個轉基因行業遭受到了巨大的負面影響。目前我們希望在人工智能這個領域去獲得更大的競爭更大的機遇的時候,我們的社會動員能力就變得很關鍵,我們該怎么講好?人工智能這個故事讓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進來,我想也請幾位專家應該表達一下想法和觀點。

探討五:人工智能產業的危和機

羅斌:首先聲明在轉基因和這個領域里邊,我自己是贊成用轉基因技術的。第二個我這邊分享的就是堅持真理,反對錯誤,那所謂堅持真理和反對錯就是說在所有的新的變革的過程中,一定是有很多的,所謂的我們從最初觀察起來這個事情有很多瑕疵,有很多危機,很多危險的地方,在我們中國人里邊我們非常推崇儒家文化。我們儒家文化說危機就是既有危險又有機會,在國外的這些人里邊,他們也看到,就是說真正的轉基因無論是人工智能,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和對我們生活社會以及工作整個的改善要遠遠大于我們可以看到的負面,而大部分是負面的這些東西,我們是可以通過我們現在的知識的結構夠、現在的管理的水準對它進行一定的抑制等等這樣的,所以就是說我在人工智能還有轉基因等等發展的過程中,我希望大家花更多的力氣去做垂直領域的研究,這方面的東西少做什么呢,少做任何的廣告,少做任何的早期的表態,因為這個沒有任何的意義。

盧志武:人工智能我覺得還是一個前景很美好的,我們還是要正面的宣傳是吧,但是可能比如說萬一他有一天引起失業的人過多肯定會引起反彈,這個就靠大家一起努力。我是在教育行業,我可以盡自己的努力幫忙宣傳這個事情,另外每個人都可以盡自己的努力來學習人工智能,來科普人工智能好。

陳浩:其實我覺得任何事物不僅僅是新鮮事物,都有正面和反面,我們所做的事能多多的增強它正面而抑制它的反面,不忘初心回歸本原。因為AI本身的定義,它就是模擬、擴充、增強人的知識的理論和方法,所以我們應該沿著這種正確的道路,而且也可以借鑒一些互聯網當時在推廣中的那種經驗?;ヂ摼W本身對我們有沒有壞處?也有,比如說隱私等等,但是他在過程當中在整個社會的宣傳過程中,互聯網正面的這種便利或者說是好處無限的放大,它的某些負面影響被無限地放下,所以才有今天互聯網百花齊放的一個狀態。所以我希望AI也能夠有這樣的環境,讓我們中國的AI能夠走到世界的前沿。

呂釗建:對人工智能的技術我是個外行,但我提到這個問題的話,我的感受是說有問題很正常。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真正懂的專業選手多多的去參與,而不是說一些似懂非懂的人來去傳播、歪曲、誤導,我覺得這個是更要關注的問題。

主持人:今天早上有一位朋友分享了一張圖,鄭和下西洋時候,鄭和寶船比西班牙去的早,發現南美洲大陸的機會要大很多,因為我們封閉了我們的想象,我們沒有去發現更多的新大陸,而是歐洲發現了新大陸,在互聯網和打開的視野空間里面,我們終于跟上了。

最后我跟大家我就早上搜到了一首詩,我把首詩給大家念一下:靈魂展翼直面未知,無所畏懼遵循夢想,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生命中追尋無數個挑戰。我們的征途是星辰破曉。我想大家可能都知道來歷,這是英國的一首詩歌,被我們演繹成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想人工智能的危害其實不用過高估計,我們有足夠多的空間還沒有打開,如果我們都抱著我們的夢想是星辰大海的話,人工智能的想象空間還會更加巨大,我們也希望在座各位在人工智能的大道上越走越成功,謝謝大家。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