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憑什么產業化?
如果我們把硬科技的變革看作一場革命,應該更希望它是一場群眾斗爭,而不是精英階層的革命。
鎂客網的西安城市合伙人、西部網的副總經理劉曉斌在他最近的文章里提到,“硬科技+”是要基于技術突破發現大量應用場景,研發大量有市場競爭力的新產品,以實現市場替代和商業成功。西咸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王飛在西咸做硬科技小鎮,是要實現硬科技產業轉化的聚集。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提“硬科技+”,是要抓住硬科技和產業、和市場的結合,促使硬科技的產業轉化成為風潮、形成規模,對地方發展形成強大貢獻力和推動力。
那么,硬科技憑什么產業化?
地域是一個問題,我們一提到產業化,首先想到的是深圳,高校云集、硬科技技術有足夠厚度的南京和西安,從城市的角度來說,卻缺乏“產業化”的關注度。但這個只是點的問題,另一個更大的面的問題說到底還是關注度。一個行業想要爆發,僅僅只靠圈里人是不夠的,它需要更大范圍的爆發力。就像虛擬現實為什么發展不起來,就是缺乏消費市場的爆發力。同理硬科技也是如此。孫中山所領導的辛亥革命之所以失敗,就在于它缺乏廣泛的群眾基礎,變成了一個精英型政黨所領導的單純軍事斗爭,而不是廣泛的群眾性革命。
所以如果我們把硬科技的變革看作一場革命,應該更希望它是一場群眾斗爭,而不是精英階層的革命。我們黨很早就提出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觀點。如果始終是互聯網的模式創新(比如共享單車)可以帶來更多資本的關注和快速的發展,那么靠什么來吸引最優秀的科技企業家來做硬科技呢?
而目前來看,硬科技還缺乏廣泛的群眾基礎。對于做技術的,不管是研究階段(科學家或研發人員),還是市場階段(硬科技創業企業)都缺乏被關注度。要讓硬科技產業發展起來,就要讓硬科技概念被更多人接受,在全國范圍內落地這個概念和詞匯。要讓我們的科技創新人員成為“網紅”。這就是硬科技媒體的價值。八卦娛樂行業之所以火爆,離不開娛樂媒體的搖旗吶喊。同理硬科技要發展,離不開優秀的硬科技媒體。
就在一個月前,整個新媒體圈子進行了一場“慘烈”的整風運動,“關愛八卦成長協會”、“毒蛇電影”等一眾新媒體大號紛紛被禁言甚至被關閉賬號,雖然說目前娛樂圈網紅經濟還是主流,但是從這件事情我們可以看到,國家已經在從政策上自上而下的引導大眾的價值導向。鎂客網作為一家發現價值的硬科技產業媒體,就是通過我們的影響力讓致力于技術創新的人獲得更多的關注,通過我們連接的資源讓這些前沿技術得以落地,得以產業化。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