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la米歇爾·馬埃索:在物聯網,我們要做一個“中心環節”

韓璐 8年前 (2017-06-29)

基于全球市場的視角,米歇爾為我們進行了一番圍繞中國市場的講解。

“Hey,xx,關掉電視和空調,然后幫我叫輛的士。”

“好的。”某智能硬件回復。

遙想幾年之前,這還只是科幻電影中出現的一個片段,而在幾年之后的今天,這些場景早已從大熒幕中走出來,正加速走進千家萬戶。其中,除了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能夠讓消費者直面體驗到的技術之外,其背后的“物聯網”更是功不可沒。

當前,因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產品等市場的需求,“萬物相連”已經成為了必然趨勢。在這等形勢之下,越來越多的物聯網服務商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在這之中,我們也發現了不少具備前瞻性眼光并付諸實施的企業,比如從2010年開始就在海外布局物聯網的Ayla Networks艾拉物聯(以下簡稱“Ayla”)。

Ayla米歇爾·馬埃索:在物聯網,我們要做一個“中心環節”

做物聯網,Ayla所站的位置是 “中心環節”

Ayla是一家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總部位于美國硅谷,通過端到端服務來連通產品、云以及移動App,以為企業級客戶和最終消費者提供安全連接、大數據分析、以及功能豐富的用戶體驗。

其中,我們注意到,Ayla采用了一種專為物聯網設計的全新架構,從而為物聯網產品制造商和消費者提供一種真正的端到端服務。通過整套解決方案中的Ayla嵌入式模塊、Ayla云服務、以及Ayla應用程序庫這三類組件,任何物聯網設備都可以直接連接到云端和APP。此外,利用其中的優質工具和服務,物聯網制造商可以對設備進行管理、配置和分析??偟膩碚f就是,通過Ayla的服務平臺,讓開發者或制造商省下進行通信協議、端到端安全、云服務以及其他基礎技術工作的時間和精力,從而可以更多的專注于產品本身的研發和優化。

有幸的,我們與Ayla全球銷售副總裁米歇爾·馬埃索(Michel J. Maeso)進行了一次談話,讓我們對于Ayla的定位和市場布局有了更為直觀的了解。

“我更愿意把Ayla比作一個‘中心環節’,像物聯網產品制造商和消費者,他們的行為都是圍繞‘Ayla’這個角色來進行互動的,我認為Ayla‘中間’這一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米歇爾說到。

作為一個物聯網云平臺服務商,以及一個跨國企業,在多個方面,Ayla都在扮演一個“中間”的角色,在前后雙方之間搭建一個互通橋梁。比如在物聯網云端服務平臺上,Ayla會將接入的產品虛擬化,從而進行管理,對其采集上來的數據進行存儲和分析,此外,該云平臺還與第三方合作伙伴,像第三方云服務商等等,從而將不同制造商的物聯網產品連接,為最終的消費者提供更為便利和有效的服務。

與此同時,除了連接物聯網產品制造商和最終消費者,基于在美國、歐洲和亞洲的物聯網布局,Ayla為物聯網產品制造商的“走出國門”也提供了極大地便利,比如進行各種資質的合法認證,為制造商的落地以及數據的搜集等等保駕護航。

Ayla米歇爾·馬埃索:在物聯網,我們要做一個“中心環節”

在物聯網,中國市場全球領先但也存在劣勢

在2014年上半年,Ayla正式進入國內在深圳設立分公司,在國內關于“物聯網”的概念還很淡薄,市場也在一個萌芽期的時候早早下手,迅速的搶占市場,不得不說,又一次證明了Ayla在全球物聯網布局上的前瞻性。

基于全球市場的視角,對于中國市場,米歇爾表示,中國在IoT這塊是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不過,此外,他也說:“在中國,物聯網產品制造商已經紛紛加入IoT浪潮中,在市場上迅速推出自己的IoT智能產品,這其中是有一些劣勢的,這些產品的質量和用戶體驗并不如人意。”為了證明這個事實,米歇爾還向我們舉出了實證,在賣出的物聯網產品中,只有10%左右的產品被激活并一直使用。

相比于國內,國外市場物聯網產品制造商將更多的時間花費在產品的打磨上,提高它們的質量、安全性和可用性。不過,兩兩相比之下,雖然國內外市場的側重點不同,但也是各有優劣。米歇爾認為,雖然國內的多數物聯網產品為了搶占市場而忽略了某些屬性,從而淪落為空有“物聯網”logo的產品,不過,在快速更新的同時,國內制造商也能夠更快的獲知用戶的需求,而國外制造商則因為在產品上花費了過多時間,從而導致產品更新和市場發展速度的緩慢。

Ayla米歇爾·馬埃索:在物聯網,我們要做一個“中心環節”

做物聯網產品,首先得決定用什么樣的云服務

當前,除了物聯網云服務提供商之外,越來越多的物聯網產品制造商涌現出來,顯現出國內云服務市場發展的欣欣向榮,對此,我們還是樂觀其成的。不過,正如前面所說,不管是市場反應效果,還是物聯網產品制造商的在產品研發上的表現,總歸是有些差強人意。

眾所周知,市場的成長和反應的關鍵很大一部分在于產品的質量,是否安全、是否可靠、是否能真正的帶來便利。對于這個,我們都知道,不管是何種產品,其出發點都是消費者的所想所要,因而,在研發相關物聯網產品的時候,制造商或許應該拋棄自己的身份,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問一問自己,這樣的產品是否能夠帶來便利性?什么樣的產品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

除此之外,站在物聯網云服務提供商的角度,米歇爾也給出了一些建議。他認為,在研發中,為了打造更為便利、安全可靠的產品,物聯網產品制造商應該先選定提供怎樣的云服務,繼而針對性的選擇不同的環節,而不是“先選車輪再選車型”。另外,向國外物聯網產品制造商借鑒,多花一些時間在產品的研發上,進行不同的測試,以保證推出產品的穩定性,畢竟沒有人能夠未卜先知的提前獲悉研發過程中將遇到的困難。

當然,不能僅僅是把產品做出來,在后面,制造商還要做一件事——教育消費者。通過教育,讓消費者能夠了解到不同的物聯網產品以及不同的用戶案例,從而了解到物聯網產品所帶來的真正價值和便利性。讓這些成為促使消費者購買物聯網產品的動力所在。


【鎂客·請講】專注于報道科技創新項目;我們敞開心扉面對每一位創業者,力求為您呈現一群鮮活、有性格的品牌和人物;我們傾聽創業故事和人生經歷、探討商業模式和行業趨勢、對接資本市場和供需雙方,以期為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歡迎做客【鎂客·請講】,欄目合作請發送郵件至:post@im2maker.com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