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加州無人車測試牌照后,圖森的無人貨車最快2019年上路
圖森的設想是把自己打造成一家類似于谷歌Waymo的(拉貨)出租車公司。
商用車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圖森今日宣布獲得美國加州車輛管理局(DMV)頒發的自動駕駛測試牌照,并公布了在產品研發與商業模式上的一些新的進展。
(陳默)
圖森CEO陳默表示,圖森最快將于2019年在美國實現商用車無人駕駛的商業化運營。
兩個月拿到加州無人車測試牌照
圖森由來自加州理工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多為博士/碩士,以及來自豐田、通用等公司的研究人員所成立,主要為商用車(貨車)提供自動駕駛技術,目前已經研發了一年多的時間。
目前,圖森在北京和加州圣迭戈兩地設有公司,北京公司擁有100+員工,是圖森的總部,負責公司戰略制定與自動駕駛方案的整體規劃,自動駕駛系統與車輛的融合、整體規劃等業務,美國公司擁有70+員工,主要負責AI方面的研發,本次申請牌照的主題就是圖森美國公司。
圖森COO郝佳男稱,在拿到牌照之后圖森北京的技術團隊也會奔赴加州,與其美國團隊一道進行集中研發。
加州DMV官網顯示,目前已經有33家公司獲得了無人駕駛測試牌照,包括奔馳、寶馬、谷歌、蘋果等公司。
(加州DMV官網)
圖森CEO陳默告訴記者,其是從4月份才前開始申請加州無人車測試牌照的,前后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而至于申請加州無人車測試牌照的要求,主要包括:
1、向加州DMV遞交500萬美元的押金,以保證在出現事故后具有賠償能力。
2、滿足加州DMV對技術、公司資質等方面的審核。
3、按照加州DMV方面的要求向其提交測試數據。
“總體來說,申請這個牌照的難度并不是太大。”陳默說道。
據了解,圖森目前在美國共有兩臺測試車,目前只進行了約2000多公里的測試。在拿到牌照之后,圖森會進一步加快測試的步驟。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加州的無人車測試牌照只針對乘用車,因而圖森在加州進行的測試也只能使用普通乘用車進行。
不過圖森方面也表示,使用乘用車測試也并不會影響其商用車產品的研發進展,因為識別算法、駕駛決策等核心技術都是一致的,乘用車方案研發差不多后再移植到商用車上即可。與此同時,圖森也在申請內華達、亞利桑那等州的無人車測試牌照,這兩個州都允許進行自動駕駛商用車的測試。
值得一提的是,圖森在去年12月與唐山市曹妃甸區政府簽署了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曹妃甸建設自動駕駛貨車試驗基地,這個基地里面還穿插有一條高速公里,圖森的自動駕駛貨車面世之后,就將在這條高速上進行測試。
事實上,圖森獲得加州無人車測試牌照的消息在6月13日就已經被媒體曝出,且還有一家名為Pony.ai的公司與之一道獲得了牌照。Pony.ai有前百度無人車首席架構師james peng和樓天成所創辦,而百度無人車的另外一個核心人物王勁在離開百度后,也創辦了自動駕駛公司景馳。
研發進展:2019年實現商業化
“我們認為只要有人操作的自動駕駛,都是沒有價值的。”在談到技術之前,陳默首先拋出了自己的觀點與圖森針對的方向,“在L2/L3方面,科技公司是沒有機會的。這也是谷歌為什么花了這么長時間去搞完全自動駕駛的原因。”
在他看來,要做自動駕駛,必須做L4/L5級別的技術,因為只有這些事情,才是一家AI技術公司該做的事情。而像是L2/L3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一定會是博世、大陸等一級供應商所做的事情,因為對方做的更早也更好。
因此,在產品方面,圖森選擇了給商用車開發L4/L5級別的完全自動駕駛方案,但是會先從高速公路實現,然后再向城市路況和所有路況覆蓋。
因為成本問題,圖森的自動駕駛方案并沒有使用激光雷達。而是采用了10個攝像頭+3個毫米波雷達的方案。從傳感器來看,圖森的方案與特斯拉一樣,都非常依賴攝像頭,因而其底層也非常依賴深度學習等針對圖像識別的AI技術,且在計算模塊方面,其也采用了英偉達的Drive PX2。
(圖森自動駕駛的傳感器方案)
采用攝像頭作為主要傳感器雖然具有成本優勢,但是也會面臨光照、天氣等環境因素的影響。對此,圖森的解決辦法是”先驗與停車”。首先,圖森采用的也有毫米波雷達,在攝像頭失去作用時可以用來檢測車輛。其次,圖森在識別算法與決策上也進行了優化,盡量降低環境對攝像頭的影響。
最后,由于圖森主要解決的是高速公路上的無人駕駛問題,圖森會在實際運行之前,用搭載了激光雷達等各種傳感器的地圖采集車,構建這條高速公路的高精地圖,并記錄不同時段的光照、環境等信息。這些信息會被存儲在無人車的服務器上,并作為無人車未來運行的一個數據參考。
“當我們的無人車在路上碰到沒有遇見的情況,如前方車輛爆炸了這種情況時,我們的車就會停下來,從而保證安全。”陳默解釋道。
陳默表示,其整體的硬件方案會控制在1萬美金以下,約合5-6萬人民幣。
按照陳默的說法,圖森目前的產品研發進度大概處于40%-50%左右,預計在今年年內完成主體技術方面的開發,在2018年會進行一整年的載人測試,在2019年正式在美國實現商業化。而至于為什么會率先在美國實現商業化,主要原因在于美國關于自動駕駛相關的法律更加完善,且更愿意接受新技術。
(配圖為圖森早期改裝的一款自動駕駛貨車)
陳默表示,圖森在美國要實現的商業化目標是解決兩個公路港(貨物集散區)之間無人駕駛貨運問題,涉及高速公路路段,以及部分簡單城市道路路段。在實際運營中,自動駕駛貨車會自行在兩個公路港之間行駛,進港后的貨物裝卸、維修保養、加油、辦理手續等問題由人類司機處理。
在技術之外,圖森對于未來商業模式的構想也很有意思。
按照圖森的設想,他們并不會把自動駕駛技術賣給卡車公司,而是把自己打造成一家類似于谷歌Waymo的出租車公司,只不過Waymo拉的是人,而圖森拉的是貨物。
首先,圖森會向卡車公司定制車輛,讓他們在卡車上安裝傳感器與計算模塊,進行將其生產出來。隨后,圖森會告訴運營車隊的運輸公司自己有自動駕駛貨車,讓他們具體采購車輛,進行貨運,而至于無人貨車運營過程中出現的事故——涉及自動駕駛部分的責任,則又圖森來承擔。
在活動最后,圖森還推出了一個用于自動駕駛測試的數據集,包括識別車道線、識別車輛朝向以及估算車速等測試。
“與傳統數據集相比,圖森的數據集更貼近自動駕駛的實際情況,因而更能反映廠商的技術實力。”圖森COO郝佳男說道。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