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芯片主要競購廠商開始抱團;一大波VR MR游戲將上線Nibiru VR系統
目前,各廠商所抱的“團體”還在擴張中。
1、東芝芯片業務競購大戰進入白熱化,主要廠商抱團參戰
知情人士稱,SK海力士將加入到日本政府支持的產業革新機構(INCJ)領銜的財團,共同競購東芝芯片業務。目前,該財團成員已包括美國私募股權巨頭KKR牽頭、日本發展銀行(DBJ)和貝恩資本(Bain Capital)。
不僅是它們在“抱團”,蘋果公司、戴爾和金士頓已加入到以富士康領銜的競購東芝芯片業務的財團,亞馬遜、谷歌、微軟和思科等科技巨頭也正在路上。此外,報價最高的美國博通(Broadcom)的背后也有著日本瑞穗金融集團、三井住友金融集團、三菱日聯金融集團和銀湖資本的“影子”。而在本月底,東芝芯片業務的去向將正式揭曉。
2、一大波VR/MR游戲將同步上線海內外Nibiru VR系統
此前,通過Zuuks Bilisim、Premier等全球VR游戲內容開發商展開戰略合作,Nibiru代理大量優秀VR游戲內容。而在近日,近百款來自于全球VR游戲開發商的優質游戲將同步上線Nibiru VR 海內外系統。
與此同時,Nibiru此次引入的游戲類型已經不僅僅限定于VR,MR游戲也有所涉及。在本次上線的游戲中《Holo Defender》便是MR游戲。MR相較于VR 的全虛擬環境,與現實的結合使得游戲本身更具趣味性。擴大的場景配合6DOF技術,為玩家營造更高級別的游戲體驗。
3、臉書放大招:用“光反射”解決VR/AR里的文字輸入
近日,據相關人員透露,Facebook正在研發一種更加高效和高風險的技術,改變人類通過電腦的數字交流,重新定義“下一個計算時代”。其中,Facebook更是為之組建了一個神秘的團隊。
團隊的目標是更新一種既有的、被稱為“fast optical scattering”(快速光散射)定義模糊的既有技術概念和方式。簡單說,就是用光線照射人類大腦,然后檢測反射光線并解讀它們。對于Mark Chevillet博士的技術團隊來說。目前面臨的一個需要克服的問題是,普通光線如何穿透人類的顱骨、皮膚和毛發。
4、瑞典醫學團隊為無人機配備除顫器便于心臟復蘇急救
一支由Jacob Hollenberg帶領的卡羅林斯卡學院團隊在不斷實驗,看配備了除顫器的無人機是否能夠通過縮短除顫器到達病人的時間,把心臟停搏病人的急救率提高10%。
團隊把無人機分別放置在消防站,某個城鎮地區和急救車所在地,再統計從這些地點到達急救地所需的時間。無人機平均所需時間為5分22秒,而急救車的平均時間為22分鐘。
5、谷歌為AR/VR發布C++開源庫Lullaby
繼3D圖形壓縮庫Draco開源之后,谷歌又為AR/VR開發推出了新項目:C++開源庫Lullaby。其基于ECS架構,目標是為開發者提供有效的,由數據驅動的方法來在“虛擬”世界中創建和操作對象,并與之進行交互。
Lullaby的功能主要包括:
專為開發VR/AR應用程序而設計的高性能C++庫;
支持完整的3D VR環境,包括幾何世界、全景圖像和空間音頻;
實體-組件- 系統架構,可實現高效的runtime性能;
由數據驅動的開發工具,可進行快速迭代;
用于UI開發的通用窗口小部件(如圖像、標簽、按鈕和標線等);
用于流暢和響應式UI,以及“活體”環境對象的動畫系統;
支持Cardboard/Daydream頭顯,DaydreamVR控制器和VR鍵盤;
基于Java的API,可建成現有的安卓應用程序;
谷歌多個團隊的支持,包括:VR Home、Play商店、YouTube,Play Movies和谷歌地球;
多平臺支持:安卓、iOS、Linux和Windows。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