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將建“五大中心”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陜西將建“五大中心”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西安港成為絲綢之路上的無“水”之“港”,聯通四方。圖為西安—華沙中歐班列從西安港出發。
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推動陜西省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建設,打造西部科學發展新引擎、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為貫徹落實《陜西省推進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實施方案(2015—2020年)》確定的戰略目標和任務,陜西省日前制定并發布“一帶一路”建設2017年行動計劃,表示將建立“五大中心”,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構建交通商貿物流中心
支持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打造國際航空樞紐,構建西安連接五大洲的客運航線網絡和國際航空物流港,并增開和加密洲際以及東南亞、日韓地區的直飛航線,開拓中亞、西亞地區航線,實現絲路沿線主要城市全覆蓋。
推進“米”字形高鐵網建設。西安國際港務區將進一步完善陸路口岸功能,加快新筑鐵路綜合物流中心建設,擴建西安港鐵路口岸監管區。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將開拓國際貨運航線,推動成立貨運航空公司。
支持中歐班列(西安)拓展線路,完善“兩干多支兩節點”(兩干:西線、中線;多支:分支到莫斯科、漢堡、華沙等;兩節點:西安樞紐、歐洲樞紐節點)國際鐵路物流網絡。建立陜、寧、青貨郵“一站式”服務體系,推動航空物流一體化發展。推進大通關體系建設,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擴大進出口貿易規模。
構建國際產能合作中心
深化中美省州合作,深化與中東歐國家和地區經貿合作,提升與日、韓等國家經貿合作,擴大對中國港澳臺地區的開放合作,密切與非洲和拉美地區的產能與經貿合作。推行“一園兩地”合作模式,重點建設中俄絲路創新園、中哈人民蘋果友誼園。此外,還將加快境內國際合作產業園區建設,積極推動境外園區建設。
引導市場主體積極參與國際產能合作,支持國有骨干企業和優勢民營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發揮陜西在對外工程承包領域的集群優勢,依托重點企業拓展境外工程承包市場。
構建科技教育中心
規劃建設國際科技合作產業基地,建設國際科學家協同創新研究及信息共享平臺。全面建設楊凌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中心,加強與中亞各國在現代農業、能源化工、裝備制造等領域的合作交流。支持國外機構在陜設立全球研發中心、實驗室、企業技術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鼓勵陜西省內機構在海外設立研發中心。
支持波蘭研究中心、阿拉伯文化研究中心等智庫建設,調整優化陜西省內相關院校的學科及專業設置,加快培養國家急需的非通用語種人才和國別區域研究人才。爭取“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對陜傾斜,支持陜西省內高校申請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招收資格。支持楊凌加快建設職業農民發展學院。另外,還將加強教育國際合作交流平臺建設,推進陜西西部國際學術交流合作高地建設。
構建國際旅游中心
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口岸實行部分國家人員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簽訂旅游合作框架協議、合作備忘錄,共同舉辦國際旅游展會。以“絲綢之路的起點·兵馬俑的故鄉”形象宣介為引領,拓展境外旅游宣介渠道,促進更多外國游客來陜旅游。
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支持延安建設紅色旅游國際合作示范區,打造革命圣地延安紅色旅游品牌。構建“絲綢之路起點”風情體驗旅游走廊、大秦嶺人文生態旅游度假圈、黃河旅游帶,建設黃帝陵國家文化公園,增強陜西旅游品牌國際競爭力。
構建區域金融中心
依托西安金融商務區、西咸新區、西安高新區、曲江新區,促進離岸金融、能源金融、科技金融、文化金融聚集發展,不斷優化金融資源布局。積極引進外資金融服務機構,推進地方金融體系建設,鼓勵符合條件的優秀民營企業依法設立民營銀行,積極發展非銀行類金融機構,加快區域金融中心建設。
加快開展離岸金融業務和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工作,鼓勵有離岸牌照的銀行機構發揮優勢,大力推介離岸業務,提升離岸業務知名度,擴大離岸業務客戶群。創新國際化融資模式,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挖掘民間資金和社會資本潛力,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多渠道拓寬資金來源。
加快陜西自貿試驗區建設
在陜西“一帶一路”建設2017年行動計劃中,還提到了提升優化發展環境,為企業“走出去”提供便利化服務、加快推進“一帶一路”語言服務及大數據平臺建設等舉措。
陜西省將加快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積極穩妥地做好217項省級行政職權的下放和承接工作,推進政府管理模式向注重事中事后監管轉變。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在自貿試驗區全面實施“一口受理、多證合一、多項聯辦”并聯審批機制。加快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改革試點,簡化境外投資手續,建成國際貿易“單一窗口”。
推進韓國與陜西省共建大氣污染防治示范項目和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環保產業園。推進西安市與瑞典于奧默市垃圾分類項目合作,在西安浐灞生態區開展試點,完善現代城市垃圾網格化管理體系。加快秦嶺國家公園、橋山國家公園和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抓好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
辦好歐亞經濟論壇、絲博會暨西洽會、楊凌農高會、陜粵港澳經濟合作周、全球秦商大會、西部跨采會等重大投資促進活動。做好2017阿斯塔納世博會中國館陜西活動周組織籌備工作。爭取更多絲路沿線國家在陜設立領事機構、商務代表處。做好柬埔寨、馬來西亞在西安設立總領館后續工作,推進韓國、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等國駐西安總領館入駐領館區。
搭建人文交流平臺
除了“五大中心”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外,陜西省還將通過建設歷史文化基地,擴大文化考古交流,進一步加快中國(西安)文化中心建設,設立國際文化交流展示中心。
發揮周秦漢唐中華傳統文化資源優勢,研究設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全力辦好第四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打造“國風秦韻”陜西對外文化品牌,打造以絲路文化為主題的城市智慧博物館國際合作交流平臺和歷史文化研究交流中心。繼續做好與中亞聯合考古工作,擴大考古交流。
譯制一批反映當代陜西的精品出版物和影視劇,形成一系列與“一帶一路”建設配套的文化產品。爭取“絲綢之路影視橋工程”“絲路書香工程”“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等項目落戶陜西。推動版權對外貿易,著力將西部國家版權交易中心打造成我國西部輻射力最強的版權交易國際綜合公共服務平臺。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