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引領企業走入變革時代,大咖新秀齊聚張江縱論未來之眼

韓璐 8年前 (2017-05-12)

人工智能賦予了哪些以“未來之眼”?

5月11日,由張江高科技園區管委會主辦的張江發布“人工智能,慧聚張江”系列活動之“未來之眼”專場在創智空間成功舉辦。本次活動聚焦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領域,邀請業內知名企業亮風臺、閱面科技、圖漾科技、禾賽科技、縱目科技和疊境科技,大咖新秀齊聚一堂,縱論人工智能新“視”力。

眾所周知,人類 80%以上的信息都是來源于視覺,而機器對視覺的依賴則更大,達到了 90%以上。計算機視覺作為人工智能行業關鍵的細分領域,正在快速發展。今年3月,英特爾斥資150 億美元收購以色列計算機視覺公司Mobileye,在AI領域引起廣泛關注,“未來之眼”的時代是否已經到來?

何為“未來之眼”?人工智能賦予人類的AR/VR即是“未來之眼”,人工智能賦予汽車的無人駕駛/自動駕駛即是“未來之眼”,人工智能賦予機器的視覺即是“未來之眼”。

VR/AR——人工智能賦予人類的“未來之眼”

人工智能引領企業走入變革時代,大咖新秀齊聚張江縱論未來之眼

亮風臺聯合創始人 凌海濱

亮風臺是一家專注于AR領域的企業,致力于幫助人類增強對現實的感知,公司在AR領域深耕多年后在軟硬件方面均取得可喜成果,軟件產品已經覆蓋到7億用戶,其自主研發的AR智能眼鏡HiAR Glasses獲得有“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德國紅點獎。

在張江,亮風臺是一家不折不扣的網紅公司,不管是之前和騰訊QQ合作里約奧運火炬傳遞活動,還是4月份和支付寶達成上線AR入口的戰略合作,都引起了一陣媒體的轟動。這次活動,亮風臺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凌海濱教授給我們帶來了“AR之路,未來已來”的主題演講,給我們帶了不小震動。他指出,下一代的計算機平臺一定是讓用戶突破屏幕,touch到虛擬之物,形成人與物的自然交互。而這就是亮風臺一直在實踐和努力的方向。

如果說亮風臺的AR技術增強了人類對現實世界的虛擬體驗,但眼睛在看世界的時候,離不開光亮,只有透過光,才能更真實的感受世界,而這,正是疊境科技正在做的事情——通往虛擬現實的光場之路。

人工智能引領企業走入變革時代,大咖新秀齊聚張江縱論未來之眼

疊境數字科技科學家 高盛華

疊境科技建立了一整套以光場采集、捕捉、顯示為核心的VR/AR解決方案,將全球最頂尖的光場技術引入虛擬現實領域,給人們帶來最真實、自然的虛擬體驗,大大解決了虛擬現實體驗差的問題,也給虛擬現實帶來了巨大的變革。

疊境科技科學家高盛華出席本次活動并做主題分享:“Giving V/AR Eyes and Brain”。他說,

疊境利用光場技術,直接在三維空間里拍下戰馬照片,將拍到的多張照片先進行圖形渲染,然后再通過計算機視覺建立戰馬模型,最終在虛擬現實中,呈現出一個立體有色彩的唐三彩戰馬,提高人類眼睛的真實觀感。

值得一提的是,VR直播風起云涌的今年,在伊利新品“酪藝”的推介會上,“寧澤濤”+“VR直播”這對高顏值和高科技CP組合依托疊境科技獨有的360 3D VR直播解決方案,使直播真實可感,在天貓直播平臺引起了不小轟動。這次合作令疊境科技在VR直播界一戰成名。

自動駕駛/無人駕駛——人工智能賦予汽車車的“未來之眼”

自動駕駛/無人駕駛作為人工智能的重點發展方向,它的核心痛點在于環境識別和激光雷達傳感器。在全球各大車企和芯片企業都在激烈角逐時,中國企業已經取得出了傲人的戰績,它們利用各自的技術優勢,能夠給汽車裝上一雙“慧眼”。

人工智能引領企業走入變革時代,大咖新秀齊聚張江縱論未來之眼

縱目科技創始人 唐銳

縱目科技著力解決用戶在低速場景和最后100米駕駛過程中的痛點,公司研發的環視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系統,通過設計一個龐大的數據系統,對路況進行采集和標注,實現全景泊車、信息報警、車道偏移、盲區監測、行人檢測、障礙物識別等功能。

縱目科技創始人唐銳在“適應中國市場的縱目自動駕駛之路”的主題演講中指出,公司選擇從環視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切入自動駕駛領域,未來會增強ADAS技術對環境的感知和道路地圖構建與定位,解決用戶最后100米、500米、1000米的停車問題以及幫助車主實現在停車場下車,汽車能自主尋找到車位停車與自動接人的功能。

人工智能引領企業走入變革時代,大咖新秀齊聚張江縱論未來之眼

禾賽科技CEO 李一帆

自動駕駛的終極目標是無人駕駛。禾賽科技則專注研發無人車的“眼睛”——激光雷達。熟悉汽車行業的人都知道,激光雷達傳感器成本高,貨源緊張,是無人車大戰中名副其實的兵家必爭之地。禾賽科技最新發布的用于自動駕駛的40線混合固態激光雷達Pandar40,改變了自動駕駛激光雷達行業被國際巨頭壟斷而且需要半年以上交貨周期的現狀,因此受到國內外無人車行業的密切關注。公司昨日宣布獲得了1.1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這是我國本土激光雷達所獲得的單筆最大金額融資。

同時,禾賽科技的創始人李一帆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網紅CEO,它的主題演講 “激光雷達—無人車的‘眼睛’”也受到現場觀眾的熱烈歡呼。他指出,禾賽科技研發的激光雷達,通過多線掃描能夠投射到道路上任何物體,然后將數據反饋給激光傳感器。汽車可以規避周圍任何人、車輛與其它障礙物,最終實現無人駕駛。

機器視覺——人工智能賦予機器的“未來之眼”

機器視覺是人工智能正在快速發展的一個分支,簡單來說,機器視覺就是用機器代替人眼來做測量和判斷,但其功能范圍不僅包括人眼對信息的接收,同時還延伸至大腦對信息的處理與判斷。

人工智能引領企業走入變革時代,大咖新秀齊聚張江縱論未來之眼

圖漾科技創始人費浙平

圖漾科技創始人費浙平在活動中發表“3D視覺的興起”主題演講,他說: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研究機器的眼睛。圖漾科技研發的深度攝像頭,基于XYZ坐標,要給機器裝一雙3D的眼睛。

目前,深度攝像頭不僅應用在機器人、安防、無人機、工業等領域,實現室內機器人走路不撞墻、監控無死角、無人機導航避障、檢測包裹大小和倉庫空間等場景,在未來還將應用到VR/AR行業,與真實環境完美融合,實現臉部識別、手勢識別和3D頭像生成等新功能,從而引發VR內容應用革命。

視覺有三個層次,與生俱來、后天習得和專業學習。從算法到視覺模塊,閱面科技要開啟本能化的機器視界。

人工智能引領企業走入變革時代,大咖新秀齊聚張江縱論未來之眼

閱面科技創始人趙京雷

閱面科技創始人趙京雷在“開啟機器新視界”的主題演講中表示,閱面科技為用戶提供以智能算法為核心的嵌入式人工智能平臺,通過一體化解決方案解決智能機器人臉識別、手勢識別以及視覺追蹤等的視覺識別問題,使開發者更加便捷地通過該平臺接入人機交互的技術。目前,閱面科技已和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服務性機器人企業展開深度合作,在智能家居、智能車載和智能手機領域均有客戶合作。

人工智能企業扎根上海,張江優勢何在?

不僅有精彩的演講,還有熱烈的討論。圍繞著AI行業的發展,6位嘉賓唇槍舌劍,好不熱鬧。當嘉賓主持高盛華博士提問“人工智能企業扎根上海,張江有何優勢”時,各位嘉賓各抒己見,又有共識。在人工智能領域,張江有豐厚的高校資源和相當人才的積累,特別是在人工智能亟需的芯片領域,張江有完善的產業鏈條和豐富的人才梯隊,這構成了張江后發制人的一個潛在優勢,假以時日,張江一定能夠成為人工智能產業高地。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動的協辦方上??萍即髮W虛擬現實和視覺計算中心即將于7月2日在上??萍即髮W舉辦一場國際AI行業盛會。屆時,創新工場、360、今日頭條、商湯科技、地平線機器人等諸多國內知名企業將齊聚一堂,共同探討AI行業的發展。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