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VR行業內容發展破局之道,我們和水晶石做了一番走心的交流
作為專業的VR內容定制供應商,水晶石在文博、旅游、教育等垂直行業的內容開發制作上都游刃有余。
“敦煌壁畫就是VR的原型。”
“就像那些歐洲大教堂的天頂畫一樣,它們都是全景的,只不過它們是靜幀。”
上面兩段話都來自南京水晶石總裁助理李虹對于VR的理解。
當聽到這樣的回答,鎂客君還是挺意外的,雖然表面上看頗為荒誕,但細究發現這兩者之間或許冥冥之中自有聯系。
水晶石的VR之路
第一次聽到水晶石,還得追溯到很久之前的幾次采訪。那段時間,無獨有偶采訪的幾個創業者都有在水晶石工作的經歷,看來這家公司和VR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不然大家也不會不約而同都選擇了VR作為創業方向。
水晶石在三維視覺領域內可以說是當仁不讓的佼佼者,他們曾經是北京奧運會圖像設計服務供應商,之后主導過上海世博會、倫敦奧運會南京青奧會等國際大型賽事上的活動視覺創意服務。
當問到水晶石是什么時候做VR方面內容的時候,李虹提到在03年左右年就開始接觸相關的項目,前提是將VR的概念放在整個虛擬仿真行業來看,“水晶石最早做的一些項目其實就是將各種VR平臺和GIS結合,例如那種虛擬城市的數字沙盤、NCity等。”
到了2014年,VR頭顯硬件發展苗頭剛起,水晶石很快瞄準了這個方向,真正進入到我們現在所熟知的VR行業。
由于水晶石在三維視覺創意上的技術積累,他們很快適應了VR的發展節奏。作為專業的VR內容定制供應商,水晶石在文博、旅游、教育以及工業等垂直行業的內容開發制作上都游刃有余。
鎂客君在水晶石體驗了他們為博物館設計的VR博物館,虛擬仿真的博物館極大地還原真實場景,借助HTC Vive的兩個手柄控制器,可以實現在博物館里的快速移動,同時能夠走進近文物,將它們輕輕地從展柜里拾起來 ,從不同的角度去品鑒這些文物。
做項目和產品,人格要分裂
基于這幾年在VR內容開發上的經驗,水晶石根據內容制作的方式,將VR內容劃分為兩大類,一種是以拍攝圖片和視頻為主的外球VR,另一種就是以引擎制作開發的內球VR。
“內球VR的話,你可以在虛擬的空間中隨意移動,它的體驗感會明顯強于外球VR,一般我們也會針對特定的硬件平臺來開發內容。”
李虹詳細闡述了水晶石在內外球VR內容的發展布局,他們目前正在搭建一個VR內容定制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水晶石能夠吸引一些公共的資源入駐,同時會依照用戶的需求進行個性化定制,比如一些界面的設置,李虹表示它更趨近于我們印象中的網站定制,但是這個平臺的搭建會更加復雜,尤其是前端的開發工作。當然,最終輸出的產品是一個VR內容。
這也是水晶石在VR發展上的一個轉型,除了做內容定制的行業應用方案之外,他們也想自己打造出適用于VR硬件的平臺產品。
李虹笑稱談到從做內容項目到產品研發,思維方式都是不一樣的,轉變過程中就像人格上的一種精神分裂。
分析行業應用才是VR的出路
無論是做行業應用方案還是開發自己的內容平臺,水晶石最大的優勢就是他們在三維視覺和數字交互方面的經驗,“同樣的方案,可能我們做的就是比別人好看、更有意思。”
水晶石一直在思考如何做出有創意、擁有真正應用情景的內容,李虹以安卓手機舉例,他認為VR本身就是一個打造好的平臺,目前只是缺少實用的APP。而且相比較PC VR那種重度的VR硬件,輕量化的硬件設備更有可能會主導未來VR的投入方向。
但是無論是哪種形式的硬件平臺,VR一直缺少真正實用性比較高的應用場景,李虹解釋道:在這個場景中,它能夠“催生”更多的用戶去購買和使用VR硬件。
在李虹來看,只有真正去分析行業應用才是VR的出路。對此,他認為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突破口。目前,水晶石也承接了很多課件教學、教育培訓等方面的VR內容制作。
總而言之,對于水晶石來說,未來行業真正的增長點,能帶動硬件快速發展的依然是那些有價值以及實用的應用情景,而怎么去挖掘以及如何去推動也是水晶石追求探索的所在。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