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大數據才是“大藍?!?,但幾乎還是處女地,破局之法何在?
在大數據市場,占了不到20%份額的線上數據成了兵家爭奪之地,而線下數據這一大塊蛋糕還在等待更多玩家的參與。
近幾年來,“大數據”的概念被炒的越來越熱,據相關數據顯示,全球大數據市場規模在2016年達到了1802億元,預計2017年將增至2211億元。與此相對的,國內市場還有著極大的增長潛力,根據數據,2016年國內大數據市場的規模僅僅只有23.6億元。
當前,因為云服務、人工智能以及虛擬現實等應用和技術的發展,“大數據”的重要性愈加凸顯。比如人工智能技術和產品應用,在這之中,深度學習算法是AI產品能夠實現“智能”的根本,而算法的高效是通過大量的數據訓練來獲得的。由此一來,大數據成為了人們眼中的“香餑餑”,引得眾多創業者的投入以及資本的追捧。
除了行業不同,大數據也有線上線下之分
在此前的互聯網+時代,人們逐漸看到了數據的價值所在,而隨著智能化時代的愈加逼近,“大數據”已經無處不在,比如搜索時的智能推薦、刷臉登陸/支付等等操作。
當下,大數據正被運用到各行各業之中,像金融的智能投顧、智能汽車的高精地圖等等。不過,當我們透過表面,我們發現,因為云服務、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等應用和技術的發展,大數據的確上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相關應用也已趨于成熟,但這多是指“線上大數據”。
在行業劃分之外,雖然現在還沒有具體的定義,但基于某些標準的劃分,大數據也被分為了線上大數據和線下大數據。
“線上大數據是發生在線上的一些行為的累積,是一些行為被數據化的結果呈現。至于線下大數據,我們更多講的是人們發生在線下的行為,是脫離了互聯網、或者說跟互聯網結合,但是實現場景是在線下的一些行為數據。”從事線下大數據搜集和分析的芝麻科技創始人兼CEO朱智說道。
線上大數據競爭白熱化,線下大數據“藍海”猶在
當前,在線上大數據這一塊,由于BAT這三家科技公司的強勢,數據獲取方面的競爭已經趨向于平穩,而各類云服務平臺以及應用產品的白熱化競爭,也驅使線上大數據的應用模式愈加成熟。
與此相對的,在眾人于線上大數據市場爭的你死我活的時候,線下大數據市場還是一個尚未過多開墾的廣闊“藍海”。以消費數據為例,據國家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雖然線上消費行為越來越多,但是總體消費中所占的比例仍不足20%,而線下大數據每年平均能夠占到88%左右的份額。對于全世界而言,如何更多的挖掘線下大數據的價值?如何更好的應用大數據為線下產業服務?這是一個需要共同探討的問題。
在國內,當線上大數據因為云服務、人工智能等因素而備受關注的同時,線下大數據這一“藍海”市場也漸漸被挖掘出來:
芝麻科技:2013年11月獲聯想之星的天使輪融資;2015年7月獲光信資本Pre-A輪融資;2017年2月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深創投領投,品友互動與碚曦投資withinlink跟投。
ZMT眾盟:2016年2月,A輪,九鼎集團、海子資產聯合投資;2016年4月,A+輪,復星集團領投,九鼎跟投;2016年12月,億元級B輪,由昆仲資本、IDG資本領投,盛景網聯跟投。
匯納科技:2011年1月,A輪,紅杉資本中國投資;2012年1月,B輪,紅杉資本中國投資;2017年2月,IPO A股上市。
Counect互幫國際:2011年7月,天使輪,美國雅詩蘭黛家族、北京華揚聯眾、香港Agota、新西蘭Cathay策略性投資;2013年1月,獲得開物投資數百萬美元投資;2014年,A輪,由金沙江領投,阿里巴巴跟投,此外還有來自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投資方,如雅詩蘭黛家族、尼爾森網絡前董事長、劍橋信息集團。
從這些投融資情況來看,或許線下大數據的資本熱度沒能趕上線上大數據,入局玩家也沒能夠形成較大的規模,但我們也能夠看出,這一“藍海”市場正逐漸受到資本的關注。
壁壘打破,智能硬件助力線下大數據搜集
數據!數據!不管是數據咨詢分析,還是數據的其他的應用,這一切都建立在一個大前提——數據搜集的到位上。借助于互聯網等媒介,線上大數據的搜集是相當容易的,比如搜索引擎的關鍵詞搜索、各類終端APP的瀏覽記錄等等,這些都是搜集線上大數據的渠道。
論及線下大數據,不同于線上大數據的多個應用方向,線下大數據的收集和應用多在零售行業。前文也說了,在數據收集上,線上大數據的渠道真的是五花八門,以零售行業為例,以往,線下大數據廠家需要去跟零售商挨個的進行一對一的交流對接,從而進行相應的部署。單單從這種部署模式來看,其中的難度和效率之低就可想而知。另外,在零售商方面,他們的能夠提供的數據多只是從POS機和監控攝像頭獲得的,也就是說,在數據上,僅僅依靠零售商而得到的數據并不是全面、有效的。
“線下的數據會蘊藏在各種場景下,智能硬件是挖掘寶藏的最佳方法。”朱智表示。通過對多個專注于線下大數據解決方案服務商的觀察,我們可以發現,在數據的收集上,它們的過程中都有著“智能硬件”影子的存在,并且還擔任著最重要的角色。
同時,為了迎合零售商的需求,讓他們直接看到自己的客戶流量等數據,智能硬件+終端APP這一搭配幾乎成為了線下大數據廠商選擇的主流,像ZMT眾盟推出的眾盟淘金盒子+“掌柜”APP,基于對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其能夠向零售商展示客流量、到訪頻率、停留時間等等數據,從而掌握門店的運營狀況。
入局線下大數據,敲門磚“精準營銷”最受歡迎
在我們的意識中,數據向來是一個理性的代表,也是一種精確、令人信服的存在和依據。對于線下大數據,其當下最大的市場在于零售業,而在后者,其最為看重的就是產品的銷量等等,由此,精準營銷成為了線下大數據的一大應用方向。
在ZMT眾盟創始人兼CEO廣宇昊看來,之前基于線上大數據的廣告推送模式更多的靠概率,基本等于“猜”,而線下大數據的真實、有效,則能夠助力中小企業實現針對定向人群的精準營銷。“搜寶馬的人不一定會買寶馬,但是去過寶馬4S店的人,一定會買,或者他處在想買寶馬最后的關鍵節點上。”廣宇昊說。在其看來,一旦這部分數據被更好地應用,將為企業精準營銷提供有力參考。
當前,不管是哪家線下大數據的從業者,或許其在未來對線下大數據有著進一步的規劃,但在市場潛力巨大、競爭也不是那么激烈的眼下,精準營銷成為了他們入局線下大數據的一塊“敲門磚”。
一般情況下,當走進一家服裝店,消費者或是自己挑選,或是將自己的要求告知導購員,讓其協助挑選和推薦,或是直接由導購員依據自己的經驗進行推薦。這種模式下,消費者往往會花費很多時間,甚至有時經導購推薦而購買的東西也不是自己喜歡的,在這里,我們看到了精準數據的用武之地。還是以服裝店為例,基于線下大數據的精準營銷,零售商可以獲得客流量等數據,從而對產品進行針對性的營銷。并且,通過對消費者個人畫像的分析,導購員等服務人員也能夠對其進行精準推薦。由此一來,營業效率得到了提高,而數據變現的速度也進一步加快。
數據必將上下打通,如何高效運用是當前的考量
不過,我們也得承認,雖然線下大數據市場還是一片藍海,玩家也是屈指可數,且單單零售商這一塊就足夠多個玩家玩個好幾年,但是,線下大數據服務商也不能掉以輕心。正如線上大數據,從一開始的收集,到現在的存儲、分析計算和各類軟硬件產品的應用,不管是應用方向還是商業盈利模式,線上大數據的規模都是多樣性的,從而才驅使了該市場的成熟。
當前,作為一塊“敲門磚”,精準營銷成為了線下大數據服務商的主要業務,但在接下來的發展中,隨著相關技術的發展,這一藍海市場逐漸被打開,這也就意味著將有越來越多的玩家進入。屆時,僅僅涉及精準營銷方向的結果只能是被市場淘汰。除了需要打造多樣的數據應用方向和商業模式,不管是從長遠的角度,還是從當下的情況來看,線下大數據服務商也要注意:
打通線上線下大數據:通常來講,線下大數據更能反映用戶的行為,比如線上搜索“寶馬”和線下走進“寶馬4S店”,兩相對比,后者更能反映用戶的購買心理,對于零售商而言,這才是最有用的數據。不過,我們也不能對此一概而論,或許線下大數據的價值更高,但線上大數據的價值也是不容忽視的。
當下,因為電商的盛行,打通線上線下業務已經成為了品牌商的通性?;诰€下大數據,品牌商能夠在營銷等多個方面實現精準優化,但作用也僅限于線下場景,而當加入線上大數據,品牌商得到的優化建議將是更為全面的,比如為什么消費者沒有將了解的欲望轉換成實際的購買力等等。通過對線上大數據和線下大數據的打通,客戶能夠從不同的維度了解自己的運營情況,從而制定出更為精確的營銷策略,實現線上線下對消費者的全面包圍。
“識別”有用的數據:因為線上大數據的收集渠道眾多,大量的數據也就蜂擁而至,這時,問題就來了,面對這么多數據,我們該如何找出真正對自己有用的數據?這些數據又該如何處理?同理,在線下大數據的收集方面,雖然線下場景是數據的“第一現場”,但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借助相關智能硬件,通過對客流量、入店率、復購率、顧客活躍度、來訪周期、駐店時長等多維度數據的采集、分析,商機能夠了解消費者,進而進行精準推薦。在這之中,比如來訪周期這一塊的數據,店員、外賣人員和消費者的來訪周期和駐店時長是不一樣的,那么,智能硬件在收集數據的過程中該如何對三者進行正確的區分?
不管是何種商業模式,抑或是數據應用方向,全面、精準的數據才是保證一切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和關鍵。此外,這也是后面線下大數據市場發展的趨勢。
結語
“現在的搜索已經很精準了,但搜寶馬的人不一定會買寶馬,這就反映了線上的強需求表達依然不能反映客戶的真實需求,很多行業仍舊存在這種狀況。重決策、長決策一定是在線下考察后決定的,醫療、教育、房產都屬于這種類型。”廣宇昊表示。
從中,我們了解到,線下大數據在多個行業領域內的重要性是遠遠大于線上大數據的,這也就透露出了該市場的前景之大。不過,相對于線上大數據的熱火朝天,線下大數據這一市場當前還處于起步階段,其背后也就意味著市場、技術等多個方面還有許多問題沒有解決。
在這方面,線下大數據廠商所能做的唯有不斷地進行摸索,進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去應對和適應市場在未來可能發生的多種變化,讓自己站穩腳跟,去推動市場的成熟。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