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曝光人臉識別漏洞,你的自拍可能讓你“傾家蕩產”
厲害了,在技術人員的幫助下,主持人用一張觀眾的自拍照就通過了“刷臉登錄”的人臉認證系統。
在今年的315打假晚會上,互動百科、耐克、無印良品等產品中槍,被央視拖出來凌遲了一遍,更狠的是今年央視記者都在第一時間去涉事企業蹲點,采訪當事人“獲獎”感想,吃瓜網友在微博上強勢圍觀。其中,讓小編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主持人現場“揭秘”的人臉識別漏洞。
在技術人員的幫助下,主持人用一張觀眾的自拍照就通過了“刷臉登錄”的人臉認證系統,這也讓之前推出人臉識別技術的支付寶無辜躺槍。
據了解,負責這次人臉識別技術破解的是360人工智能研究院,他們當時將靜態的自拍照,經過技術的加工,變成可以眨眼、動嘴的3D動態人臉模型。然后主持人將這個模型“覆蓋”到自己的臉上,順利地通過基本的活體檢測步驟,騙過人臉識別系統。
躺槍的支付寶昨天晚上發了條微博出來辟謠,表示只有開啟過人臉識別登陸的賬戶才能使用人臉識別,如果僅僅采用央視的破解技術,其實是無法登陸的。而且財大氣粗的支付寶表示,如果通過人臉識別被盜的賬戶,支付寶會全額賠付。不過,支付寶也提醒廣大網友,在社交媒體上曬出自拍照的時候要謹慎。
確實,隨著人工智能深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臉識別技術已經應用到包括支付、門禁、考勤等等領域中。對此,我們更加需要注意這種識別方式的安全性,此前在支付寶推出的AR搶紅包中,就有人通過后期PS來騙過識別系統。
當前,傳統的人臉識別系統多是通過動作來判斷識別對象的真假,從破解上來講還是比較容易的。幸而,隨著技術的提升,現在的人臉識別系統已經可以根據摩爾紋,像素點紋理等因素識別出合成的視頻、圖像與自然視頻、圖像的差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晚會上的出現的那種漏洞。
不過,從安全上來講,不管哪一種身份驗證手段都不能作為唯一的登錄憑證,在更多的情況下,人臉識別是作為一種輔助手段而存在。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