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IC:眾大佬齊聚一堂,一起探討如何做好智能家居
作為圈內人,諸多智能家居從業者有何高見?
3月10日,由智東西、AWE、極果等聯合舉辦的“GTIC 2017全球(智慧)科技峰會”在上海證大喜馬拉雅中心正式開幕。會上,就機器人、智能汽車等不同的領域,NVIDIA、Neato Robotics、科大訊飛、商湯科技、科沃斯機器人等40位分別來自投資界、學術界和創業圈的大佬與大家一起進行了探討。
從今年AWE的展會現場情況來看,“智能家居”已經形成了一股潮流。在GTIC峰會上,就如何做好智能家居這一問題,多位大佬也發表了自己的心得。
以下內容截取自部分嘉賓演講:
美的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強——人工智能不能為了應用而應用
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有非常多的應用,美的有許多人工智能與家電的結合,包括空調可以識別人,冰箱可以識別食物,洗衣機可以識別衣物。但家居對人工智能不能為了應用而應用,把它圈定在自己的適用范圍內,才能更好地落地。另外智能家居的人工智能要做“細”,要將各個影響到消費者體驗的細節都考慮到,讓人工智能自然地為人服務。
人工智能肯定在智慧家居有廣泛和光明的前途,但這個現在還是處于比較虛的階段。一句話就是多一點理性和踏實,少一點虛幻和虛無,適當降低點預期,光明的前景我覺得就會到來。
小魚在家合伙人 李傳剛——智能產品應找準痛點、化繁為簡
我們認為人工智能不亞于一次革命。不僅僅是技術本身,更重要的是商業化、產業化,因為商業化、產業化更能促進技術的更加快速迭代發展。在商業化、產業化上,第一個是產品找一個痛點就可以了,應該追求小而精,化繁為簡;第二個是做出來的產品應該是符合消費者基本的需求和體驗;第三個是好好研究銷售渠道成本等方面,以此來提高整個商品化效率。
Broadlink創始人兼CEO 劉宗孺——智能家電聯網不只是為了遠程控制
我們做智能家電做了很長時間發現,不管是哪一個設備去做Wifi空調也好、Wifi電飯煲也好,我們原來想的都非常理想,最后發現用戶活躍度非常低,很多人買了回去沒有激活,或者激活了一次以后再也不用了,到底智能應該怎么做?
我們覺得是這樣的,空調聯網不是為了拿手機控制,而是能夠和更多的設備、傳感器或者說互聯網的天氣發生一些關系,通過這些數據和模型的計算可能我就能解決你一件事情,比如說聯網了以后,通過傳感器數據運算、模型運算,可以讓空調用最舒適的方式幫你運行,而且該換氣的時候換氣、該除濕的時候除濕。
地平線機器人副總裁 張永謙——智能家居需要解決四個挑戰
面對智能家居的多個挑戰,我們地平線覺得,第一要抓緊中間的主觀矛盾和變量“人”,讓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領域把人做透;第二個是技術,我們也是把它簡化,因為人的交互方式和獲取信息的方式其實是一個融合的方式,單獨的語音和圖象,或者單獨的其他任何傳感器,都不能涵蓋所有的應用場景,所以一定是要圖象+語音;第三個是要獲取有價值的數據,以一種嵌入式人工智能的方式做一個端+云,真正的做到最高效、最有性價比的智能服務;第四個是做好用戶體驗,融合語音和圖像,除了依賴麥克風的被動交互,還要使用攝像頭進行主動交互,以更懂用戶,才能讓用戶得到更好的體驗。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