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學習算法,似乎比特幣更容易在智能投顧實現落地

韓璐 9年前 (2017-01-12)

當下,國內的智能投顧正在逐步崛起,服務主要面向公募基金。然而,基于深度學習算法,從多個方面來看,比特幣似乎更容易在智能投顧實現落地。

李開復曾說過,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最先產生成果的,一個是自動駕駛,一個就是金融領域。如今,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Fintech(金融科技)正在受到資本的追捧,“智能投顧”這一職業也漸漸崛起。

智能投顧,亦稱機器人投資顧問。根據美國金融業管理局(FINRA)的官方定義,智能投顧是指利用大數據分析、量化金融模型以及智能化算法,根據投資者的風險承受水平、財務狀況、預期收益目標以及投資風格偏好等要求,運用一系列智能算法,投資組合優化等理論模型,為用戶提供智能化和自動化的資產配置建議。從定義中我們獲悉,在智能顧問的運行過程中,依靠大數據的深度學習算法占據著很大的重要性,而基于此,相對于股票、債券等金融產品,時下大熱的比特幣似乎更適合智能投顧。

基于深度學習算法,似乎比特幣更容易在智能投顧實現落地

為什么比特幣更適用于智能投顧?

根據Wind數據,截至2016年7月,總共只有130只可交易的ETF,資產規模累計4729億元,主要是傳統的指數型ETF,債券型ETF、商品型ETF等較少,而美國市場同期有近1600支ETF,管理資產規模累計2.15萬億美元,且類目也更為全面。

在ETF產品和資產規模的兩相對比之下,國內的智能投顧顯然不適合模仿美國,轉而將目光放在了公募基金。與此同時,“比特幣”的投資熱也正在崛起,雖然因為政府的介入,其幾度發生大起大落,但這依然阻擋不了人們的投資熱情,甚至連享譽國內外的“中國大媽”都加入了投資者陣列。

一個是當下競相追捧的理財產品,一個是正在崛起的理財分析師,其實,它們兩個才是最“匹配”的,對于依據深度學習算法的智能投顧,比特幣是最容易實現“落地”的產品。至于為什么這么說,主要有兩點:

基于深度學習算法,似乎比特幣更容易在智能投顧實現落地

比特幣的交易特性更符合深度學習算法的高效率。在國內,為了維持市場的穩定,國家將交易制度由T+0變換為現在的T+1,在某種程度上,該制度嚴重限制了處于信息劣勢的中小投資者,交易效率也有了一定的降低。不同于T+1的交易制度,比特幣所采用的是T+0,因而可以無限次的當天買當天賣,提高了交易效率,而這恰巧符合深度學習算法的高效率。

不管是訓練還是投入使用,深度學習算法都是以大數據為依托,在計算機的高效運作之下,算法可以對數據進行實時分析預測。在此前提之下,相對于需要在下一個工作日進行交易的股票基金等理財產品,能夠隨買隨賣的比特幣顯然更適合于這種方式,畢竟漲落有時就在那一剎那間發生。

此外,在短期預測上面,深度學習算法目前已經有了不錯的成果。近日,一個由10名來自加拿大和捷克的研究員開發出了一種叫做“DeepStack”的算法,在德州撲克這種依據非完美信息進行博弈的游戲中,該算法戰勝了多名專業撲克選手,證明了深度學習算法在博弈中的預測還是相當準確的。從目前來看,智能投顧更適合做一些短期預測,而對于其主要面向的中小型投資者群體,短期實現收益也更能迎合他們的需求,就像能夠隨買隨賣的比特幣。

基于深度學習算法,似乎比特幣更容易在智能投顧實現落地

比特幣的信息透明更有利于深度學習算法。就如前面所講,大數據是深度學習算法開發中的核心之一,從一開始算法模型的搭建,以及后來的理財服務,每一環每一扣中都有著數據的參與,因而,只有數據足夠全面,屆時算法的預測和理財建議才能更準確。

借助于底層的區塊鏈技術,比特幣的每一筆交易、每一次變化都將記錄在案,為深度學習提供一份完整、全面的數據,為之后模型的建立和所提供的理財服務打下一個很好的開始。對于比特幣而言,數據的獲得還是不難的,但對于股票基金等理財產品就是個大問題了。

眾所周知,“信息不透明”是股票基金等市場的一個特性,而一些基金的相關數據則被掌握在相關機構手中,由此,想要獲得理財產品的數據是向相當具有難度的。并且,在另一方面,擁有這些數據的機構也只能基于自己已經掌握的產品進行理財建議,相對于比特幣,該理財服務的限制性更大一些,遠不如比特幣來的全面、透明。

基于深度學習算法,似乎比特幣更容易在智能投顧實現落地

比特幣落地智能投顧前,深度學習還需做到這些

除了交易制度帶來的高效以及數據的公開透明,比特幣也是時下最受歡迎的投資理財產品之一,如此下來,在基于深度學習的智能投顧上,比特幣確實是一個很好的“合作伙伴”。并且,在監管上,比特幣的交易也已受到了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預計相關法律法規也將陸續出臺,屆時,比特幣的交易將更為嚴謹。那么,與此同時,為了提供更好地比特幣理財服務,基于深度學習算法的智能投顧也需在多方面行動起來。

基于深度學習算法,似乎比特幣更容易在智能投顧實現落地

搭建最優模型

基于對投資者風險承受水平、財務狀況、預期收益目標以及投資風格偏好等方面的分析,智能投顧可以為其選擇最優配置方案,在這之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就是深度學習算法模型。根據經過大量數據訓練和驗證的算法模型,智能投顧就可以在很快的時間內將投資者與理財產品進行匹配,從而選出適合投資者的最佳方案。

與股票基金產品類似,要想實現比特幣在智能投顧的“落地”,一個算法模型的建立是必須的。在如今現有的智能投顧產品中,馬克維茨提出的現代組合理論是其算法模型的開發依據之一,根據該理論來搭建算法模型,智能投顧就可以向投資者提供不同的理財組合,從而將危險分散開,將風險降到最低。

一如此類,在比特幣落地智能投顧之前,深度學習算法也應當在相關影響因素、金融理論的基礎上,開發搭建一個適用于比特幣投資運作的算法模型。

基于深度學習算法,似乎比特幣更容易在智能投顧實現落地

搜集多方數據

上文也已經提過了,對于智能投顧的深度學習算法而言,數據就是一切所在。沒有數據,算法就得不到訓練,繼而就不能得到優化和提升,以為投資者提供精準的服務,而沒有數據支撐的“智能投顧”就是一偽概念。

在數據方面,因為區塊鏈的技術,比特幣的相關數據還是很容易獲得的,其真實性也能夠得到保證。配合政策、匯率等因素,基于比特幣自出世以來的走勢分析,智能投顧可以對其未來走向進行短期預測。舉個例子,在2013年,由于國家出臺了《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消息發布后一個小時內,此前呈現大漲趨勢的比特幣隨即下跌35%,最終由1242美元(按當時匯率,約7540.9元人民幣)跌倒了2000元人民幣。而就在最近,在大漲之時,國家又約談了主要比特幣交易平臺的負責人,一時間,比特幣的幣值又開始下跌,與4年前的情況極其類似,對此,只要數據足夠全面,深度學習算法也是可以預測到這種結果的。

此外,除了比特幣的相關數據,投資者的行為習慣、財務狀況等也是智能投顧需要搜集的數據。對比特幣的數據分析只是對其走勢的一個分析,判定此時應該是買入、補倉還是賣出,而服務的提供則需要依人而定?;趯ν顿Y者相關數據的分析,智能投顧的建議能夠精確到買入的時間點,就像有的人喜歡在中途買入,有的人選擇低價的時候買入,以此來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基于深度學習算法,似乎比特幣更容易在智能投顧實現落地

配備高效硬件

對于深度學習在比特幣交易中的優勢,某業內人士稱,比特幣這類金融交易中產生的數據量特別大,而深度學習正需要大數據的支撐,兩者相輔相成。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搜集數據的同時,數據的處理也是一個關鍵所在,尤其是在深度學習算法中。

在智能投顧中,金融市場的瞬息萬變要求數據的運行達到實時高效,而這需要芯片等硬件的支撐。目前,在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中,數據的高速運行是必備的條件,為此,期望抓住人工智能機遇的不少硬件廠商都在進行專屬硬件的研發,比如正在研制自動駕駛芯片的英特爾、打造出世上第一臺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的英偉達等等。相比于自動駕駛等人工智能行業,智能投顧對數據的要求或許沒那么高,但依舊是一個需要重視的問題,只有數據高速運行,才能實現深度學習算法的高效率,為投資者提供極致服務。

基于深度學習算法,似乎比特幣更容易在智能投顧實現落地

結語

當下,智能投顧已在國內形成了一股風向,截至目前,包括銀行在內,國內已有不下于20家智能投顧機構或公司。因為中國比特幣的交易平臺沒有手續費,所以交易是十分活躍的,占據了全球比特幣交易量的90%。根據分析,在落地上,相比于股票基金等,智能投顧的環境更適用于比特幣。

不過,基于當前比特幣監管的空缺、可參考數據的不足以及平臺倒閉等多種因素的存在,在服務中,智能投顧還不足以獨當一面,在必要的時候,人類投資顧問還是需要出面進行決策的。當下,相關比特幣交易平臺負責人正在與政府進行約談,在政府的介入下,相信比特幣的行業標準將逐步建立,一如火幣網創始人兼CEO李林所言:“行業聯盟即將誕生。”屆時,在完善的比特幣制度下,智能投顧的運行將更為便利,而比特幣的落地也將加快進程。

目前,由于市場的不成熟,投資者們對“智能投顧”的接受度并不是太高,那也就意味著還有更大的市場在等待挖掘。據招商證券預計,到2020年,中國智能投顧市場規模將高達5.22萬億元,而這其中,還包含了我國資本市場產品結構單一、投資者尚不成熟等多變因素。相比于人類投資者和投資顧問,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智能投顧的理想也避免了人類在投資中的“貪婪”和“沖動”。在市場發展成熟之前,智能投顧的出現將極大影響投資者的行為,并且,當投資者變得理性,雖不至于完全消失,但市場的動蕩將逐步減少。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